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班长严加平,浙江杭州人。1971年参军在上海警备区警备团三营九连(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他们的邻居)服役,1973年初调到上海警备区奉贤县中队(由奉贤县武装部管理)任我们一班长,在这里我认识了他。</p><p class="ql-block">一开始,看他似乎有一种清高、自命不凡的感觉,熟悉后说起来,他苦苦一笑,可能是吧,领导看不惯就把我从警备团拨拉到县中队,降格了。</p><p class="ql-block">我的班长一开始对我一般,只是后来两种情况改变了他的看法。一是他知道了我父亲是12军34师炮团副团长,他父亲是浙江省军区作战处副处长,我们有共同的经历都是军人后代;第二,可能是军人后代基因所致,我的军事动作、军事技术不错,尤其是刺杀中我连续突刺的动作和班进攻战斗中小组的灵活指挥,受到他赞许,便对我另眼相待了。</p><p class="ql-block">在班里,他特别对军事情有独钟,言谈举止都离不开军事。经常和我探讨一些部队装备、发展趋势,交流一些军兵种知识,窥探美、日、苏军武器、装备等。我们作为警备部队和野战部队不一样,任务就是站岗、放哨、巡逻、执勤。可他非要再增加一些刺杀、投弹、军体内容,战术训练上级就没有安排,他却独出心裁组织我们一班搞进攻战斗中的步兵班训练,真有些“单纯军事观点”的做法。训练时,他经常让我做些示范动作,以带动全班尽快掌握技能,当时我们相处就是这样简单、原生态。文革期间部队以突出政治为主线,对军事不重视,组织这些训练领导也无所谓。而城市兵吃苦耐劳、生产劳动、任劳任怨、公差勤务等方面远不如农村兵,而提拔干部这方面上级领导考虑和偏重一点。我和班长交流过,农村兵回去还得种田,提干是唯一出路,咱们是城市户口退伍后都有正式工作,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刻意努力和争取提干。</p><p class="ql-block">1975年3月班长退出现役,但在安排上却出乎意外,不尽人意。不知什么原因,只说为了弟弟能留在杭州,他被安排在杭州市诸暨县,分配到了诸暨绢纺厂。1978年4月我也退役回到了山西太原,从此,我们就失去了联系。</p><p class="ql-block">到了20年后的1998年,我试着给诸暨绢纺厂人事科、办公室、工会打了电话,回答要不是查无此人,要不是不认识,怪了,班长去哪了?人老了就开始怀旧,2005年我通过公安部门一位朋友查到了班长在浙江省德清县,我按照人口基本信息里的户籍地址写了封信还留了我的手机号码,结果仍是石沉大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突然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带着歉意说我是加平爱人,他下岗了,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没心思回复你,代告你一声,对方电话就挂了,没容我多问,也不敢多问。放下手机我心情沉甸甸,当年一个单纯、酷爱军事的班长就是这样结局?</p><p class="ql-block">不由得静下心来反思过去,反思自己。看来当年我和班长的思路错了。当时我们应该刻意的、有心计的或通过关系在部队提干,日后转业留在上海,人生结果应该会比现在好。当时也有这种人脉关系和条件,比如我父亲的战友宋广华是上海市南汇县武装部长,他在1974年还专程到奉贤县看过我;我父亲所在炮团通讯报道组长施效法因文笔好,被调到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社当记者后任新闻部副主任,按现在思维,找他们活动一下提干应该不是问题。人们常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时别说去做,想都没想到,足见我们年轻幼稚、思想单纯;也说明那时党内、军内风气正,领导干部尊规守纪,清正廉洁,不徇私情,不为子女考虑和安排前途。也怪我们自持优越,盲目乐观,没有努力,失去了留在上海的机会,造成终身遗憾。</p><p class="ql-block">2019年5月,我们炮团发小在浙江金华聚会,本想去德清找找班长,但苦于没有详细地址,加之着急赶回家照看外孙女,未能如愿。借着国家采集登记退役军人信息,2022年4月我又试着给德清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打了电话,恳求帮我找找班长,回答是没有信息,没有登记,我又一次懵了。</p><p class="ql-block">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白驹过隙,光阴似箭。和班长分别已近半个世纪了,我们都进入耆耋之年,真想有生之年相见一面。</p> <p class="ql-block">班长严加平。</p><p class="ql-block">退役时送我照片的留言。</p> <p class="ql-block">我1978年退伍证上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1973年入伍时与父亲和弟弟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师范大学五七干校的执勤照。</p> <p class="ql-block">和当时上海最高建筑“上海国际饭店”合影。</p> <p class="ql-block">部队当时装备最好的北京212,我们对其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1975年在苏州木渎训练场打坦克。</p> <p class="ql-block">1982年作为太原市南城区基干民兵赴张家口学习、参观第二炮兵(现在的火箭军)部队与当时“红旗二号”型导弹合影(最后一排右5是作者)。</p> <p class="ql-block">退役后参加民兵手枪射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