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20606疫情渐远,抓着盛夏前的凉爽,我们登上高铁,踏上前往湘南的旅程。</h3> <h3> 顺利通过各种检查,离开衡阳车站,直奔南岳大庙。这是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五岳中最大的寺庙。建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历经宋、元、明、清历朝各代六次大火和十六次重修扩建。</h3> <h3> 放大了看看,屋顶翘角的龙活灵活现。在整个大庙里,石柱上,护栏上……雕刻八百条龙,纪念八百蛟龙护南岳的功绩。大庙以其出色的木刻、石雕、泥塑被誉为"江南三绝"。其中,以八百蛟龙为最大特色。</h3> <h3> 红墙,角楼颇似北京故宫风貌,"江南小故宫"名副其实。</h3> <p class="ql-block"> 现存的南岳大庙是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建的。它是我国乃至世界庙宇中,唯一的一座集儒、释、道三教为一体的庙宇。一座集皇家祠庙、道家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据说,最早的大庙是在衡山上的,为了方便皇家祭扫,便搬到了山下。</p> <h3> 穿过棂星门,便进入了大庙。其实,我还是很奇怪的,以棂星门作为大门的庙宇很少见的,也只在孔庙见过。可见,南岳大庙的底蕴深厚哦。建筑要够大够恢宏,地方要人才辈出,还要皇帝下诏,缺一不可。</h3>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前的石拱桥也很有来头的,叫"寿涧"桥,桥下是寿涧水,取此水可以延年益寿哦,因为南岳是寿山、寿岳。还有,如果谁能三步跨过这座桥,便可长命百岁。王震书写的“秀冠五岳”矗立在棂星门的右侧。</p> <h3> 棂星门后面是魁星阁。台中央上空悬有木雕游龙,栩栩如生,台上绘有八涧神仙图,保留完好。</h3> <h3> 魁星阁的背面是戏台,戏台上的柱联很是让人三思: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很富哲理哦。窗棂下还有各种题材的木刻彩画,长生殿,桃花扇,窦娥冤……</h3> <h3> 戏台下墙面上有四个铜钱式孔洞,导游告诉我们这是扬声器!哈,佩服先人的智慧!</h3> <h3> 阁的左右各一个碑亭,东亭放着明成化年间(公元1460-1487年)尚书商辂撰的《重修南岳庙记)碑,西亭放着宋代范纯仁撰的《祭衡岳文》碑。</h3> <h3> 魁星阁的左边是钟亭,右边是鼓亭。原来有一个九千斤重的钟和一个直径2米的鼓,据说钟鼓齐鸣可以镇住洪水,以保国泰民安。</h3> <p class="ql-block"> 魁星阁的北面是正南门,三个门洞像川字俗称川门。现在的正南门是 1997年重建的,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空袭衡山县,将南岳大庙正殿右翘角,左角楼及左碑亭炸毁,正南门也被烧的只剩下石砌拱门。</p> <h3> 门前有一座南岳庙建筑群青铜浮雕,精美细致,展现了南岳大庙建筑的全景。</h3> <h3> 正南门的两侧分别是东川门和西川门。东侧东川门的里面是八个道观,西侧西川门的里面是八个佛寺。</h3> <h3> 门上的雕刻很有特色,画面很简单,却来了点立体化。</h3> <h3> 走过正川门便是御碑亭。</h3> <h3> 御碑亭前的铜仙鹤,已经被游人和善男信女摸得蹭亮。</h3> <h3> 御碑亭房檐上书不同形体的古篆"寿"字二百个,无一雷同,寓意南岳为“寿岳”。亭内有康熙帝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撰写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石碑,碑文钦定了南岳衡山为亿万臣民的“主寿之山”,成了“寿比南山·南岳衡山”的最权威发布。</h3> <h3> 碑高3.2米,宽2米,系整块青石镂成,刻着清康熙帝玄烨亲撰的《重修南岳庙记》,全文297字,楷体,现碑为1985年重置。</h3> <h3> 走过碑亭,便到了嘉应门。历史上,这是迎接贵宾的仪门,“嘉应”二字取自《汉书.礼乐志》中“天地顺而嘉应降”,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来南岳祭祀,地方官员和庙祝都在此恭候迎接。门边的这座大鼓曾经号称天下第一鼓,我不由极轻地摸了一下,鼓皮轻轻地颤动起来,发出的嗡嗡声吓我一跳,赶紧看看四周……<br><br></h3> <h3> 嘉应门的后面是御书楼,四周绕回廊,前有丹墀,中嵌蟠龙。楼上四周装镂空窗格,</h3> <p class="ql-block"> 御书楼不开放,只能从外面看一眼了。据说其斗拱形制奇特,七踩三翘,为古代所罕见。这我不懂,但是精美的彩绘让我眼前一亮——不是皇家那种夺目的厚重,而是以绿为底色的淡雅。梁柱上伸出的龙首,无愧御书之意。</p> <h3> 许是为了呼应上方梁柱,栏杆的装饰却显不搭,感觉别扭。</h3> <h3> 御书楼的后面是圣帝殿,这是整个大庙的核心建筑——正殿,是这里最高的建筑。</h3> <h3> 放大看看,橙黄色的琉璃瓦屋顶上,有宝剑、大小蟠龙以及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h3> <h3> 大殿台阶四周的麻石栏杆上雕刻着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并嵌有144块汉白玉双面浮雕。<br></h3> <h3> 殿前的灯柱别具一格,最吸引人的是造型——犹如一个人伸平双臂,托起两方石火,柱身上雕刻着火纹。