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课堂教学

Shuyong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2日19:30-20;40,我通过人教云教研平台,学习了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蒋京丽老师主讲的《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英语课堂教学”》讲座。</p> 蒋老师的讲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一 各阶段修订后的课标都指出,在教学中,要优化评价方式,完善英语课程评价标准。而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div>  评价的首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完成学习。值得思考,教师如何进行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吸引学生?<br>  关注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和成功,使得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教师要充分理解评价的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总目标。</div> 二 “教、学、评”的关系是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蒋老师用图表清晰地展示了这三者的内涵。从内涵中可以看出,评价实际上是收集学生学习是否真正发生的证据:理解了什么?能表达什么?会做什么?是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等。<div>  一份教学设计可以从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检查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进行理解。</div> 三 1. 依据诊断性评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div>  诊断性测评反馈信息是实时的,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蒋老师以朱文娟老师语法课(初中)教学课例进行展示。课例中,朱老师依据课堂诊断性评价,发现学生在语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朱老师及时调整了接下来的教学方式,从语篇理解中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的运用,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div> 2. 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推进教与学的过程。<div>  以活动观来统筹整个教学设计,蒋老师图解了教学设计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弄。</div> 李静老师课例(小学)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采用问题链的方式达成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评价是要用于后续的学习来改进教学。 3. 提出促进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合理问题<div>  孙晓芳、孙铁玲老师课例(初中)在育人导向的单元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可以激发学生深层次探究主题意义的主动性,在一系列层层递进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建构新的认知概念、态度、价值判断、行为选择。</div> 4.基于持续课堂观察给予即时评价和反馈<br>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语言练习活动,然后请学生给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旨在把学习推向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教——学——评”一体化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能力。蒋老师在讲座的最后借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进行总结。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记录人:林淑咏</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2年6月12日</div>

评价

学生

教学

学习

老师

课例

课堂教学

英语

教师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