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男、女双方家里的仪式》

党家老四(党家新巷,原西场窑里)

<p class="ql-block"> 《男女结婚双方的过程细节及喻义》 (二)</p><p class="ql-block"> 前边说了嫁女的一些过程细节,今天说一下男方家里的应做事项。在渭北、耀州一带。农村人居住的有庵间房(两檐出雨水)、有半边厦子(陕西十大怪之一,房子半边盖)、有下地窑洞、有明窑(靠土崖挖的窑洞、前面是平坦地面),有半明半暗式窑洞:靠土崖一边高可以挖窑洞、一边崖势比较低不能挖窑洞(可充当围墙)。北部山区个别地方还有石板房(墙是石块磊的、也有土打的厚墙),还有用胡基卷圈的、也有用蓝灰手工砖、红机砖卷圈的窑洞。不论那一种形式,都是为了住人!是一个稳定的家庭。</p><p class="ql-block"> 要给儿结婚时,首先得有房子(窑、一孔、房一间)。得用麦秸泥从新‘果泥'(铲掉旧墙泥皮,从新上一层新泥)一新,在用白土(山岩夹层中的软石泥、用水泡一泡可刷墙、当涂料用于涂刷墙面,干后墙白而光亮,可能是最好的天然生态涂料,现在几乎没有施用者了)把房子刷新,还要糊顶棚(现在叫吊顶)。1.还要做家俱:有板柜、三斗桌、两把木椅(因半边盖的房子,室内面积较小9~10平米,家俱多了放不下,那个时候木料比较缺)、放箱子的木架子(在土炕上边的山墙上掏两个洞,把横架一头㩙到墙内约十公分,竖立的架腿子立在炕边的砖或木板上堆放着)洗脸盆架子。2.盘炕(现在买床),要提前打胡基(用来做炕腿子~立柱)、抹泥基子(炕面有十二个泥基子的炕、有十六块泥基子的炕面、在泥基上抹三公分厚的一层麦秸泥,烧炕三天,水分挥发干透很结实,冬暖夏凉,相当床板)、灰色砖做踢脚线、炕边子,也有用木板做的炕边子,油漆红色或者黑色。3、缝被、褥、好几套,织炕单(床),绣枕头、做新衣、新鞋。4、男女双方提供出生晨八字,找‘先生’算合适的良晨吉日(叫合日子),一般农历每月的三、六、九或者二、五、八日,或者取双日子。单日结婚的比较少(一、四、七不吉利、现在赶节假日、周六、日)。5、照订婚照,扯结婚证。(为啥叫扯、因为以前结婚没有两人婚照、证是一张纸、公社文书留存档案半页、中间盖上骑缝章,撕下半页给男的,另一张扯一半给女方,所以农村人把它叫扯结婚证。6、通知(派帮忙的人、步行、骑自行车、到县城邮局发电报、打长途电话等方式)亲戚、老、小舅家,姑姑、姨姨,自家(户族)朋友、相好的、左邻右舍、父老乡亲等能通知的都一个不落的通知到户(人)。7、如果在腊月二十日左右或以后‘给娃延禧’举办婚礼,富裕人家自己刹一头猪、宰一只羊,做2~3斗黄豆、黑豆的豆腐二百多斤,也有提前找‘粉房’(做粉条的做房)用绿豆卦几十上百斤粉条的人家,推碨(磨面粉)用几石麦子(一石约350~400斤麦子),碾米(谷子在石碾子上套上驴、牛)碾几斗小米,买架碳(块子煤),盘能放三个锅的连体火炉,单体火炉2~3个用于压饸络、煮面条,熥馍(把提前蒸好备用的馍放在笼箅上热透)。借本村邻家的八仙桌、长条木凳(一张八仙桌、4条长木凳为一桌,一面坐两人,8人一桌)、方盘、馍碟子(小方木盘、另一种竹子编的)、蒸馍笼等灶具。8、去新娘家、迎亲队伍抬嫁壮用的食落(盒)、柜子(大红木箱子)、扁担、提盒子(竹编的手挎篮子)、铜或锡制的酒壶。9、请厨师,商量准备多少席(多少桌的菜品,过去以碗论,上九个碗或十二碗)比如根据人缘、日子的厚实、交往等因素估计得50桌(席)、100桌,、180桌,也有超过200桌(席)的。喝什么茶、抽啥牌子的烟、喝多钱的酒。需要蒸几斗面的馍、需要多少斤菜籽油、棉籽油、麻油、香油、多少斤猪板油,醋、酱、糖、几十斤辣子面等都要计划列单,只能多买、不能少了。(剩下了分发亲朋好友、不够了,叫拉脱了,在农村‘拉脱了'就是把人“丢了”,成了村民议论的话题。(当笑柄、怕人吃,好名誉变成其他村民过事提起的典型教训记忆)。