<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妈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她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能干泼辣的样子老是浮现在我们面前,亲戚朋友在一起只要一提起她,个个都赞不绝口,不是我们吹牛,我们的老妈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她的一生精彩得很!</p><p class="ql-block"> 大家对她的总评价是: 聪明能干,敢想敢为,吃苦耐劳,性情豁达,记忆超人, 人生中的每一个角色她都非常称职!</p><p class="ql-block"> 老妈的爷爷为成都人,光绪年间在九眼桥药铺当学徒,师满后即到中和埸租房开药店,因会看病且待客有道,生意慢慢做大,在中和埸及周边小有名气。在抗战日本轰炸成都时,好多人跑到中和场避乱,药铺生意很好,为备货,他们就将周转钱交药商到省外购药材,谁知药商卷款跑了,把她爷爷气得一病不起,药铺生意也做不下去了,三个儿子只好做点小生意,各过各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老妈经常给我们讲她小时候搭起板凳做饭的事,那时,她爸三兄弟旳家在一起吃饭,轮流做饭,不管轮到哪个,她都要帮忙,老妈做得一手好菜,记得林家兄弟最喜欢这个大嫂做的“热窝鸡”我们几姊妹最喜欢她做的“麻婆豆腐”,如果做家务是家庭妇女的本份,那下面这些表现就与众不同了!</p><p class="ql-block"> 先从认字说起, 老妈的家就在中和小学对面,旧社会哪能让一个小街上的女子去读书,她又哭又闹鼓捣去读了二年书,二年能认多少字?可她就在这个基础上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硬就成了能看书看报的“文化老人”!当姑娘时偷偷看了好多什么柳荫记,西厢记,薛仁贵等书,还能绘声绘色的讲,60年在红卫汽车配件厂工作時,一群年轻人围着这个冯三孃讲故事。不但能看能讲,还会写,一般的字都难不倒她!把家里每个人出生年月和叫啥子年的都写在一个本子上,还把她每年升工资的情况也记下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说说她学裁剪的事,既没拜师,也没学艺,当姑娘时,她没事就去隔壁裁缝铺看师傅裁剪,回来就拿着纸学,最后偷艺成功居然能自裁自剪做衣服了,一大家人的衣裤鞋全是她做,若干年有了缝纫机,制衣手艺更上一个新台阶,记得给我家老叶做过长裤给黄同学女儿做过童装,黄同学的乖女儿穿上童装到处显摆,看见的人都问“好漂亮,哪里买的?”我们凢姊妹的娃娃还没出生她的童衣童裤都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 老妈,我在这里给你提个小意见,鞋子做得稍瘦了点,让我的脚趾没长伸,现在穿鞋挺难看的!😀</p><p class="ql-block"> 老妈在家排行老三,街坊邻居都叫她冯三妹!你说这样能干的冯三妹还愁嫁吗?,当时来说媒的人很多,好几个地主都上门了,(幸好没嫁给地主哦,要不然我们就成了地主的娃娃,这辈子就惨了)她妈说嫁到农村太辛苦,所以挑选了同一街做小生意的老爸家。</p><p class="ql-block"> 老妈老爸1944年腊月初八结婚,老爸是27年冬月29生的,而老妈是22年十月初八生的,这样一祘,八字不合,老妈就比老爸大五岁多,所以外婆就把老妈的生日改成24年3月,就样一改就成了“女大三抱金砖”了,这个秘密是老妈八十岁生日才披露的,她说今天不是她八十岁生日,到十月初八她应该是82岁了,还到处说她比老爸大五岁,老爸终于忍不住吼她:“你还好意思到处说,隐瞒了我这样久”。</p><p class="ql-block"> 尽管女大五没抱成金砖,八字也不和,但老爸老妈还是恩恩爱爱,叽叽歪歪过了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第三说说老妈参加基本建设修路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致民路住时,老妈是个爱管闲事的居民文教主任,58年大跃进,政府号召大家去修成都东风路,那時她拖起五个娃娃,最小妹妹才二岁,最大姐姐十一岁,中间还有我和二个弟弟,她居然要去参加基本建设修成都的东风路,我后来问她</p><p class="ql-block"> “老妈,你当初是咋个想的呢?你去修路了,五个娃娃谁管呢?”</p><p class="ql-block"> “哎呀,58年大跃进得嘛,大家都好积极哦,我又是居委会干部,要带头嘛”</p><p class="ql-block">“那二岁的五妹咋办?”</p><p class="ql-block"> “你爸带到厂里托儿所,每个星期才回来”</p><p class="ql-block"> “那我们几个咋办?谁做饭?”</p><p class="ql-block"> “你姐嘛,做饭洗衣全部家务都是你姐”</p><p class="ql-block"> 姐那时才十一岁,马上要上初中了,我的妈呀,你心真大啊!姐还有时间读书吗?</p><p class="ql-block"> “有工资吗?”</p><p class="ql-block"> “啥工资哦,每月十二元生活费,吃饭都不够”</p><p class="ql-block"> “每天都回家吗?”