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的军工生产

谢晓京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新四军的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孙象涵 李仲麟 王新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田汝孚 吴运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的军事工业,从1938年4月创办军部修械所开始,到抗战结束为止,经历了8年时间。</p><p class="ql-block"> 8年中,新四军的军工生产,大体上可以分为4个时期。即:皖南军部及各支队修械所时期;盐城军部军工部时期;各师各旅组织军工生产时期;黄花塘会议之后军工生产大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 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和浙江等省广大地区的新四军各部队的几十个修械所、兵工厂的数千名兵工大军,在党的领导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团结奋斗,修复了大批枪械,制造了大量武器弹药,及时武装了部队和民兵,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皖南军部及各支队修械所时期</b></p><p class="ql-block"> 1938年4月,我军在安徽岩寺成立了新四军最早的修械所,该所设在上渡桥的江家祠堂内,由30多名工人组成。朱遵三任所长(后为李友生),贾冠军任副所长。后来,军部迁驻泾县云岭罗里村,修械所也随军部搬到泾县小河口,分散住在老百姓家中。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制作刺刀等。皖南事变后,修械所奉命北撤苏北盐城县。</p> <p class="ql-block">  1938年3-4月间,新四军第一支队以原豫、鄂、皖、赣红军游击队修械所为基础,在安徽省泾县黄村组建了修械所,焦立德被任命为修械所主任。不久,焦立德奉命去安徽宣城狸头桥任二支队修械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1939年夏,李先念、陈少敏部南下鄂中,建立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不久,就在鄂中丁家冲组建了修械所,所长严春山。1940年秋,独立游击支队扩编为豫鄂挺进纵队后,又以该修械所为基础建立了纵队修械处,共有50多人,处长徐锡煌。修械处成立不久,纵队司令部决定在平汉路西侧之赵家棚成立后勤部,变修械处为后勤部兵工厂,直属后勤部领导。这时,全厂有六七十人,厂长陈鹏,指导员李平。</p><p class="ql-block"> 1939年年底,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六支队,抽调部队爆破训练班毕业的学员,招聘走村串户的工匠,在安徽省涡阳县的白庙、小宋庄先后成立了手榴弹制造所和枪械修理所。李仲麟任制造所所长,董玉武、刘文汇任修理所负责人。同年12月31日午夜,制造所制成首批30枚手榴弹。</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第五支队和江北指挥部修械所分别在1939年秋和1940年夏成立。1940年秋,两个修械所合并成为修械厂,隶属五支队供给部领导,厂长王茂林,指导员罗文卿。</p><p class="ql-block"> 1939年秋,叶飞同志领导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在常熟东塘市一带组建了修械所,所长苏剑雄。</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解放阜宁县东坎镇以后,缴获顽军1个修械所,有近百名工人和一些设备,便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支队修械所,由支队作战参谋田汝孚任该所所长。</p><p class="ql-block"> 军部修械所和各部队修械所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建立起来并开展工作的。广大兵工战士在党的领导下,在军政首长的关怀指导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不分白天黑夜地赶修枪械,支援前线作战。这个时期的修械所和初期的制造厂主要任务是修理枪械,同时也制一些大刀、手榴弹等土武器。由于生产设备极为简陋,既无像样的厂房,又缺少必须的设备和机器,加之材料短缺,全靠用自己制作的钳子、锉刀、钻头等工具在老百姓家里或在渔船上,有的在露天广场进行操作。在行军转移时,用骡马驮上工具材料,休息时还争分夺秒地抢修枪械。</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新四军军事工业史上早期的所谓家庭修械所、水上兵工厂、露天兵工厂、马背修械所的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盐城军部军工部时期</b></p><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以后,军部决定组建新四军的军工部,以便集中精力进行较大规模的军工生产。