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六,晚上闲来无事,与家人一起在小区周边漫步。突然,一阵喧闹声吸引了我的目光。走近观看,原来街道办事处"喜迎二十大,爱国影片放映进基层"社区公益演出队在播放露天电影。赶紧停车,找个空处,坐在⼀⼤帮神情专注的孩⼦中间。那⼀刻,我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露天电影时代,真的别提有多幸福多开⼼!</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印象中,看露天电影还是30多年前的事。那时候的一幕幕都涌向脑海,是那么遥远,但依然是那么清晰……</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看电影绝对不是个人的事,是整个村庄的事。我那时还在上小学,今晚那家演电影,播放什么片子,我们是第一时间知道的。因为老师第一时间在班里通知了。 </p><p class="ql-block"> 张老三生了胖小子,李小五娶了俊媳妇,王二娃母亲过大寿,赵老大孩子上大学,钱小娃他爸身体康复,老孙六家今年生意兴隆等等,只要是能想到的大家都可以贺喜,大戏三天或电影三晚。而对于我们来说,最快乐最开心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电影。</p><p class="ql-block"> 电影开始一般在晚上19:30左右,我们放学一般在17:00左右。为方便信息的传递,大家早早就一路跑一路喊,见人便宣传,生怕露了任何人。当然,收到信息的人也会快速传播,一时间整个组整个村都知晓了今晚在哪里演什么电影。早早做饭,快速行动。更换电筒电池,准备燃烧火把等,大人小孩早就开始行动了。早早吃罢晚饭,大家相约而行,朝着目标地快速行动。远处望,如蜿蜒盘旋的明灯,近处看,照明的工具千奇百怪。</p> <p class="ql-block"> 不管是酷暑盛夏还是三九寒冬,露天电影给那时的⼈们营造了⼀种“反季节”现象:夏天没有了地⾯上蒸腾的热⽓,有的是清凉;冬天没有⼿脚冻得发⿇的寒⽓,有的是温暖。⼤⼈们聚拢在⼀起,坐着⾃带的板凳,以平⽇少有的好⼼情互道家常。最快活的莫过于⼩孩⼦,捉迷藏、扔泥弹,泥鳅般在⼈堆中钻来钻去,⼤⼈们不时直着嗓⼦找,把⾃家孩⼦的⼩名喊得⼭响。那时候的电影,⼤多放的是⿊⽩⽚或少量彩色片,放映质量也不⾼,⼀架⼗六毫⽶的⼿提放映机,不时发出“咔哒咔哒”的喘息,有时还出现断⽚,等接上再放。甚至出现停电现象,有时电线让踩断了,有时油机坏了,那时候仿佛每个人都是专家,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指导。好等久等终于发电机修好了,⼀阵风吹来,把银幕吹得歪歪扭扭,画⾯的⼈物、背景都变了型⾛了样。尽管如此,可我不觉得有什么⽋缺,依然感到很开⼼。虽然是⿊⽩的,但在我眼⾥却是五彩缤纷的,银幕上的英雄东摇西晃,⽽我感到的却是坚定昂扬的。从《地雷战》《战上海》,⼀直到《永不消逝的电波》、《野⽕春风⽃古城》,依循着⼀部部电影的引导,我也在不断地寻找着⾃⼰的⼈⽣轨迹,在我的孩童⼼灵⾥,在简单地对“好⼈”“坏⼈”的分辨和爱憎中,懂得了许多朦胧但却终⾝受益的道理。从最初的⿊⽩电影到后来的彩⾊宽银幕⽴体声电影,我深深沉迷于其中,不能⾃拔。露天电影,在那段物质与精神⽣活贫乏但让⼈质朴、让⼈真诚、让回味的岁⽉,竟陪伴我⾛过了三⼗多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在那个年代,看露天电影有时能跑十多里,甚至串村去看电影。近处的人早早就占好位,远处来晚的只能站后边看。泥场上早有不少的⼩孩在⼤呼⼩叫的。我的天,电影银幕可真够⼤啊!两旁⽤⽑⽵杆栽在地上,⼀只⼤喇叭热⽕朝天震得⼈说话都听不见。