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们印象中,艺术作品是陈列或悬挂在高雅的展厅里。现代化展厅应用了多媒体、幻灯等高科技手段,将静态艺术之美如“阳春白雪”般呈现给人民大众,给老百姓捎去“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艺术展览回归乡土,移到农村老百姓的生活中、移到乡村的校园里,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为文艺志愿者,我有幸参加了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艺术乡村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 初冬的清晨,我们租用了一辆中巴客车,连同画架、画框、展板、展柜一起,带着几十件当地艺术家精心创作的书画、摄影、精雕艺术作品,按计划向回龙乡浒州小学、漳墩镇中心小学、龙安村、姜地横山自然村进发。遥望窗外,隆冬意渐浓,暂且把美丽收藏的山野,却有“芳心入梦待明春”的诗情画境。</p> <p class="ql-block">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山浓重雾时,客车准时停靠在漳墩中心小学校园里。我们忘却了一路颠簸带来的疲惫,迅速忙碌起来:摆画架、搬桌子、放作品……一切井然有序,我们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将临时展厅布置完毕,让学生课间能看到展览。</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下课的音乐铃声响起,孩子们涌出教室。在漳墩镇“笔架山”前的小学操场,孩子们睁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每一件艺术作品,不断向老师询问,有时还窃窃私语,互相交流、探讨。活动策划者区美术馆颜馆长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工笔画的构图、使用工具、绘画特点与创作技法。书画志愿者与老师们给孩子们介绍书法的笔法、结构,写意画的诗意,油画的色彩等等。</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作品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他们贪婪的吸吮着“美”的养分。在精雕展区;摆放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精雕作品,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瓜果、蔬菜,有小朋友平日里经常见到的小昆虫、小动物......雕刻家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令孩子们兴奋不已,不停地向周老师提问:“怎么制作?选用什么材料……”。</p> <p class="ql-block"> “叮铃铃、叮铃铃”,急促的上课铃声响起,催醒了沉浸在艺术遐想中的孩子们,他们依依不舍地回望着,不情愿地回到教室,带着“万般无奈”的表情与我们挥手告别,一位圆圆脸蛋的可爱小女生恋恋不舍地朝着与他们介绍精雕艺术的周老师说:“我长大了也要学雕刻”,一转身腼腆地往教室跑去。这恰如一场久违的甘露,也是一次别样的艺术课堂体验!</p> <p class="ql-block"> 收拾完“临时展厅”,我们匆匆赶往下一站漳墩镇姜地村。中巴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S”形陡峭山路上,车厢里的画板、画架被弯路摇摆得咯吱、咯吱作响,我们几位志愿者挤在车厢的前半部分、被车震得前俯后仰、歪来扭去。姜地村是南平市建阳区东部的一座革命老区基点村,该村气候土壤以适宜种植生姜而得名。作为边远偏僻的闽北小山村,其仍然保存着土墙灰瓦的老旧建筑风格。清澈山泉绕村而过,鹅、鸭成群结队的在农家门前的小溪渠中歇息、嬉戏,朱红色的廊桥映衬在青山翠竹间显得古韵悠悠、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到之时,正巧遇到该村村民自筹资金搭建“东龙庙”,村民们齐心协力展示着“上梁”的传统建筑技艺,艺人娴熟地表演着他的拿手绝活“提线木偶”庆祝丰收、祈福平安。</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惊喜,他们放下手中的活,急忙参与到我们的展览布置中。又是一阵摆弄,不一会儿,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呈现在乡亲们面前。艺术作品的许多创作题材正出自他们劳动与生活的场景,淳朴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用他们自己的本地语言相互交流,摄影作者高老师忙碌的与他们介绍、分享创作成果,并不时的拍照合影。村长和当地文化站长也兴致勃勃地加入“讲解”与“翻译”的行列,互动互通、交流交心,共同品尝这一难得的文化大餐与饕餮盛宴,大家忙的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本次“文化艺术乡村行”活动,给乡村里的孩子们带去“美育营养品”,向坚守故土的乡亲捎去“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本文2021年4月14日发表于《闽北日报》生活纪事栏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