</p><p class="ql-block"> 经过筹备,军部军工部于1941年1月在盐城县岗门镇宣告成立。韩振纪任部长,吴师孟、孙象涵任副部长。军工部机关设立4个科和1个党总支,负责军工生产的各项具体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4个科是:工务科,科长程望,副科长田汝孚;材料科,科长喻松岳,副科长成登明;总务科,科长戴剑溪;人事科,负责人吴容。机关党总支书记为李友生。军工部的人员和设备,大体上来自以下各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①来自军部供给部的,如吴师孟、喻松岳。</p><p class="ql-block"> ②来自皖南军部修械所,如朱遵三、李友生、吴运铎等。</p><p class="ql-block"> ③焦立德同志带领的原第2支队修械所。</p><p class="ql-block"> ④陶勇部队在曹甸战斗中缴获的顽军薛承宗部的1个修械所。</p><p class="ql-block"> ⑤陈玉生起义部队的手榴弹厂。</p><p class="ql-block"> ⑥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解放阜宁县东坎镇接收的1个顽军修械所。</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下辖7个工厂:</p><p class="ql-block"> 1厂为机械加工厂,厂长焦立德,政治指导员管墨林。</p><p class="ql-block"> 2厂为手榴弹厂,厂长房林,政治指导员杨松先。</p><p class="ql-block"> 3厂为子弹厂,厂长朱培荣。</p><p class="ql-block"> 4厂为铸造厂,厂长吴大贵。</p><p class="ql-block"> 5厂为零件厂,厂长王天华。</p><p class="ql-block"> 6厂为木工厂,厂长邹奎胜,郭浩然负责党的工作和思想工作。</p><p class="ql-block"> 7厂为修械厂,厂长朱遵三,政治指导员庄大铭。</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所属各厂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制造地雷、手榴弹,翻造枪弹,修理枪械,研制内装黄色炸药的82迫击炮弹等。新四军领导人对军工部的工作非常重视,对军工生产寄予厚望。孙象涵任命为副部长,到刘少奇处报到的时候,少奇同志说:我们军队的武器弹药,光靠打仗缴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自力更生自行制造。这些指示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国际友人希伯的夫人路过盐城去上海的时候,刘少奇、黄克诚、韩振纪等都委托她通过国际关系为军工部解决一批无烟火药,以改善我军弹药的性能。刘少奇还曾指示我们,要从部队战斗在水网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改善我军的装备,研制各类武器。</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成立不久,日本飞机轰炸岗门镇,军工部便迁往盐城以东的大佑棉垦三区继续组织军工生产。驻盐城南洋岸的三师七旅修械所遭日军飞机轰炸后,也迁往大佑三区,并入军工部。不久,日军又轰炸大佑棉垦三区,军工部奉命于5月间迁往盐城西小阜庄一带。军工部各厂在小阜庄地带生产了大批地雷、手榴弹和82迫击炮弹,并着手包铜子弹头的研制工作,还专门成立了包铜子弹头车间,吴运铎任车间主任。在小阜庄期间,在工务科曾设火药组,组长马步青,副组长金岗,在雷汞配制改进黑火药和研制硝化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7月,日军对盐城地区的水网地带进行“扫荡”,工厂经常转移,无法生产,只好将笨重的机床设备沉入水底或埋入地下,经过1个月的反“扫荡”斗争,军工部奉命迁往阜宁西南的小陈集、董家舍一带集结待命。</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5日,陈毅、刘少奇同志指出敌人“扫荡”以后,根据地缩小,工厂受到损失,不能全部恢复,不宜集中生产。军工部的设备、人员就近分配到3师、2师和1师。军工部撤销以后,各师、各根据地必须自行训练干部,自行解决财政经济,自行开办手榴弹厂,子弹亦须自行设法解决。</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从成立到撤销,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但成绩是很大的,特别是它培训的一批军工技术骨干,对以后各师发展军工生产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为一、二、三师军工部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来,这些骨干研制成功了用雷汞起爆、装黄色炸药的82迫击炮弹,并很好地解决了子弹头铜壳的冲制技术等等,还培养了一批新的技术骨干,为以后新四军军工事业的发展输送了新的血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各师组织发展军工生产的时期</b></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撤销后,各师各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分头开办军工生产,这是新四军军工事业的一大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一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1941年2月,一师供给部在江苏东台县成立修械所。