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印记:天鹅之城

穷游老憨

三门峡为豫西重镇,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磅礴奔涌的九曲黄河直冲壶口之后,转了个“几”字形大弯,被“万里黄河第一坝”拦腰斩断,陡然平静下来,在三门峡形成了一个数万公顷的沼泽湿地。每年到此越冬的白天鹅等候鸟高达10余万只,其中白天鹅超过上万只,引得无数游人和摄影爱好者前来守望留影。三门峡也从此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鹅之城”。此篇重点介绍三门峡境内的天鹅湖、黄河大坝、黄河丹峡三大景区概况,欢迎阅读分赏。 <b> 天鹅湖</b>: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总规划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面积6000余亩。核心景区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古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湿地公园现有管理面积主要为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的部分区域,面积约5000余亩。现为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每年10月底至次年3月,都有成千上万只白天鹅在湿地公园的天鹅湖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与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三门峡由此被誉为“天鹅之城”和“中国大天鹅之乡”。 天鹅有着优雅的体态,动人的鸣声,是飞高冠军,飞行高度可达9千米,广泛拥有纯洁高贵的形象。每年到了冬季,三门峡天鹅湖湿地公园,就是数万只白天鹅的天堂,它们在这里构筑起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广阔的湿地就是天鹅戏水、玩耍的好地方,它们在这儿引吭高歌,展翅飞翔,洁白的羽毛、修长的脖子照映着水面也是一道道优雅多姿的身影,美好和谐的画面让游人、尤其是摄影爱好者流连往返,现已成为国内最著名的白天鹅拍摄基地。 据了解,白天鹅和三门峡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确切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只是天鹅在迁徙途中的中转站,补充食物、简短休息、继续南飞。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升高,白天鹅遂在此停留,从90年代的几十只、数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在湿地,除了天鹅,还有黑鹳、白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约有867种动物栖息于此。 在三门峡人眼中,每年如约而至的白天鹅就是三门峡的城市名片,保护已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政府也设立了专项基金,保证白天鹅越冬“口粮”,还安排相关人员为白天鹅栖息地区定期播撒食物。给天鹅创造安居乐业的家园,吸引更多天鹅的光临,营造人与鸟和谐相处的景象,这是当地政府和百姓共同的期待。 冬季到三门峡来看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对外推介最有号召力的宣传语。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如今已是河南 “三点一线”精品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投资建设,现已成为一个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b>黄河大坝</b>:位于三门峡市区东北部,连接豫、晋两省,被称为豫西“金三角”。是中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也是一处依托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br> 三门峡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史称陕州,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的必经要地、名城望郡。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此斧劈高山,把急流分为三股,形成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黄河得以东流而去,三门峡因此得名。 黄河大坝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大坝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距三门峡市区1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br> 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黄河自古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一条狂暴的害河,水情复杂而又难以治理。其实在黄河的源头是清澈见底的溪流,从源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都是一条百利而无一害的好河,到了中游黄土高原地带,黄河携卷着大量的泥沙,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形成了世界有名的“黄色河流”。而到了下游,由于流速减缓,泥沙沉淀,导致河床逐年抬高,形成“悬河”奇观,直接威胁黄河下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黄河的危害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心腹之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着手治理黄河。但因为三门峡大坝的原设计是苏联专家,而他们对黄河的泥沙问题又了解不多,所以在设计时只求坝高库容大,忽视了泥沙淤积问题,致使5年间泥沙淤积量达5041万立方米。从1964年开始,对大坝工程多次进行改建,最终使库区淤积大为减轻,进出库泥沙基本平衡,实现了防洪、防凌、灌溉和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仅发电一项,截止1986年已收回国家对这项工程的全部投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世界各国治理多泥沙河流和浑水发电,不仅做了有宜尝试,而且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将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选择建在三门峡,是因为三门峡具备当时建坝的多种有利条件:一是三门峡谷是黄河中游河道最狭窄的河段,便于截流;二是黄河三门峡谷水流湍急,建坝后容易发电;三是三门峡谷属石质峡谷,地质条件优越;四是人门、鬼门、神门三岛属岩石岛结构,可作为坝基,有利于施工导流;五是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的下段,是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拦洪效果最佳;六是控制流域面积大,能最大限度减轻下游水害。 