</p><p class="ql-block"> “不行,我是班长,后来又是排长,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干,晚上还要加班”</p><p class="ql-block"> “就睡在水 碾河公棚里的地上,上面放点草,潮得很,一觉醒来,背都打湿了”</p><p class="ql-block"> 难以想象,瘦弱矮小的老妈是咋个拼命修路的,她带领的的班排还评为了穆桂英班,真是了不起啊!可惜在人民公园万人庆功大会上,座在主席台上的老妈居然睡着了,老妈耶,你也太丢人现眼了嘛!可我知道,你是太累了!</p><p class="ql-block"> 说起这段往事,她一点不埋怨,还沾沾自喜,引以为傲!成都58年的基本建设就是我们的父辈这样干出来的!由衷的为他们点赞!我现在往的房子站在窗台上就能看见东风路,就想起老妈挖泥巴的样子,就想起她拿着穆桂英班锦旗自豪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60年,老妈正式参加街道的红卫汽车配件厂当钻工,工厂搬到赖家新桥后,为节约五分钱的车费,经常是边吃玉米粥边走路上班,从新南门走到川师附近的赖家新桥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啊,写到这里,我想说,老妈之所以能活到近百岁,和她年轻时吃苦耐劳,变相锻炼了身体有关!</p><p class="ql-block"> 第四说说老妈的另一个亮点…记性特别好,名符其实的活字典!</p><p class="ql-block"> 2013年,她满九十了,我专门“采访”了她三次,还给她录了像,内容丰富又多彩。</p><p class="ql-block"> 一是她说中和场解放的事:</p><p class="ql-block"> “49年冬月初六胡宗南的部队路过中和场,好吓人哦,他们到附近抓鸡,就在我们院里杀鸡,煮饭,吓得我抱着三个多月的你不敢出来,就在门缝里看,闻到鸡香味了,突然听到有人喊“解放军来了,快跑!”哦哟,他们就一下全跑了,剩这么多鸡都没来得及吃,我们吃惨了,吃了几天才吃完(说到这里,老妈笑出了声),晚上听到到处都有枪声,第二天冬月初七,解放军就牵起线线进中和场了”</p><p class="ql-block"> “啥叫牵线线?”</p><p class="ql-block"> “就是走得很整齐,像一条线,你那時才三个月大,看别人鼓掌,我也拍手。我看到有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拿了二百吊钱在路边买了一个锅魁”</p><p class="ql-block"> “二百吊是多少?”</p><p class="ql-block"> “就现在的二分钱”</p><p class="ql-block"> 你看九十岁的老妈把每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二是她背孙中山遗嘱,她能一字不漏的全背下来,我听大意是:</p><p class="ql-block"> “国民革命四十年,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努力”</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清朝有几个皇帝?老妈知道,还能按顺序背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妈你真的太历害了,若生在新中国,你可能要当大学教授!</p><p class="ql-block"> 三是她居然还记得她十多岁时唱的夜魂歌,而且是八段歌词啊,她当时就咿咿呀呀唱给我听,大意是一对恋人哥哥上战场打日本人,牺牲在战场上,妹如何伤心的事。里面还有什么亲爱的,哥哥啊,妹妹啊等,算是说唱,旋律有点不准哈!老妈!</p><p class="ql-block"> 四是她如数家珍般把我家搬迁史说得一清二楚:</p><p class="ql-block"> 51年3月15日从中和场搬到望平河边亍,我爸在锅碗厂上班(就是现在东风大桥头建设银行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55年5月l5日搬到鼓楼北三亍</p><p class="ql-block"> 55年8月15日搬到红石柱(政府要用鼓楼街地盘,就在黄三孃家临时住四个月)</p><p class="ql-block"> 55年12月28日搬到新南门的临江东路新5l号,住了42年。(把鼓楼北三街的木板房拆下来,写上记号,四个月后又原封不动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斗起)</p><p class="ql-block"> 98年府南河改造,要拆我们的房子,赔了我们16万,用13万买了肖家河房子</p><p class="ql-block"> 当年l2月28日搬到华州红牌楼线厂宿舍过渡</p><p class="ql-block"> 2000年6月l6日搬到肖家河东街19号院子,住了20年。</p><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10日老爸逝世,老妈一天都不敢住,当年把肖家房河房卖了,老妈就在四个娃娃之间换着住。</p><p class="ql-block"> 你说,这一番搬家流水账,除了老妈,谁能说得清楚!