1942年4月,在启东县海复镇成立军工部,罗湘涛任部长(后程望任部长),程望、顾吉祥任副部长。部机关设立工务科、材料科和总务科。程望兼任工务科长,顾吉祥兼任总务科长,吴本祥任材料科长。军工部下辖修械所、子弹厂和榴弹车间,干部、工人约100人。</p> <p class="ql-block">  军工部成立不久,便从海复镇迁往东台县的枯树洋。同年九十月间,日伪军“扫荡”我苏中地区,军工部被迫转战东台、兴化、如皋、盐城、阜宁一带,先后在姜家机米厂、老黄河口大淤尖和苴镇、三乐仓等地,组织军工生产。</p><p class="ql-block"> 1943年上半年,日军在苏北、苏中一带进行“清乡”、“围剿”。粟裕师长指示军工部为每个连队装备50毫米的迫击炮3门,75毫米迫击炮1门。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军工部派张渭清等去上海,利用吴淞口“宝丰鱼行”的帮会关系采购军工物资,同时利用地下党关系将300门迫击炮的闷头、6根炮管,在上海一家机器厂秘密加工后运回军工部。张渭清等从1942年到1944年共采购钻床、铣床、刨一床20多台,无缝钢管1000多尺,白铁管1万多尺,还先后动员150多名技术工人来一师军工部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材料有来源,兵工战士们艰苦奋斗,创造了日生产迫击炮弹100发的最高纪录,有力地支援了部队作战。</p><p class="ql-block"> 1944年1月,军工部从枯树洋搬迁到宝应县林上庄。这里环境安定,军工生产迅速扩大,生产了73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50门、52毫米口径的270门和大量炮弹,创造了一师军工生产的全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兴化解放以后,一师缴获了伪军刘湘图1个修械所,使自己的军工厂设备增多,人员也扩大了。全体干部、工人约570余人。不久,军工部迁入油坊头开展生产。1945年12月,程望、罗湘涛奉命带领技术骨干近20人,前去山东组织军工生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二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吴师孟率郭浩然、朱遵三、任承康、吴运铎、马步青、邹奎胜等200余名干部、工人来到二师组织军工生产。经过短期筹建,于同年9月下旬,在淮南盱眙县旧铺乡翟庄成立了二师军工部。吴师孟任部长,方立中任政委。军工部下辖子弹、榴弹和修械3个厂。吴运铎任子弹厂厂长,郭浩然任榴弹厂厂长,朱遵三任修械厂厂长,成登明任军工部特派员。11月吴师孟部长因病去世。</p><p class="ql-block"> 1942年春,根据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的统一部署,二师军工部实行精简整编,取消军工部建制,3个工厂划归五旅领导,五旅成立了军工科,吴运铎任五旅军工科科长。秦永祥任子弹厂厂长。这一时期,除翻造子弹,生产地雷、手榴弹以外,吴运铎、秦永祥等还研制成功了枪榴筒和枪榴弹。1943年4月,四旅兼路西军分区也成立了军工科,科长为程远,下辖3个工厂。</p><p class="ql-block"> 1943年8月,遵照谭震林、罗炳辉同志的指示,又重建了二师军工部,部长王新民,副部长王文值。军工部下设工务科和材料科。吴运铎任工务科科长,程远任材料科科长,蔚之华任军工部协理员。1944年4月起,军工部下辖4个工厂:1厂负责生产枪榴筒、枪榴弹、迫击炮弹、平射炮弹,厂长秦永祥,指导员江峡;2厂负责生产地雷、水雷、手榴弹,铸造各种弹壳等,厂长郭浩然,指导员李铁诚;3厂负责生产掷弹筒、60迫击炮和炮弹,并翻造各种枪弹等,厂长朱遵三,指导员王惠平;4厂负责生产平射炮,厂长洪泽,指导员江峡(兼)。</p><p class="ql-block"> 二师军工部的厂子规模比较大,产品比较多,质量也比较好。1944年末到1945年上半年是生产的全盛时期,月产手榴弹达2万多枚,79步枪子弹3万发,65步枪子弹3000发,驳壳枪子弹约4000发,信号弹约200枚,81、82迫击炮弹约500发,地雷约400个,50枪榴弹9500发,45平射炮4到5门,平射炮弹500发,60轻型迫击炮约10门,60轻型迫击炮弹1000发,50枪榴筒30门,50掷弹筒30门,刺刀200把,大刀50把。</p><p class="ql-block"> 二师军工部除有自己直属工厂以外,所辖四旅的军工科还有子弹厂、炮弹厂和榴弹厂,也生产了不少武器弹药。到1945年初,师军工部及下属工厂已达900余人,四旅军工科及所属3个厂达500余人,合计1400人左右。1945年9月,王新民、吴屏同调出,王文值任二师军工部长,吴运铎任副部长,蒋养民任政治处主任。