好不容易熬到天⿊,泥场上早已挤满了⼈,后来的⼈挤不进去,只好跑到银幕背后看,还有的攀桑树,爬草垛,忙得不亦乐乎。那是⼀部经典战争⽚《地道战》。凶残狂妄的⽇本⿁⼦被游击队打得⼈仰马翻,引得⼀⼤群孩⼦开⼼⼤笑。平⽣第⼀次看战争题材的影⽚,那可真过瘾啊!我兴奋了好⼏天,才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 ⼀听说放电影,浑⾝就有使不完的劲。最远的⼀次,竟然跟在⼤⼈后⾯跑到⼗⼏⾥路之外的地⽅去看。那⼀次看的是《闪闪的红星》,机智勇敢的潘冬仔⼀夜之间就成了我们这⼀帮孩⼦⼼中的偶像,拥有⼀颗红五星成了我⽇思夜想的头等⼤事。还好,退伍回来的伯伯帮我圆了这个梦,他送了我⼀枚塑料红五星,我当宝贝般天天带在⾝边,晚上睡觉就把它藏在枕头下⾯。</p> <p class="ql-block"> 现在条件好了,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也比较多,在看的同时,也会和身边的朋友讨论几句,电影院的氛围自然也就好了,而在家看电影,人也不会有很多吧,有时候自己一个人看,也没人说话,多没意思。然而到电影院看电影,也完全没有当年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电影,首先是屏幕,大家刷剧都喜欢用ipad,因为屏幕比手机大些,看着舒服,电影也是一样啊,上电影院有超大屏幕,看着就是爽。其次就是音响效果。大屏加音效,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听觉冲击,沉浸式体验带来的强烈共鸣。</p> <p class="ql-block"> 虽然现在也去看电影,有时去影院,有时在电脑手机上,有时在家里边喝茶边看电影。但更怀念⼉时的露天电影,那是⼀种刻⾻铭⼼的回忆。露天电影,在平淡、艰苦的岁⽉中,是⼀道最迷⼈的风景线,也是我⼉时最为向往的⼀件开⼼事。⼉时家贫,⾃⼰没有令⼈羡慕的“⼩⼈书”(连环画),家⾥也没有电视机,想看“⼩⼈书”,只能低眉顺眼地向家境好地孩⼦借;要看电视,只能拉着妹妹乌灯瞎⽕的⾛上两⾥多路,去邻村⼀户⼈家看,那时的电视多有看头啊!《再向虎⼭⾏》中的“锁喉枪,枪中王,枪中锁喉最难防”,⼀度令我痴迷不已,再后来放《霍元甲》,⾃⼰曾偷着练过⼏回迷踪拳,幻想着有朝⼀⽇也能成为⼀名惩奸除恶的⼤侠。</p> <p class="ql-block"> 如今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对于年轻一族来说最大的区别还是氛围不一样,这也是电影院最吸引我的地方。在电影院就里非常容易沉浸在一镜到底的带来的紧张感和刺激感,在家可能就没那么好的观感了。在家虽然就一个人,但看电影看着总是容易分神,或者做起家务啥的,电影里好多细节我都观察不到。电影院是二十世纪留给我们的最后的公共空间,是一个让我们走出家、走出宅,去和他人共享的一个空间。电影院观影是非常奇特的经验,大家坐在一起,但是还是个人在独自观影。这是独特的电影经验,也是共同的社会经验。在看电影的两个小时内,我们可以短暂卸下生活的琐碎繁杂,停下来去思考,去体验,银幕上的影片仿佛拥有特殊的魔力,让我们暂时摆脱现实,沉浸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完全沉浸在天马行空的光影世界。生命有限,但坐在电影院看电影,让我们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活出多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这大概是电影院赋予的意义。电影结束,我们从故事中走出,继续脚踏实地过自己的生活。而电影带来的感受会不同程度地沉淀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