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父亲平原算是个“老人艺”了,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组建时他就来了,而且是从千里之外的东南亚回到北京,考入人艺成为一名演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的祖籍是北京,他从青年时就从事演艺事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话剧艺术进入了成熟期,父亲于一九三六年组织了一个影化剧团在国内各地演出,他先后到过天津、哈尔滨、长春、上海、广州、香港等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将爱国题材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八百壮士》等改编成话剧到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的华侨华人聚集的地方去演出,并把部分资金募捐给国内抗日组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筹建,他又重回到了他的故乡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北京人艺期间,他饰演了不少角色。无论古今中外剧目,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如《茶馆》、《骆驼祥子》、《智取威虎山》、《伊索》、《带枪的人》、《蔡文姬》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的部分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智取威虎山》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饰演李勇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是个很爱学习的人,他一有空就读书看报。家里的书架上满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书籍还有《鲁迅全集》等。记得北京人艺有个图书馆,环境特别好,干净明亮非常安静。父亲常常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到那里去借书看书。我小时候看过的《格林童话》、《海底航行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等都是父亲从图书馆借来的。有时母亲借一些书读给我们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还喜欢打乒乓球、下象棋。记得人艺搞过一次乒乓球比赛,父亲还捧回一个大奖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小时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剧院有个花房。冬季外边北风呼啸,花房里却温暖如春。花房进门处很矮,大人都要弯着腰掀起厚厚的棉帘钻进去,里面一股潮湿的暖流迎面扑来,仿佛你进到了另一个世界。花房里各种花草争奇斗艳,与外面的冰天雪地万木萧条形成鲜明的对比。父亲有空时常约上一两个好友沏上一壶茶在那里下几盘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剧院还有个食堂,我上小学离剧院不远,中午吃饭就到食堂去吃,伙食非常不错。记得父亲讲过这样一件事,演《伊索》时准备将伊索推下悬崖处死,他们忌恨伊索的口才,一边喝酒一边议论伊索的舌头,台词中有一句“舌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开始他一边举杯饮酒一边嘴里做着咀嚼的动作。后来食堂的大师傅为了让他们演得更加逼真,特意烙些小面饼放在盘子中充当“舌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伊索》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卫队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是个很幽默的人,家里人没有特殊情况都等父亲回来一起吃饭。母亲怕饭菜凉,估计父亲快进家门才开始炒菜。很多时候刚刚端进第一盘菜父亲就进门了。母亲总是调侃他回来的真是时候,饭菜一好房门“吱拗”一声就开了。父亲则拉着我们几个孩子在饭桌前坐好,手里拿副筷子嘴里念念有词:“耳口王,耳口王,谁家有酒我先尝!”说罢,夹口菜放到嘴里。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大口吃菜。当第二盘菜端上来时,他又说:“臣又贝,臣又贝,谁家有酒我先醉!”当第三盘菜上来时他说道:“禾火心,禾火心,谁家有酒我先熏!”我们都学他的样子开怀打吃。原来他说的是三个字“聖賢愁”,一副潇洒幽默的生活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革中父亲经历了他人生中最大的磨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毛主席在文革中把外宾送他的芒果送给了工人阶级。这一消息轰动了全国人民,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贺。当时确实有些北方人从来没有见过芒果,更不知道芒果是什么味道。有人特意问我父亲吃没吃过芒果?父亲说了一句“热带地区街头到处都有芒果”。不料,这句话成了他诋毁伟大领袖的证据。造反派开始揪斗他,把他定性为“特嫌”,怀疑他是海外派回来的特务。把他关了起来,不断折磨他让他交代为什么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回国?国外派你回来做什么?父亲有口难辨,时间久了一度想轻生。母亲探望他鼓励他让他一定要咬牙坚持,并到处上访为他鸣不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受父亲问题的牵累,弟弟上高中竟没有被录取,妹妹在农村被推选上工农兵大学也因政审没有通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父亲海外生活,那确实是他人生的巅峰期。那时他除了演话剧之外,还经常被约去香港拍电影。他和我叔叔平凡(后来一直在香港长城影片公司当演员)演过不少电影。据母亲讲,当时每拍完一部电影的薪酬可以够全家一年的生活开销。母亲喜欢缝纫,父亲回国时带回一台当时最时髦的蝴蝶牌缝纫机,带了一架德国莱卡单镜头照相机,一辆法国飞利浦男士自行车和一辆英国三枪女士自行车。光这些高档生活用品,在当时国内还是非常罕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是个孝子,他挣钱寄回北京置了房产,后都分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自己分文没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人艺期间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归侨国家有政策,粮食定量比一般人高,他主动把自己的口粮定量调低,和同志们一起度难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在人艺演员的级别不高,几次不多的调级升工资,他都主动让给年轻人。母亲有时还唠叨几句,凭你的资历怎么也不能比那些年轻人低呀。父亲总笑着说还是让给年轻人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的胸襟很开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年轻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回国后一年多,母亲抱着我坐轮船辗转香港来到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抱着我在西贡街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母亲带着弟弟妹妹在新落成的首都剧场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证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与父亲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被平反后有人劝他带全家出国,被父亲婉言谢绝了。他们非常不理解,说你的命都险些没了,海外又有那么多关系为什么不走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光父亲没有走,我们三个孩子也没有一个去国外生活工作的。父亲母亲都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他们认为无论到那里都要靠自己努力拼搏,国内国外一个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父亲一生热爱他的演艺事业,热爱话剧,热爱他的故乡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之际,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平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6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中学同学李乐年是个戏迷,尤其对人艺的话剧,有戏必看。他买了会员卡成了人艺之友的会员。五月六号晚上他发信息给我,说人艺建院七十周年正在征文,他准备写篇文章纪念,也让我写写人艺的事。</p><p class="ql-block">爸妈去世后也有过写写他们的想法,但这次时间太紧了,十号是征稿截止日期,我报着试试的心态七号早上开始准备材料。老爸的一些证书我留着呢,打到纸箱里,翻了无数个都沒找到,没有时间再找了。无意中看到了老爸的归侨证也算是沒白翻。幸好老妈住院时我把手里的照片整理了一下,给她做了个影集。我就用这点素材吧。</p><p class="ql-block">很久不动电脑了,系统更新让我操作生疏,摸索了好久又打电话请教儿子才搞明白。七号下午我还带小孙女去训练也沒时间写,八日休息整整一天必须赶岀来。九、十号怎么也要给修改上传留些时间呀。这一天多,我寝食难安那种又想写又唯恐写不出来,像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岀来的感觉。直到周日晩上写完离开了电脑后,夫人看过她说了句“还行吧”,我才如释重负。我对自己要求从来不高,“还行吧”就是我的目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我对自己这次的努力很滿意,刚刚放下笔听到广播里说母亲节就要到了,还有母亲让我割舍不下,什么时候写写她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