10.婚前预吃三天饸络、也有专门买的荞麦面压荞面饸络的、还有机器压的玉麦面饸络、猪肉臊子面等来提高本户在村上的声誉。11.贴窗花、写对联、剪喜字、贴双喜字,打扫前厅后院、旮里、旯老的灰尘、垃圾,凡是能看见的地方都要打扫干净。有的户门两边掛上带喜子的大红灯笼前四天、后三天昼夜不灭灯。鞭炮,大红炮、双响炮几箱子、几叠子。12.有的叫锁呐队、吹鼓手、秧歌队、唱戏的、演电影三个晚上,乍热闹乍喜庆乍整。延禧 的头天晚上就要安排好:摘脸的(长辈、叔父、也是领队,抬食落的、抬柜子的、拿四色礼的、还有中途换休人员)。新郎头天:剃头、理发、洗澡。第二天换新衣裳、新鞋、新袜子、新帽子、新手娟、装满大、小,多、少不同数额的红包(一部分由伴郎带管)。我们这里风俗,当天新郎不去新娘家,由迎亲队伍迎回在(户门口)迎接,主要是给送女来挡在门口的小弟弟、小妹妹发红包。新郎这边的嫂子、朋友、用红线吊一苹果、让新郎、新娘咬食,后边还有人呐喊、助推,两人啃咬时,苹果被提过头顶了,新郎新娘被人推的碰了嘴、青年耍闹者哄堂大笑,高喊着重来重来、莫咬上!于是新郎新娘回立原位、站在高处提吊苹果的人,又把苹果吊落在新郎新娘的嘴中间来回摆动,耍闹几遍,只有新郎一囗咬住苹果,新娘跟咬,才算这一关过了!大门口放一个火盆,新娘要从火盆上跨过去,喻意红红火火进了门,往后的日子能过的红红火火!</p><p class="ql-block"> 下来是结婚仪式:新郎用一节挽大红花的红绸带拉着新娘站在礼台前,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爷、奶、父母),(前三项文革前是跪拜),下来夫妻互拜,还要讲恋爱经过、介绍人讲话、老、小舅家给新郎新娘披红、戴花等礼成入洞房。</p><p class="ql-block">入洞房:叫抢掌柜的、一般是新郎被朋友们逐拥着抢先进新房、上炕不脱鞋、在炕席的四个角各踩一脚、然后把头上戴的帽子卸下来、推开窗从窗里递出去,窗外有人等着接过帽子,速度很快,然后下炕出门,新娘进入。(其意、新郎占了整个炕面,帽是带表人从窗里出去了,门里进窗里出再不允许任何男人进这屋)。</p><p class="ql-block"> 主家开席一般情况下是两点(农村大多是两饨饭),男方的老、小舅家、姑家等重要客人、村上的老人村干部先坐席,送女的到了,男方客人暂停,优先女方客人就坐、端茶倒水、递烟点烟,举行婚礼后开席。</p><p class="ql-block"> 晚上新郎的朋友、村上的孩子、嫂子耍媳妇、闹洞房,花样繁多,弄腾到下半夜3~4点、有的一正休,娘家留几个人、晚上带上核桃、红枣、水果来看新娘(叫娘家看来了)主家还要上菜、酒招待。(其意是让新娘新郎歇一会,休息一下)有的晚上要看两、叁次。耍媳妇三天不论大小(不管叫啥,咋称呼,都可闹洞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起来,媳妇的头式变了,由双辫子、变成盘髻头了,由姑娘变成了媳妇。村上和新娘娘家是一个村的女主人,要送汤(是一种礼节),让新娘知道她们是一个村的人,先她嫁到这村了(有的本是一个村,但不一定认识、送汤也就认识了),送汤有的是手工细面、有的是手工卦面,在家煮好、调上酸汤、放上葱花,盛到碗里,一般是两碗酸汤细面,放入方木盘中端送到新娘家、新娘务必要挑起面吃一囗,给新郎喂一筷子,这是礼貌加规程,有的人表示更亲近还要在盘中放一把子卦面一同送来,主家要热情接待,邀请入席就坐,上菜、敬酒。</p><p class="ql-block">送汤仪式结束,主家拆撘的棚子、还借用邻家的桌凳等,第三天早上新娘家人9点多就来接,新娘和新女婿赴回门宴去。</p><p class="ql-block"> 2022.6.13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