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外婆 | 晨曦随笔札

魏民著述《青春笔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背景音乐名为:钢琴版《外婆》。感谢各位原创作者·</b></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外婆去世三周年的日子,按照老家的风俗,昨晚就是我们去坟前祭拜她的时候。看到安葬外婆的坟堆,都已经变成了岁月沧桑的痕迹,说明外婆早就与尘土融为了一体,她的灵魂也就和草木融为了一体。</p><p class="ql-block"> 一张老照片打开了我的回忆,那是我当年担任村干部的时候,一位同事帮忙拍下的场景,可以说这是外婆和外爷为数不多的一次合影。他们夫妻俩相濡以沫近六十载,年轻的时候也会经常发生口角,据说还打过架,但是夫妻俩晚年依然是携手相依、相亲相爱,真是印证了那句老话:</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u>老伴、老伴,少来夫妻老来伴。</u></b></p><p class="ql-block"> 从照片也能看出,外婆在没生病的时候很能干,平常在家里都是习惯了光脚,因为在地里干活一整天都是穿的那种老款胶鞋,密不透风,感觉脚发烧,而外公也一样习惯了赤裸上半身,即使在比人还高的玉米地里锄草、挖土豆时,他都是不穿衣服的,所以两位老人的风格和吃苦耐劳是惊人的相似。</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外婆很喜欢吃鱼,无论是清蒸鱼,还是火锅鱼,她都特别钟爱这道菜。外婆不怕麻辣味,佐料越麻辣越能随她的意。她还说鱼的头最好吃,轻轻一吸,那最香的汁液便能荡涤心灵,有入脑随心的美感。每一次外婆上街赶集的时候,妈都会买鱼给外婆吃,我之所以这么爱吃鱼,也与她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所以每一次钓鱼收获的时候都能联想到我亲爱的外婆。</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外婆偶尔会喝点酒,六十多岁的时候,她正常发挥时可以连干三杯,那是一种快要失传了的“土瓷杯子”,足以看出她的豪爽、干脆。外婆的性格都是众人都很喜欢的那种,大大咧咧但又不爱说别人的是非、自己一辈子勤俭节约但待人接物一直都很舍得、在弥留之际都不忘嘱咐母亲说自己从来不欠别人什么,凡此种种,都看得出外婆的处世之道十分高明,所以她赢得了乡邻四舍的好评。直到现在,老家的高辈子们都还很怀念外婆,一直都记得起她们曾经在一起相处的点点滴滴。外婆啊,你生前留下来的美德能够被人记得,我们这些后世子孙都受益无穷,永远都要把你牢记在心。</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又钓了几斤鱼,小的全都放生了,希望这种大爱和善念能够化成一种力量,那是一种种善因结善果的力量,也是一种永不枯竭的力量,更是一种促使我们从小就学会勤俭持家、大公无私、拥有博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外婆,希望你在天堂那边再也不受疾病缠绕,能够继续过上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 </b></p><p class="ql-block"> 魏民,男,汉族,笔名:时九、晨曦,字敬知,号樵夫,戊辰年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自由职业,拟从事自媒体艺术,是一名文艺爱好者,现居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一直致力于乡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结合农村基层工作实践,创作了大量的随笔、杂文和歌曲,其作品融入了真挚而深厚的服务情怀。在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工作中,魏民始终坚信实干兴邦,勤能补拙的道理。作品全部收录在《青春笔记》卷,同时收录有《魏民诗词集》、《晨曦随笔札》、《魏民散文集锦》、《时九杂文集》和《凡人歌》,同时也有一部分音乐作品通过抖音视频、西瓜视频等平台播放,属于初露锋芒阶段的不二达人。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QQ:573494414(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抖音号:weimin.wenzhang8(不羁青年)</p><p class="ql-block">今日头条:魏民说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