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

李语墨

没有鸡鸣,但有鸡鸣寺 <p class="ql-block">🌼🌸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最初只是一个道场,在东晋成为了廷尉署(一个政府办公室),而他的第一次兴盛是南朝时期。之所以兴盛,依靠了南朝的一位皇帝——梁武帝,他热爱佛学,史书评价他,他的佛学造诣就像晚上的月亮,其他的都是旁边的星星。从这便可以看出他对佛学的痴迷,他曾四次舍身于鸡鸣寺,也就是当时的同泰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泰寺原是南朝刘宋时期公子刘宏的别墅,后将其捐赠给寺院。我们来看看南朝时期寺院到底兴盛为什么样子。唐朝诗人杜牧曾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并没有使用夸张的手法,南朝的寺庙远远能高于480座,而这千百座寺庙中的第一,当属同泰寺,谁让他是有皇帝出家过的四次的辉煌历史呢!而到了南朝灭亡的时候,也就是公元589年,隋军攻占这里,建康城随之沦陷,曾经辉煌的宫殿成了一片废墟,陈后主陈叔宝被俘,两位贵妃被斩,同泰寺也随之沦陷。到了五代十国期间,因为经济的再次复苏,该寺于南唐时期易名为净居寺、圆寂寺,宋朝经济更加发达,这里更名为法宝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兴盛,寺庙亦兴盛,朝代衰竭,寺庙亦衰竭。同时,与寺庙所在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关。比如大唐的时候,长安洛阳一片繁华,南京城地位普通,这里的寺庙自然也不会非常繁华。鸡鸣寺的第二次繁华在明朝初年,朱元璋迁都于此,重修寺庙,并御题鸡鸣寺。</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明初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即:聚宝门的传说。南京城作为大明的都城,自然需要有护城墙,但是在外秦淮河与内秦淮河之间有一块地方,地下水湿,非常不牢固,很难建城墙。民间流传的一首儿歌说,“金陵城金陵城,金陵有个聚宝盆,拿来聚宝盆,再找戴顶城,戴顶城头戴聚宝盆,一起埋在城墙根,城门笃定建得成。”于是朱元璋便派人去借这个聚宝盆,他对聚宝盆的主人沈万三说,聚宝盆在明天的五更天鸡鸣时分准时归还。但是聚宝盆埋在了城墙根,怎么能再还回来呢?于是朱元璋下令南京城不再打五更,并且不能再养鸡,一律养鸭。这样一来就没有鸡鸣了,聚宝盆自然就不必再还。于是南京著名的便是盐水鸭,而不是盐水鸡,</p> <p class="ql-block">🌸🌼那么鸡鸣寺又是为何而建呢?为何要取名为鸡鸣?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很不靠谱的一个传说。传说在今天鸡鸣寺的旁边有一只蜈蚣精,具体在哪里谁也不知道,出现的时间也不知道,反正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天不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里的。话再说回来,这是蜈蚣精长期祸害老百姓,终于有神鸡天降,将其啄死了,但是这只鸡它也牺牲了,于是这只金鸡化成的山变为鸡鸣山,在上面建寺然也叫鸡鸣寺。第二种稍微靠谱一点,但是也很奇怪,南朝时期,齐国的皇帝在鸡鸣山附近突然听到山中传来鸡鸣声,觉得很奇怪,因为山中没有人家自然没有家鸡,但是他没有考虑到一点,难道山中没有野鸡吗?假如这种野鸡是锦鸡,那么他听到的声音是鸡,但是看到的是像古代传说中的凤,那么如果他看到了,而不是只听到了,那么这座山可能就叫“凤鸣山”了。第三个是最靠谱的。当时鸡鸣寺的位置离明朝国子监(位于现在东南大学)很近,因为明初起南京就没有鸡打鸣了,只靠钟楼和鼓楼。为了让那些学生早起学习,便在旁边设立鸡鸣寺。寓意在鸡鸣的点上就起来学习,不负时光。就像诗里说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p><p class="ql-block">🌼🌸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先后前来于此。康熙第六次下江南时,与曹雪芹的爷爷曹寅一起来这里,并题写下了“古鸡鸣寺”的牌匾。他的孙子乾隆也照着他爷爷的样子,另赐了一些牌匾之类。