11月,路西四旅军工科及所属工厂合并到师军工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三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1941年8月,三师军工部在江苏阜宁大施庄成立。部长孙象涵,工务室主任田汝孚,研究室主任孙克定,材料科由曲啸威负责,总务科由黄自元负责。军工部下面有3个厂:1厂(机工厂)焦立德任厂长,管墨林任政治指导员;2厂(铸造厂),孙允三任厂长,徐健任党支部书记:3厂(子弹厂),朱培荣任厂长,杨敬庭任政治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军工部在驻大施庄期间,除进行修械,生产地雷,手榴弹以外,突出的还有三件事:一是研制成功第一代碰炸式带尾枪榴弹,射程200多米。二是研制成功用铜板制造铜子弹头,把复装子弹头由铅质变为铜质,克服了铅质弹头发射时同枪膛沾粘的缺点。三是经师部批准,举办军工部技术干部培训班,从七旅、八旅、十旅共抽调16名党员参加培训班。师部参谋申醒民任班长,田汝孚、孙克定、金岗、乔铎等分别讲授理论、技术方面的有关课程。师参谋长彭雄在开学典礼上讲了话,他要求大家努力学习,提高理论和技术水平。</p><p class="ql-block"> 1943年初,军工部奉命转移到阜东县老黄河口勾股甸(现滨海县)开展生产。在这里研制成功了用枪榴筒发射的第二代枪榴弹。在反“扫荡”关键时刻,师部决定军工部从海上转移。当军工物资与人员登船以后,敌人从海陆空三方面包围我海船,为避免海船、物资被敌方利用,军工部当机立断,将海船炸沉,工厂人员由孙象涵、田汝孚带领分别转移到射阳河以东地区和盐东地区打游击。</p><p class="ql-block"> 反“扫荡”结束后,孙象涵带领的军工人员进驻阜宁县南湾,恢复军工生产;田汝孚、金岗等在盐城东组织生产。在南湾期间,军工部研制成功了平曲射两用迫击炮、枪榴弹定炸引信,改第二代枪榴弹为空炸榴弹,并制造了拉发、踏发两用地雷,还制成了烧铸枪榴壳的钢模。空炸枪榴弹在战斗中威力较大,敌人称之为“火老鼠”。继任参谋长洪学智来南湾军工部检查工作时,观看了枪榴弹射击表演,他鼓励大家多造武器,支持前方,消灭敌人。</p><p class="ql-block"> 1943年8月,军工部机关进行了调整,原工务室和研究室合并成立工务科,田汝孚、金岗任正副科长,杨振营任材料科科长,邹国宏任管理科科长。机工厂厂长焦立德,指导员王福英;铸工厂厂长申醒民,指导员刘月:弹药厂厂长胡庆仁,副厂长董宜方,指导员刘月(兼)。机构调整以后,军工部组织了劳动竞赛,开展创劳模活动,涌现出刘新民、张金富、陈汉明、胥联祥等劳动模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4年3月,罗龙生调师军工部任政委,田汝孚任三师军工部副部长。1945年5月,孙象涵调淮北行署工作,田汝孚任军工部部长。</span>那一时期,军工部研制成功枪榴筒、第三代枪榴弹、37平射炮等新产品。两年中共生产迫击炮弹2万余发,各种枪榴弹4万余发,手榴弹30-40万枚,37平射炮12门,此外还修理了大批枪械和部分火炮。有力地支持了前方作战。1945年9月,新四军三师奉命向东北进军。田汝孚率36名军工技术骨干随军北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四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四师军工事业也是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创办的。1939年在安徽省涡阳县的白庙村和小宋庄先后创建了制造所和修械所。1941年1月,制造所和修械所合并成为制造厂,厂长李仲麟,政治指导员李云池,制造厂下设修械、弹药、木工翻砂和材料4个股,月产手榴弹1500枚到2000枚,同时制造地雷和翻造子弹。</p><p class="ql-block"> 1941年上半年,工厂在3个月反顽斗争中受到重大损失,机器设备、工具材料大部丢失,工厂人员大部走散。5月到达淮南根据地的张夏庄以后,又重新招聘技术人员,重新购买工具、设备、材料,第二次白手起家,很快就恢复了生产。</p><p class="ql-block"> 1941年9-10月间,工厂开展了纪念十月革命节生产大突击活动,全厂职工团结奋斗,日夜苦干,使手榴弹日产由原来的20-30枚猛增到100枚左右。突击生产中还翻造子弹4000余发。根据当时的统计,1941年1月到10月共生产手榴弹10521枚,大刀片5675把,刺刀254把,修理步枪2660支,驳壳枪108支,轻机枪21挺,重机枪7挺。</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30日,当时任四师供给部留守处副处长的李仲麟在纪念五卅运动17周年大会上宣布:工厂已进入机器生产的新时期。在继续生产地雷、刺刀、手榴弹等武器的同时,要利用已有的技术人员、机器设备,研制攻击力强、杀伤力大的掷弹筒和弹。同年11月6日、在半城举行的纪念十月革命节大会上,李仲麟、徐根宝等用四师生产的20门掷弹筒作实弹射击表演获得成功,受到指战员们一致好评。</p><p class="ql-block"> 1942年底,成立淮北军区,下辖3个军分区,每个军分区都成立了军工股。进入1943年以后,除修械外,月产手榴弹均在2000枚左右。1943年1月,留守处和军工厂由淮南张夏庄迁到淮北勒东村以后,机器设备和材料供应都有较大的改善。两年生产掷弹筒150余门,全师每个连队装备1门,在战斗中发挥了它的威力。