</p><p class="ql-block"> 五是亲戚朋友哪个好久生的,死的,她都记得一清二楚,林冯两家都养成了习惯,记不清楚的事就爱说:“问三姐,问三孃,问三姑婆…。”</p><p class="ql-block"> 他弟称她为活字典,叫我们有空把有些事记下来,她不在了,去问谁呢?</p><p class="ql-block"> 老妈还有个特点,不得不说说,特别大方,一点不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夹手夹脚的,有好吃的左邻右舍的给,经常揣着糖给院子娃娃吃,印象最深是她最后二年,到处给衣裤,不穿的给,正在穿的也给,一次,大姐把帮她洗好的厚毛衣拿给她,她随手就给门卫,弄得姐说都不好说,“老妈,你给了,穿啥呢,”</p><p class="ql-block">”哎呀,有穿就行了,放在柜子有啥用?我还能穿好久?”</p><p class="ql-block"> 好多人都是生前舍不得穿,长期不穿的还舍不得给人,认真想一想,成了遗物,谁要?还是我们的老妈活得通透,想得明白,走后居然就没有啥“遗物”,因为她早早的就开始给人了!</p><p class="ql-block"> 老妈的一生很平凡,也很精彩,很实在,也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只找到这一张老爸老妈的老照片,当初咋个不多照几张!在小小的中和场还算郎才女貌!看得出老妈比老爸大五岁吗?</p> <p class="ql-block">老妈把家里每个人的出生年月都用干支纪年标出来,什么甲,乙,丙,丁,戍等,边上还注明阳历年月。</p> <p class="ql-block">14年1月20日,老妈写的日记,说天气好,到会展买了酒,后又到周公山,瓦屋山去玩,正月十七大女子请大家到她家玩等</p> <p class="ql-block">应该是56年前照的,还没有五妹,身上的衣,裤都是老妈自制的!她最喜欢给我们穿背背裤</p> <p class="ql-block">站中间拿长旌旗的就是冯排长~老妈,有点拽吧!现代版穆桂英挂帅!是修路第二年59年照的。</p> <p class="ql-block">老妈的声音好洪亮,采访她时已经九十岁!</p> <p class="ql-block">这张有五妹了,可又少了大弟!衣服要时新点了~对门襟!当然还是她的产品!</p> <p class="ql-block">算全家福!在新南门致民路老房子前照的,都好瘦哦,应该是六二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样瘦弱的老妈58年还要去修路!不简单!</p> <p class="ql-block"> 老妈老爸的“作品”,从47年到56年,十年拥有了这五个娃娃!</p> <p class="ql-block"> 89年后,五个变成四个,聪明好学的安弟离开了我们,这是我家第一次失去亲人!</p> <p class="ql-block">幸福人家!</p> <p class="ql-block"> 老妈60年参加工作,77年退休,工龄18年,退休时工资38元,2021逝世,工资已到3千多。工作18年,就拿了46年的退休工资,你说社会主义好不好!</p> <p class="ql-block">老妈记录的工资情况表。有意思得很!你每次升工资都记录了吗?</p> <p class="ql-block">06年我和姐陪他们游华东五地市,两个老人都爬上了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带红帽子的就是正在爬中山陵的老妈,那时已有八十四岁了!</p> <p class="ql-block">苏州的枫桥夜泊,你看,老妈还杈着腰呢!</p> <p class="ql-block">恩爱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老妈的最爱!临走那天下午,还在给我说想吃麻辣烫!晚上就安详的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对九十多岁的老人,最喜欢到处走,不晕车,不失眠,说在外比在家里还吃得多,唾得好!按老妈的说法,从小就“好走”</p> <p class="ql-block">九十岁,路过南宝山照的!</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美好時光,五家人,整整齐齐十人!现已少了三人!</p> <p class="ql-block">20年2月春节,在我们的老房子望平河边街照的全家福!老爸19年8月己走,老妈也衰老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老爸走后,老妈就轮流到儿女家住,已经九十八岁的老妈高高兴兴从我家推车出去,看到来接她的弟弟一家,高兴得很,多远就在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最后二年,老妈全部的家当就是一个包!想想有点心酸,但她很满足,在四个儿女之间穿梭,感觉像“走人户”,走到那家她都高兴,个个都把她当成宝!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妈,晚年生活还是很幸福的!</p><p class="ql-block">2021年6月4日,老妈无疾而终,平静离开我们,没有一点痛苦,真可谓活得精彩,走得洒脱!愿老妈在天堂也活得精彩如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