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记忆》之三:我的小学

江本昊(青橄榄)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3年7月,我小学毕业了,获得人生第一张文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六十九前的小学毕业书,设计简约、庄重。正上方是毛主席像,那时,毛主席还十分年轻。毛主席像两侧各有四面红旗,寓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团结;证书中央㡳部镌刻镂空“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证书内容由语文老师陈祖文用毛笔字填写,工工整整,颜筋柳骨,足见他深厚的文化底蕴。证书除盖学校印章外,还嵌印大大方方的”闽候县人民政府”官章。那年月乡间高小毕业算得上知识分子了,毕业证书上盖县政府大印,便是高看一眼的明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小学就读的学校是闽候县小箬中心小学,位于闽江下游小箬街,那时是福州至南平水运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十分繁华,有“小香港”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今日小箬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初期,百废待举,办学条件十分差,学校设在临闽江边一座旧庙宇“临江境”里。那时,农村生活还很贫困,人们对文化要求不高,小孩上学不多,因此,虽说是中心校,学生也不过二、三十人,我们毕业班只有八位同学,全校教师只有两人,一位是校长、另一位是教导主任,学生是併班上课,老师是全科“通教”,我班班主任是教导主任陈祖文老师,他多才多艺,爱好闽剧,能编、能导、能演,还能拉胡琴,指挥“后台”,课余他常组织年长同学(那时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排演闽剧,斗地主、反恶霸、婚姻自由是那时流行的题材。在他的影响下,很多同学对闽剧产生兴趣,如今我在公园或其它场合,看到闽剧演唱,都会驻足欣赏;跟我关系最好的张宏雨同学,小学毕业后被县闽剧团招收,后成为“台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家闽清县北溪村,是著名盛产橄榄之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家与学校隔江相望,每次上课都要摆渡船往来,风里来雨里去,慢慢地学会了划桨,偶尔还客串掌舵,过把“稍公”瘾;中午带饭到亲戚家热一下,往街上买一片咸大头菜或蛎饼下饭,吃得有滋有味。每次上学我最眈心的是,下午放学后渡船停摆回不了家。因此总是急匆匆地赶到停舶渡船的地方“渡船头”,若是船停在对岸,就会焦急地大声呼喊:“渡船划过来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水口水电站建设之前,闽江常常洪水泛滥,大水漫进村里,渡船停开了,我只好暂宿学校,晩上我跟要好同学结伴睡在课桌上,有一次,想家睡不着,耳听窗外𥇦沥沥下不停的雨声,突发奇想,如果建座横跨闽江大桥,就能顺顺畅畅往返家与学校之间。没想到,冥冥之中,梦想成真,几十年后的2015年10月,一座雄伟的直通高铁闽清北站的闽清北溪大桥通车了,结束了小箬闽江两岸往来靠摆渡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闽清北溪大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解放后,我上小学不足一年时间,之前,在村办小学读过二、三年,后跟父亲读古书;1952年秋季开学过后的一天,陈祖文老师听说我读过很多古文,破格让我挿班六年级上期,因为是中途入学,没订课本,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在昏暗煤油灯下,日以继夜用毛笔一笔一划地为我抄录课文,直到毕业也没盼到课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毕业考由县出卷统一考试。成绩公布,全班合格,大家都十分高兴,集体乘南平至福州区间轮船到10公里外的闽清县城拍毕业照。毕业证书上的照片,就是那次拍的,是我人生第一张像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