</p><p class="ql-block"> 1944年10月,在师供给部驻地召开了全师军工生产会议,传达了华中兵工生产会议的精神,检查了师直工厂和分区工厂的产品质量,部署了今后军工生产的任务,会上宣布成立师军工部,李仲麟任副部长,刘文汇任副政委。军工部成立不久,从勒东村迁往半城附近的王沙村。</p><p class="ql-block"> 从1945年开始,淮北根据地除军工部直属的1厂、2厂、修械所及各军分区所属的榴弹厂以外,12个县均有了修械所,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总人数达1000多人。军工部从王沙村迁到刘铁庄以后,各厂除继续生产主要产品外,又开始生产三刃刀。这种刺刀的设计方案是经张爱萍师长审定以后投入批量生产的,因为它长而锋利,在与敌人白刃格斗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对夺取战斗胜利起了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华中军区军工部成立以后,四师军工部在青阳镇以北的大楼子同从苏南撤回苏北的六师军工科合编为华中军工部第2总厂,李仲麟兼任厂长,张心宜任副厂长。</p><p class="ql-block"> 四师军工部所属工厂,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底到1945年底,6年中间共生产手榴弹12.3万多枚,大小地雷10万多个,刺刀7000多把,迫击炮弹2.7万多发,掷筒弹2.3万多发,掷弹筒300多具。修配各种炮6门,翻造子弹数万发。此外,还生产了大批炸药,修复了大批武器,为装备四师部队,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五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五师组建以后,豫鄂挺进纵队后勤部改为师后勤部,并成立了军工科,罗叔平任军工科科长。师兵工厂厂长是罗叔平,政委是胡仁,全厂职工200余人。1942年夏,胡仁调部队工作,张明接任兵工厂政委。兵工厂迁往平汉铁路东大、小悟山以后,职工增加到300多人,生产也迅速扩大。五师活动的地区,日、伪、顽军据点林立,斗争十分艰苦。要想从大后方和其他兄弟部队取得粮饷十分困难,必须自力更生修理枪械,制造弹药。经工人们刻苦钻研,研制成功了射程远、杀伤力大的枪榴弹和碰炸式手榴弹等武器。为解决原料不足的困难,兵工厂在民间收购纺织机、弹棉机及铜铁等作为材料来铸造枪榴弹、手榴弹、信号弹。</p><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到豫鄂边区同五师并肩战斗。师首长考虑到抗日游击战争已扩大到豫、鄂、湘、皖、赣5省地区,兵工生产极需大力发展和加强领导,决定成立师军工部。</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师军工部成立,陈康白任部长,甘元锦为副部长,邱静山任政治委员,罗叔平任技术主任,张明为政治主任,胡昌春为技术协理员,梁灿煌为政治协理员。军工部设材料科、供给科和事务科,黄克强、程振东、张定国分别任科长,军工部下设3个分厂:1分厂(修枪)厂长芦开华,指导员詹汉林;2分厂(装弹)厂长杨松亭,指导员黄炎;3分厂(翻砂)厂长赵殿元,指导员卫金钊。军工部成立后不久,召开全师军工生产会议,总结了前几年军工生产的经验教训,布置了今后军工生产的任务,号召军区、军分区各兵工厂大力生产武器弹药支持前方抗击日军。同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师首长在大悟山检阅部队的射击和投掷表演,兵工厂制造的拉火弹个个爆炸,受到首长的好评,就连观看的美军观察组人员也表示赞赏。</p><p class="ql-block"> 五师兵工厂,包括各军分区及地方兵工厂,几年中生产了20种军工产品,主要产品产量是:马尾弹5000枚,碰火炸弹1万枚,拉火炸弹3万多枚,枪榴弹10万发左右,迫击炮弹1000余发,信号弹1000余发,各种地雷1000多个,改装子弹4万多发,十子连手枪200支,土步枪200多支,撇把子1000多支,刺刀1500余把。这些武器弹药的修造,增强了部队的火力,提高了指战员的士气,保障了战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六师军工科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1941年5月25日,六师师部在无锡的张缪舍成立师军实科,科长王新民。六师师部同十八旅渡江北上以后,军实科在江都小纪镇组织生产。短短的几个月就生产了近千枚手榴弹供主力部队使用。</p> <p class="ql-block">  1941年12月,谭震林师长决定将军实科一分为二,陈学勤、王家波等人留苏中十八旅搞军工生产;王新民等同志回到江南16旅驻地的延陵、茅山一带开展军工生产。王新民、李中兼任十六旅军实科正副科长。他们生产的手榴弹、枪榴弹性能比较好,射程比较远,命中精度也比较高。</p><p class="ql-block"> 1942年9月,师旅首长决定撤销师军实科,原六师十六旅的军实科改为旅军工部(先是后勤部),部长陈耀华,副部长王新民。十六旅军工部成立以后,在新品研制,提高产品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共制造轻型迫击炮59门及大量其他武器。1943年1月,日伪3000多人“扫荡”我延陵、茅山一带时,军工战士奋勇杀敌,黄福林、金文兴、许金元、徐兆忆、朱联根等同志英勇献身。