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始终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到工地现场,主持会议,研究工程建设问题。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同志也都曾来此指导工作。董必武同志视察三门峡大坝以后,曾欣然命笔《观三门峡枢纽工程》四章,并为建设者写下“功迈大禹”的题词。郭沫若视察后写道:“鬼斧神工天作险,人工民斧险为夷;三门峡上英雄汉,动地惊天大史诗。” 据说三门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至今,也一直围绕着利弊问题争论不休。最大的弊端是大坝抬高蓄水位后,导致上游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潼关段出现严重泥沙淤积以致成为悬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对此,各方积极协调配合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中。 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从三门峡大坝至山西芮城大禹渡120公里间,碧波粼粼,一望无际,似天池银河。两岸青山绿树,绵延不断,山光水色,相映如画。春秋冬三季,野鸭成群,大雁结队,珍贵的白天鹅飞翔在蓝天碧水之间。而每年的6月至10月,大坝泄洪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彩虹凌空,蔚为壮观。站在三门峡大坝上可饱览“不尽黄河滚滚来”的雄伟气势。 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有:黄河展览馆、大禹公园、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水晶宫、炼丹炉、黄河古栈道等。 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 古时的三门峡谷,石岛、暗礁犬牙错落;悬崖绝壁,森然耸立。过往的船工们要想将船顺利撑过三门峡谷,必须要在船过三门时朝砥柱石直驶过去,在船与石几乎将要相撞的一刹那间,石前的回水就会将船轻轻拨划,从而使船工们获得九死一生的成功。<br> 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是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经受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石都巍然屹立在这里,水涨它也涨,永远淹不没冲不垮。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学士,对它推崇备至,并为它吟诗作画。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对这里的雄伟壮观赞叹不已,尤其仰慕大禹治水,剑劈三门的丰功伟绩,欣然令笔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 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60多年来,通过水库的调节,为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沿黄河城市工业和农业用水、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生态平衡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长期保持水库寿命,探索出了成功的方法。取得的经验也为三峡及小浪底水利枢纽广泛采用,许多国内外水利专家都为之赞叹。 <b>黄河丹峡</b>: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北21公里黄河岸边,地处豫晋两省五县交界处。整条峡谷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从谷底到崖壁全成红褐色。12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丹峡正是沧海桑田的有力见证,峡谷还能看到当年海洋波浪冲刷留下的石印。这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胜地,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 黄河丹峡,北临黄河、南依黛眉山,为 “V”字隐形峡谷,宽2—30米,海拨落差200—600米。现已保护性开发了天然壁画、双龙戏珠、七星石、神猴望月、守谷雄狮、 石人山、神女池、一线天、千层崖、钟乳石、擎天柱、骆驼峰、情人谷、仙女洞、水帘洞、官印台、地质天书、天坑地缝以及由龙凤潭、龙瀑组成的八潭八瀑等50多处自然景点。 整个峡谷内怪石林立、峭壁千仞,古树参天、飞瀑湍急,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有波纹石、树模石等罕见化石,石茶等珍贵中药材,野桑葚、五味子、山葡萄、八月炸等珍奇野果,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等。堪称世界峡谷奇观、中国最美的峡谷。<br><br> 整个景区主要由黄河和丹峡、神仙峡、韶山峡“一河三峡”四大游览区组成,以险、奇、清、幽、神、灵、秀著称,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让景区四季皆有美景,而且季季有特色,景景各不同。 初春,两岸山花烂熳、五彩斑斓,既可登船泛舟,远眺桃花夹岸,又能击水搏浪,近观春水微澜。<br> 盛夏,谷内清凉幽邃、溪流潺潺,既可飞石跃瀑,体验激情漂流,又能避暑消夏,修身养性。 秋天,满山枫叶似火、野果飘香,既可登高望远,涉猎缤纷秋色,又能置身密林,品尝天然野味。 隆冬,大地银装素裹、原驰蜡象,既可山野探雪,静观四季轮回,又能独钓寒江,品读诗意人生。 黄河小浪底大坝建成蓄水后,黄河渑池段高峡平湖、山水相依,山因水而奇,水因山更秀,是独具魅力的一段水上画廊。让人一朝走进峡谷,一日览尽黄河,尽情体验黄河文化。 丹峡,峭壁千仞、飞瀑湍急,融丹霞地貌与峡谷奇观为一体,是广大游客“亲近母亲河、畅游小浪底”的绝佳之地。 神仙峡,山青水秀,五彩斑斓,峡谷内怪石林立,天然形成的百尊佛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br> 韶山峡,奇峰耸立,古树参天,汇集了奇山、怪石、险谷、清溪、深潭、密林等多种奇特的自然景观,风景独特。 整个景区点缀在九曲弯弯的黄河之中,承传着古代中华文明的仰韶文化,广为流传着大禹治水斧劈三门的奇妙传说故事。<br> 黄河丹峡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黄河文化、漕运文化、佛教文化等交相辉映,已成为我国大黄河游精品线路上一个罕见的特色旅游胜地。 图文/编辑:穷游老憨<div> 2022.06 西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