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瓷话科举

一壶浊酒

<h5><font color="#9b9b9b">图/文 莫剑平</font></h5> <h1>  十多年前,因机缘巧合,曾在古玩市场淘得两只青花小碗。如果单从器型、纹饰、工艺上讲,这碗算不上有多好。但如果硬要拽一下文,那么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似乎倒也值得一论,因为这两只碗与科举有关。科举是读书人的头等大事,读书人的事有简单的吗?</h1> <p class="ql-block">  两只碗是一对,碗外壁的纹饰是用青花料写就的恣肆洒脱的行草书。一只写“金榜题名”,另一只写“状元及第”。这对碗口径9.6厘米,足径4.6厘米,高5厘米。撇口、弧壁,胎土淘炼不精、胎质较粗。施釉稀薄,釉色白中闪灰。制作时利坯率性再加上施釉薄,外壁釉下透露出胎体旋削痕。圈足略内敛,足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缩釉点,圈足外亦有明显旋削跳刀痕。碗内底青花双圈,有一青花“贵”字。青花用的是石子青料,发色青中带灰,有浓淡、无晕散。</p> <p class="ql-block">  从这对碗的胎釉、底足、青花发色、文字纹饰及烧造工艺看,符合中晚明嘉靖时期民窑青花器的特征。东西是日用器皿,工艺也较粗糙,但好在两只碗均完整无损,更难得的是碗上的文字。“金榜题名”和“状元及第”这样高大上的愿景出现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用品上,真有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思,这让无数普通百姓渴望通过科举进仕的希冀和梦想显露无遗,也让今人感受到当时的科举是如何的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  再聊聊科举。科举起于隋朝,但当时还不成规模,只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相当于现在只有三个专业。而且招生名额太少,一科往往全国只录取几十人。元末明初,北方地区受到战乱祸害较重,使本来就落后的教育更是一蹶不振,不仅参加考试人数少、被录取的更少。有资料显示明洪武31年间有各科进士867人,其中南方人有620个,占总数的71%,形成压倒性的优势。洪武之后、宣德之前的建文、永乐、洪熙诸朝,进士也多为浙江、江西、福建人。朝堂之上,“北人学问远不及南人”形成共识,南方籍大臣得意、北方籍大臣失落的戏码时时上演。这种情况延续到宣德,皇帝朱瞻基深感南北方教育事业发展落差太大,于是出生在北方的老朱心态有些不平衡了,想要给北方人点政策优惠,创造些有利条件逆袭南方。于是一道圣旨,改革考试制度。将全国按地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考试分成南北卷,像现在的全国卷、上海卷,以照顾相对落后的北方考生。同时还实行扩招,录取人数由前朝的几十人增加到上百至数百人。</p> <p class="ql-block">  新政一出,全国人民喜大普奔,看到了曙光。尤其是北方的读书人,纷纷觉得以前千军万马挤死人的独木桥突然变得宽敞些了。读书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似乎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于是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但凡家里还略有些余粮的,上至花甲、下到总角,都投身到这场以科举博取功名的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中。小孩从五、六岁入私塾发蒙,由童生经童试(资格考,分县、府、院三级)录取后成为秀才,再通过乡试(省级)成举人,然后会试(全国)成贡士、再殿试(皇帝亲自当主考官)成进士。一路考来,宵旰攻苦、悬梁刺股,种种艰难不一而足。这个过程有点像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但却比学、硕、博要牛B多了。对进士,朝廷是直接发委任状封官。如果有不凡的实力、逆天的运气、祖宗的庇荫再加上心理素质过硬、临场发挥出色,能忽悠得皇上龙颜大喜,那么就有可能金榜题名、状元及第。</p> <p class="ql-block">  金榜也叫黄榜,是写在黄绫上的殿试考生成绩排名榜,要由皇上亲自盖戳认证,所以又叫皇榜。能参加殿试的,最后都能上皇榜成为进士,就是金榜题名。那个最幸运考了第一名的家伙就是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相当于到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策研究室当一个司局级的干部。至此,踏上仕途贵不可言,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等人生所有的美好企盼都会得到完美的实现。金榜题名中最不济的三甲考生,也会赐同进士出身,封一个七品的知县弄一个县处级干部当当。所以在当时,“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维系着无数家庭、无数学子的希冀和梦想,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终极目标,而高中的喜悦则是读书人的极致快乐。唐孟郊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南宋文学家洪迈归纳人生最大喜乐的《四喜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诗人将读书人高中之后那种风流狷狂、纵情欢乐的状态神态和形态写的淋漓尽致,历朝历代流传下来,至今为人津津乐道。</p> <p class="ql-block">  话题再回到碗上。看着这对碗和碗上龙飞凤舞的八个字,可以脑补出这么一个场景:一间简屋,一个脸色憔悴的中年人满脸严肃地问一对五、六岁的童子,碗上什么字?童子稚声回答: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中年人点头:记住了,开吃罢。于是童子各执一碗吃饭。这段场景,史书上大概不会有记载,但我相信300多年来肯定在无数人家、无数次地上演过科举“从娃娃抓起”的这一幕。</p> <h1><span style="font-size:18px;">  碗是粗瓷碗,不是细路子的东西,经济价值也有限。但因了其上的文字,一个寻常百姓家的小小日用器皿,就有了关于数百年前的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从中可以管窥科举制度对明朝的政治、社会生活影响之广阔之深刻。于是就变得不寻常,不仅雅而且积淀厚重。行文至此,忽然想到,再过几天今年的高考就要开考了。就借这对碗,祝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因为对读书人而言,这是起因也是归宿,几百年前是这样,几百年后仍然是这样。</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