</p><p class="ql-block"> 1943年5月,十六旅军工部撤销,王新民等同志去淮南二师,重建二师军工部。留下的同志组成十六旅军工科,科长张心宜,副科长程铿,指导员赵光。1944年2月以后,十六旅军工科活动于江宁、郎溪、广德、长兴等苏、浙、皖3省交界处,日本投降后军工科迁驻宜兴县张渚镇,是时军工战士已达200多人。1945年12月同四师军工部合并,成为华中军区军工部第2厂。</p><p class="ql-block"> 六师十八旅军工科于1942年1月成立。陈学勤任科长(后刘赤任政委)。下设工务股和采购股,朱兆衍、倪鸿昌任工务股正副主任;王加宝、陈良任采购股正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十八旅军工科在苏中4年中,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1943年上半年是调整组织打基础时期;以后由于环境稳定,条件改善,开始大生产时期。他们在旅首长温玉成、夏光等领导下很快发展壮大。从六师军实科留下的60余人发展为7个分厂约700余人的一支军工队伍。他们艰苦奋斗,土洋结合,生产了大批地雷、手榴弹和迫击炮弹等产品,翻造子弹5万多发,三角刺刀2000多把,60、62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150多门,平曲射两用炮15门,修理各种枪械1万多支。</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至1946年1月,十八旅军工科奉命在东台县伍佑镇同苏中军区军工部合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七师军工部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1941年7月七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兵工建设的指示,师政委曾希圣同志决定调十九旅供给处副主任张昌龙等人筹建七师兵工厂,稍后不久,曾希圣提出兵工生产的5条意见:要从现有的基础去发展,着重生产需要品——手榴弹、地雷、子弹;在地方上或各团与独立地区建立新厂,制造简单的手榴弹和地雷,修理枪支;要帮助他们提高技术,保留人才,走上制造掷弹筒与步枪的阶段;加强购买各种子弹火药工作,购买枪、弹价钱要统一。</p><p class="ql-block"> 经过筹备,师兵工厂于1942年6月在巢县李家山洼一带宣告成立。张昌龙任主任,朱岩任党支部书记,王世忠任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刘振华任管理科科长,程添福任材料科科长,炸弹厂厂长徐建良,子弹厂厂长孙学信。兵工厂成立后,工人们自造工具设备,很快就能生产复装子弹和手榴弹了。</p><p class="ql-block"> 1943年3月,在兵工厂基础上成立师军工部(对外称生产部),主任张昌龙,政委陈茂辉,党总支书记吴同基。军工部下设研究室、材料科、管理科。将原炸弹厂、子弹厂改为3个队,干部工人发展到200多人。到同年6月底,军工部已自制了6英尺车床、4英尺车床各1部,装弹机1部,冲床6部,复制子弹7500发,炸弹1.2万多枚,底火2万发,子弹头2万只。</p><p class="ql-block"> 1942年和1943年,师部从上海、南京和兄弟部队调来一大批军工骨干和技术工人,军工队伍日益扩大。1944年年初,军工部下辖5个生产队(即5个厂):1队制造工具、设备,2队制造子弹,3队制造手榴弹,4队制造地雷、枪榴弹,5队修械。各队分工协作、共同研制生产掷弹筒、铁壳子弹、美式12.7毫米大口径子弹等,并革新各项生产专用工具,使军工生产迅速发展。根据当时的统计,1944年共生产手榴弹近3万枚,步枪子弹1.7万发,地雷380个,铁尾弹8700发,枪榴弹6500发,刺刀766把,枪榴筒108门,掷弹筒11门,修短枪155支,长枪929支,机枪36挺,另外还改制和生产了一批机床设备。</p><p class="ql-block"> 1944年底,军工部进一步扩大编制,成立3个大队(1、2大队又下设6个分队),军工部主任张昌龙,政委林立,军工部机关设立工务室、管理科、材料科、门诊所。工务室主任乔坚,管理科科长徐建良,材料科长万国帆,1大队队长石明林,协理员蒋祖同。2大队大队长孙允三,协理员周吉。3大队大队长王仁杰,协理员王树基,人员发展到800多人。</p><p class="ql-block"> 1945年上半年,七师根据地的斗争变得十分残酷,各生产大队经常转移,在转移中,仍坚持生产。在第2次争创生产模范者运动中,各队评选出生产模范96人。军工部还发出号召,开展向朱兆卿、刘洪根、邱福成等11位英模学习的活动,推动军工生产进一步发展。据统计,军工部于1945年9月开始分3路北撤,于1946年底抵达山东临沂傅家庄,至此七师军工部告一段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浙东纵队军工股和军工生产:</b></p><p class="ql-block"> 浙东纵队的军工事业,最初是在“鲁苏战区淞沪游击队暂编第三纵队”随军修械小组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从1941年9月的随军修械小组开始,到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止,4年多的历程中,兵工人员从几个人发展到三四百人,设备由十分简陋的手工修械工具已发展到拥有车床、刨床、冲床、工作母机等近10台机器的规模,并有了用作机床动力的柴油机以及大批的工具设备等等。