有了皇帝的加持,鸡鸣寺从此声名大噪。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朱元璋下令南京城不得有鸡鸣,却又设立了鸡鸣寺,不知道是一种巧合还是特意为之?</p><p class="ql-block">🍰字数1400左右,口述15分钟,略有修改</p> 游鸡鸣寺 <p class="ql-block">🌸🌼鸡鸣寺所在地不愧风水极佳,周围十分热闹。山门前是民政局,旁边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后面倚着一段明城墙,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玄武门,那里就是玄武湖所在。景区里外全是人,放眼望去,除了黄灿灿的寺墙,翘起的飞檐,高高的马头墙、翠竹林和高塔外,是一片人海。</p> <p class="ql-block">🌸🌼虽然人多,但知道要右绕三匝的却没几个,我偷偷想:“没文化,真可怕!”</p><p class="ql-block">🌸🍀进入寺门,左手边是一面刻有《般若波罗蜜心经》的墙。它全文只有260字,却是佛教三藏十二部中的经典。即使短,我也不会,只有在一旁舔奶油喝奶茶的份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着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中拿着琵琶,寓意治国要不松不紧,弹出的声音才和谐好听。南方增长天王手持一口宝剑,这也叫“慧剑”,寓意宝剑的增长就是智慧的增长。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抓了一条小龙,左手捧着一颗宝珠,小龙寓意变化,宝珠寓意不变(我突然想到了实验中的控制变量法)。北方多闻天王一手拿鼠,一手拿伞,寓意伞打开时下面是干净的。</p><p class="ql-block">🌸🍀出了天王殿,便是敬香之处。广场中心有一座铁塔状的小香炉,旁边还有座大香炉,中间空空如也,最外圈却全是香炷。香炉上方的天空灰蒙蒙的,不过一座香炉已是如此,明朝十二座大香炉,那该是怎样的景象!看来,应天府才是真正的雾都!我跟着大家拿了香,点了烟,朝四方拜了拜,何老师让我们心里默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而我心里默念:空气保护,人人有责。可我发现手中的几炷香根本插不进香炉,于是效仿起了“投壶”游戏,玩起了“投炉”(可惜我投得不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鸡鸣寺的最边上是观音殿,它与其他殿堂,没有坐北朝南,而是倒了过来。原来,门上有楹联解释了:“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殿边有一座高塔,我进门前就看到了,何老师说绕塔很好,传说一直苍蝇误打误撞绕塔三周而得到了福报。</p><p class="ql-block">🌸🍀突然,我的数学后遗症又犯了。我想,三的一次幂都有福报,那么三的二次幂、三次幂是不是更好呢?</p><p class="ql-block">🌸🍀等我有时间了再来绕塔。可现在,我得打车回家干作业了!</p><p class="ql-block">字数780左右,时间65分钟</p> 一念成佛 <p class="ql-block">☘️🌺已是盛夏,午后阳光格外炙热,热到足以融化任何出门游玩的念头。然而,为了陪公主读书,完成她本学期未尽的事业,老母亲不得不懒洋洋得动身,出发前往鸡鸣寺。</p><p class="ql-block">🍀🌺鸡鸣寺建在鸡笼山上,此山东接九华山,北临玄武湖,西连鼓楼岗,关于其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九华山上有以巨大蜈蚣,修炼成精,祸害百姓,上天听闻祷告,便派神鸡下凡,居于此山。日出之时,金光万丈,神鸡搏杀蜈蚣精,将其制服,但自身中毒,不久去世。为纪念此事,便将此山命名为鸡笼山,山上寺庙就叫鸡鸣寺。这传说很容易叫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毗蓝婆菩萨,当时唐僧被蜈蚣精白眼魔君捉住,中了枣子茶的毒,蜈蚣精又放出金光,悟空难以战胜。经人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华洞请求毗蓝婆菩萨帮助,菩萨在小儿昂日星官(二十八星宿之一)的眼睛中炼成了一根宝贝绣花针,抛向天空,就破了蜈蚣精的妖术。