兵工厂从仅能搞简单的修械到能够批量制造刺刀、手榴弹、地雷、子弹、枪榴弹、平射小炮、60弹和各种引信、炸药等近20种的武器弹药,成为浙东纵队的一个可靠的军火补给基地。在发展兵工生产的过程中,先后有20余位兵工干部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随着兵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管理也逐渐加强。1944年11月正式成立了军工股,朱连根任股长,杨根石任指导员。军工股下设翻砂厂、榴弹厂、机械制造部、炮械间、子弹间、刺刀间、制药间、车木间等部门,对外统称兵工厂。</p> <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下旬,浙东纵队接到北撤命令,中止了兵工生产,埋了原有设备,就地疏散了大部分兵工人员,只留下70余名骨干、技术人员组成工人大队,分别由朱连根、陈鸣治率领,于10月初分两批从海上撤到苏北,后由上级军工部门统一分到各兵工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黄花塘兵工生产会议</b></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21日至10月初,新四军军部在淮南黄花塘召开了华中兵工厂生产会议。一师程望、二师王新民、三师田汝孚、四师李仲麟、六师程铿、浙东纵队朱连根分别率各师(纵队)代表参加了会议。</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调动数千名兵工大军的积极性,努力生产武器弹药,保障抗日战争大反攻作战的需要。各师代表在会上交流了军工生产的经验教训,汇报了生产的规模、主要产品的产量以及今后的设想和打算。一师生产的小迫击炮,二师生产的37平射炮、瞬发炮弹与延期炮弹,三师的枪榴筒及枪榴弹,四师的掷弹筒,六师改装的平曲射两用炮都在会上作了实弹射击表演。</p><p class="ql-block"> 会议展览室里摆满了各师、各旅生产的武器弹药:有经过修理的机枪、步枪、手枪和驳壳枪;有工厂生产的刺刀、地雷、手榴弹等各式自制武器;有自行研制、仿制、改装的枪榴筒、掷弹筒、小迫击炮、平射小炮、平曲射两用迫击炮,以及山炮等重型武器;还有炮弹、枪弹、信号弹、枪榴弹、马尾弹等各类弹丸。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展览会使到会代表们大开眼界,信心倍增。</p><p class="ql-block"> 张云逸副军长、赖传珠参谋长,从始至终参加和主持了这次会议,张云逸副军长给大家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他指出:新四军的军工生产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手榴弹、地雷、刺刀、大刀、复装子弹等不仅各师军工部都能生产,旅和军分区的军工部也能成批生产;我军在战斗中发展起来的这支规模不小的、相当优秀的军工生产队伍,不但能制造出上述土武器,还研制成功了枪榴筒、掷弹筒、枪榴弹、掷筒弹、迫击炮、平射炮、平曲两用炮以及各类炮弹等等,在战争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为夺取战争胜利立下了功劳。</p><p class="ql-block"> 为了争取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必须进一步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加快生产步伐,造出更多更好的武器弹药来支持前方多打胜仗。会上,刘长胜同志就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方面的问题也讲了话。他说:军工厂要搞好生产,必须做到工厂行政、党的领导和职工工会三位一体,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工人应该是工厂的主人,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工厂搞好各方面的工作。刘长胜同志还介绍了苏联工会工作的情况和一些好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赖传珠参谋长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报告。他谈了华中兵工生产的情况和特点,谈了过去几年兵工生产的成绩和弱点,谈了应该记取的经验教训,对今后的工作作了指示。他再三强调:各级领导一定要关心和重视军工生产,要充实各级军工部的组织机构,为扩大生产提供先决条件;各师军工部门要组织生产委员会和技术研究委员会,来解决生产中和技术上发生的各类问题;要吸收有文化知识、懂科学技术、有研究兴趣的人参加两个委员会;要加强计划管理,根据战争需要来生产适用的武器。</p><p class="ql-block"> 黄花塘会议的召开,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于会议的精神,对于军首长的讲话,各师代表回去后立即作了传达贯彻,普遍加强了对军工生产的领导,进一步充实了军工部门的力量,具体解决了军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工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后,新四军各师各旅的军事工业都有新的进展。