敢情,当年鸡笼山上也住过神鸡,也不知道是昂日星官本尊还是他的兄弟表亲之类的。总之,听着这版传说,总有几分亲切感。第二种说法是南朝时期,齐国听到附近山上传来鸡鸣声,觉得奇怪。当时此处为三国时期吴国后苑,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建道场,东晋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地处偏僻,无人居住。既无人居住,当然就不会有家鸡,却传来鸡鸣声实属异常,为纪念此事,便将此山命名为鸡笼山,后来建寺便叫鸡鸣寺。按照我女儿的说法,这齐国皇帝的智商有点令人捉急,难怪后来被亲戚抢了皇位改朝换代。尽管此处偏僻,无人居住,不会有家鸡,但是野鸡却是可以有的,所以听到鸡鸣也无可厚非,不必大惊小怪。而且野鸡很有可能是锦鸡,颜值比家鸡高出几个数量级,若是齐国皇帝当年不是听到鸡鸣而是看到这锦鸡,鸡笼山大约就得叫做“凤鸣山”了,那么,今日咱来游历的景点便随之改名“凤鸣寺”了,听之可笑,大约是不可靠的。第三种说法则看上去靠谱得多,有名有姓有年代可考。据说,朱元璋定都应天后,在吴宫旧址(今东南大学本部一带)修建了国子监,为了鼓励莘莘学子珍惜时光,勤奋读书,便在附近的山上修建了寺庙,取名“鸡鸣”,意在鼓励学子们闻鸡起舞。</p> <p class="ql-block">🌸🍃“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时期,佛教盛行,南方地区兴修寺庙如雨后春笋,在诸多寺庙之中,鸡鸣寺号称“南朝第一寺”。为何其有如此殊荣呢?因为它是南京最早的古刹和皇家寺院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它与几位名人的关联牵扯。首先是梁武帝,公元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曾四次“舍身”于此,颁布《断酒肉文》,为佛教奉行素食的肇始。其次是达摩祖师,传说达摩从印度来健康就居于此,达摩是佛教重量级的代表人物,其只履西归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他的到来当然给当时的同泰寺增色不少。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敕建此寺,并御笔亲题“鸡鸣寺”。1707年,康熙南巡,在曹寅的陪同下访问此处,题“古鸡鸣寺”。数位名人的加持之下,鸡鸣寺在南朝众多寺庙中脱颖而出,成为“南朝第一寺”。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寺不在广,有帝则兴。”</p><p class="ql-block">🌸🍃鸡鸣寺内还有一物与皇帝有关,名为“辱井”,又名“胭脂井”。南朝时的陈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名陈叔宝。其兄陈叔陵曾为其母妃寻求墓地,看重了雨花台烈士陵园中梅岗一处地方,当时为东晋名士谢安之墓。陈叔陵强取豪夺,将墓主人掘出,霸占墓地,将其母下葬。陈后主登基后,拨乱反正,如法炮制,将彭贵妃掘出,邀谢安后人迁回其祖坟,遭到婉拒。大约是陈叔陵所作所为人神共愤,被上天降罪谴责,陈叔宝登基后十来年的时间,便被隋军破城,取而代之。公元589年,随军攻入台城,陈后主惊慌失措,带着自己的两名宠妃躲入景阳殿的的景阳井之中。被敌军发现后一并拉出,据说,拉出后妃时,脸上的脂粉蹭到了该井的井口,因而得名“胭脂井”。后人为了记取陈后主亡国的教训,遂在鸡鸣寺立井,取名“辱井”。宋朝曾巩写了《辱井铭》:“辱井在斯,可不戒乎”。距该井咫尺之遥,然而,我并未前往观看。世间万千座水井,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同,“辱井”之有名并不在于其形,而在于其意。既然已得,看与不看便没什么要紧的了(好吧,说实话,主要是因为太晒,懒得动弹。加上,老娘昨日瑜伽把腿给练软了,实在不想爬上爬下得折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既然来到佛家寺庙,当然就要了解些佛教文化才有些意思。《无量寿经》云:“稽首佛足,右绕三匝”,我们去寺院时,见到一切三宝圣物都可以转绕。旋绕三圈可表敬三宝,亦可指灭三毒。三宝指:佛、法、僧;三毒指:贪、嗔、痴。特别注意的是,需要右绕,表示随顺如来教诲,随顺法性,而不能左绕,左绕是违背法性。于是,我旁观了四十来个孩子及其家长随着何老师在烈日下绕着佛塔转了三圈,据说是三圈,但我数着怎么是四圈呢?