出现了拥有100人以上、大设备在10台以上、并有固定厂房的兵工厂达50多个。这是抗日根据地军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11月,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双十协定,我军让出江南地区。江南的六师、七师、苏浙军区和浙东地区的军工部先后渡江北上。除七师军工部撤到山东以外,其余均在淮阴、淮安集结待命。</p><p class="ql-block"> 12月,在淮安成立了华中军区军工部,孙象涵任部长,李仲麟、王新民任副部长,罗龙生任政委,吴屏周任副政委。原一师军工部改为华中1总厂,厂长许斌,政委王季芬。原四师军工部和六师军工科合并为华中2总厂,李仲麟兼厂长,张心宜任副厂长兼总支书记。原三师军工部,除田汝孚带领部分同志去东北外,留下的人员改为华中3总厂,胡庆仁任厂长。原苏浙军区军工科改为军工部直属工厂,厂长魏锋。原苏中军区各军分区的军工部门合并成立苏中军区军工部(业务上属华中军区军工部领导),部长何衣,政委杨巩。</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兵工战线的各级领导和广大工作人员以他们惊人的毅力、杰出的智慧,乃至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军工生产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并取得伟大的胜利,是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p><p class="ql-block"> 1938年6月,毛泽东对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就发表过重要讲话,他指出:抗日游击战争的军火接济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刘少奇在1940年、周恩来在1941年都对根据地军工生产发出过重要指示,提出要建立小的兵工厂。1941年4月23日和11月7日,中央军委两次发出关于根据地兵工建设的指示,明确指出发展兵工建设的方针、道路和根本任务。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中央军委的文件,对根据地军工生产的开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在建设兵工厂和修械所的过程中,叶挺、项英、陈毅、刘少奇、张云逸、赖传珠、粟裕、谭震林、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张爱萍、罗炳辉、曾希圣、何克希等军政首长都十分关心和重视。他们曾多次去军工厂视察工作,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叶挺军长曾亲自写信给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谭震林写信给上海地下党,要求他们为根据地的军工厂输送技术人才和购买军用物资。粟裕、黄克诚、曾希圣等曾派人去上海秘密加工武器零件,购买并秘密运回军用器材,动员说服技术人员来解放区参加军工生产,扶持了人民兵工的成长壮大。</p><p class="ql-block"> 兵工战线上广大职工,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不怕难、不怕苦、不怕死,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们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材料四处找,没有厂房用广场。在敌人“清乡”、“扫荡”中,有时没有粮食吃就吃野菜,没有固定的后方,就跟着主力部队打游击,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发展了军工生产。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是在战争的环境中,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缺乏必要防护设备,很多同志因工致残,不少同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人民群众是根据地军工生产的铜墙铁壁。我们的战争是人民战争,我们的军工是人民的军工。工厂的人员,除一部分来自上海、南京等敌占城市的技术工人外,大部分是根据地群众自愿参加的;工厂的厂房,除少数是部队自己修建的以外,绝大部分是老百姓的住房或打晒稻谷的广场,生产的工具和生活的用具,在建所、建厂的初期,相当部分也是向老百姓借用的。在工厂遭受到敌人的进攻和袭击时,人民群众千方百计地帮助我们突围和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军工人员就分散隐蔽在群众家里,遇到敌人搜查时,常有老大娘认儿子、新媳妇认丈夫来保护我们军工人员的动人事迹。总之,在战争年代,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新四军的军工生产将是十分困难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