大概是高温拉低了智商,连数数都宕机了。接着去拜访天王殿,第一次认真了解了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表明用音乐感化和劝导众生断恶从善,例如诵经净化内心。南方增长天王(为什么这名字那么像基金?)手持宝剑,象征智慧斩断烦恼。难怪人说:“慧剑斩情丝”,原来是这么来的。西方广目天王,右手持蛇左手持珠,意喻既要懂得灵活变通又要坚守原则。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持鼠,伞用来降服自我之心魔,鼠可吐宝,象征救济众生。之后,又前去参拜观自在菩萨。观音殿楹联题曰:“问大士为何倒座,叹众生不肯回头”。观音大士为贪得无厌的世人操碎了心,明明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偏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拿今日来说,明知出门要被太阳晒,偏生要去鸡鸣寺,活该被晒,难道不知回头是家吗?哎,愚蠢的人类啊,何时才能让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功德圆满。</p><p class="ql-block">🌷🍃既然来了,敬香与礼佛当然是不可少的。三柱清香分别代表“戒、定、慧”,戒掉痴心妄想,方可入定、获得聪慧。《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与儒家道实有互通之处。敬香与礼佛的姿势各有一套讲究,看何老师示范礼佛的姿势时,我心念转动了一下,想到自己习练了五年的瑜伽。</p><p class="ql-block">🌷🍃跪拜时,双脚略分开,既拜,臀部须坐于脚踝之上,双手前伸,手心朝下,额头轻触蒲垫。这一动作明显是从瑜伽之“大拜式”演化而来。然后,双手手心朝上,似承受上天赐福,再握拳、摊开,翻回手掌。跪拜下去和起身站起的时候,都是用右手撑住蒲垫,且顺序刚好对称。这应了瑜伽体式中的一个规律:沿着来时的路返还回去。</p> <p class="ql-block">🌺🍃我习练瑜伽,并不为修习佛法,只是为了健身美体,然而,五年的练习,却不仅形于外且意于内,在简单重复的体式中有所心得,渐入佳境。今日观礼佛之姿态,突然想起,瑜伽起源于古印度,相传创始人便是释迦摩尼,是他当初修行的一种方式。这一转念,突然就从先前的懒散变得肃穆许多,我不通佛法,但感谢瑜伽。五年前,当我初识瑜伽时,每每结束习练,导师教我默念:“感谢瑜伽,感谢自己的坚持”,总觉得不真切。而如今,即便导师不再叮呤,却已经内化成为习惯,从心底感谢瑜伽,感谢自己的坚持。今日见到佛祖,也想顺便感谢他,创立瑜伽,造福世人。</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稽首佛足,右绕三匝”,也没有敬香三柱以表诚心,甚至也没有在佛前跪拜,就像若干年前,我女儿在毗卢寺最终没有撞钟。那是一个年三十的午后,我带着女儿去娘家准备一起过年,闲来无事,便去一墙之隔的毗卢寺游玩。正赶上有人请愿撞钟(要花银子的),女儿年幼,在一边看得入神。撞钟的主事和尚见了,便顺手递过钟锤,示意女儿也可以试试。女儿却连连摇头,表示不要。我看着有些心急,送上门来的福气,为什么不要呢?大和尚笑称:“这也是好的。说明心中无所求。”特意拿出随身的一串佛珠赠予小女。这是七八年前的事了,但佛珠至今还好生存放着,总觉得女儿与佛有些缘分。</p> <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世人常礼佛,有些像神秀写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因为怕沾染世间尘埃,而常常礼佛,拂拭内心,常保清净。而六祖慧能写:“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女儿本少欲寡求,如此看来,似乎倒更有几分境界。顺带为自己解围,今日未能礼佛,就当自己是没有妄念,心无外求之故吧。</p><p class="ql-block">🌷🍃我只是心念转动了一下,何老师礼佛尚未起身,而我的思想已经在瞬息之间飞驰跨越了几年的时光。人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今日,我并未跪拜,但心存感念,想必也是有成佛的潜质了。如此,便不枉我头顶烈日走一趟鸡鸣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