</h3> <h3> 正殿前的汉白玉大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相传它不甘拜圣,欲飞天逃遁,结果被雷神击落在殿前,摔断为五节,让它永远看守正殿。</h3> <h3> 大门上的“光辅紫宸”是康熙亲笔御书。</h3> <h3> 殿内外有72根石柱,代表南岳72峰。石柱上都镌刻着捐助者的姓名,惊讶地看到了佛教将军唐生智的名字。哈哈,民国的遗存哦!</h3> <h3> 大殿供奉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即火神祝融。</h3> <h3> 圣帝神座的后墙上雕刻着大幅云龙、丹凤。幸好有玻璃橱窗保护,否则,也会是黑乎乎的了。</h3> <h3> 圣帝殿的后面是殿圣公圣母殿,殿中的神座上供奉着南岳圣公圣母,他们是保佑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百年好合的神邸。</h3> <h3> 大殿供奉着圣帝和夫人景明后、圣帝父母亲坐像。南岳庙的香火一直都很旺盛的,不少东南亚的华侨,日本佛教界人士,以及回乡的善男信女,都不惜长途跋涉来此朝拜,因此这里常年香火不息。</h3> <h3> 石雕的门很漂亮,不知道上面有几条龙。檐下装有粗犷的斗拱,横柱上有绘制龙的精美图画,上面立着的大约是朱雀吧。</h3> <h3> 放大了看看,金箔画很漂亮,讲述着浓厚的儒家思想的故事。上面一幅是纵囚归獄,下面一幅是兄弟友爱。</h3> <h3> 东川门里面的道观都不大,想来尽管儒释道三教合流,但是,作为国家代表的南岳圣帝的地位是无可动摇的,佛道必须共奉,尊重,服从。</h3> <h3> 顺着右手一溜排下去的道观,一般也就两进。玉虚宫里的财神殿,供奉着文财神比干。</h3> <h3> 道观的对面是一排红墙。</h3> <h3> 万寿宫的主殿是斗姥殿,供奉的是斗姥元君。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h3> <h3> 清和宫内的雷祖殿,供奉着雷神,他的身边是风、云、雨、雪四神将。</h3> <h3> 仁寿宫的主殿为老君殿,供奉着太上老君李耳。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着药王孙思邈。一直只把孙思邈当药王,忘却了他还是道士。</h3> <h3> 进门就看见这老翁,杵着拐杖,还捧着一个金寿桃,不知道是不是称为寿星老的南极老人?下面一个孩子给他送金元宝, 哈,看来长寿要从孩提时代做起哦。<br></h3> <h3> 斋堂,应该是餐饮的的地方吧。</h3> <h3> 三元宫的门忒漂亮了吧,最上层的浮雕是八仙过海?下面是两条金龙捧太阳,两只飞舞的凤凰轻灵优美。里面主殿是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h3> <h3> 抬头看看,龙狮等神兽镇守在屋顶,各具神态,瓦当也做的细致。</h3> <h3> 寿宁宫内连接着纯阳宫的过道,屋顶的彩绘吊灯充满了道家的气息。</h3> <h3> 纯阳宫内主殿是吕祖殿,供着吕洞宾祖师。</h3> <h3> 铨德观内设慈航殿,供慈航真人。慈航普渡意思是让天下所有的人都到美好的世界去。最有意思的是,殿内有七棵天然长成的樟树,其排列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h3> <h3> 红墙的背面,也就是对着中轴线的是碑林。</h3> <h3> 通道门的汉白玉石雕精美细腻。</h3> <h3> 道观的尽头是一座名为玄苑的小花园。</h3> <h3> 进入西川门,左边是一排佛教寺庙。右边是一排红墙。</h3> <h3> 和东边的道观差不多,一般也只有两进。 云峰寺的药师殿供奉着药师琉璃光如来,俗称药师佛、大医王佛,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h3> <h3> 六寺同门在红墙一侧,连通大庙的中轴线。在道观的那一侧,相对的位置有一座 玄德尊门(天符殿)和中轴线相通。</h3> <h3> 佛庙似乎也有点寒酸,远没有中轴线上的儒家建筑那么气派,风光。</h3> <h3> 观音阁内有观音殿和关圣殿,观音殿内供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关圣殿内供关圣帝君,即关羽。</h3> <h3> 殿忠靖王殿始建于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是为了纪念死于安史之乱的张忭而建,因宋朝皇帝封他为忠靖王故名。南岳人称“烧香不烧忠靖王,枉到南岳走一场。</h3> <h3> 老南台寺内的大雄宝殿,供奉着如来佛祖。</h3> <h3> 双峰寺的外观和三元宫有点异曲同工哦,色彩有点另类。</h3> <h3> 门上的石雕很精致,最上层的八个仙人似乎也和三元宫的有点类似,就是色彩暗淡了点。</h3> <h3> 外墙上的彩绘雕刻都非常漂亮,应该和双峰寺有故事关联吧。</h3> <h3> 在庙宇的一侧,有一座通往庙外的西华门,在道观的那一侧,有一座东华门。</h3> <h3> 天堂寺里的三圣殿,没进去看,猜想也就是无量寿佛像,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吧。</h3> <h3> 金龙寺的主殿是华严殿,供如来佛,左供文殊菩萨,右供普贤菩萨。</h3> <h3> 和道观碑廊相对的佛家碑廊。</h3> <h3> 走出这道门,告别佛家八庙。门上的石雕很漂亮哎。</h3> <h3> 寺庙的尽头是禅园,园内的18罗汉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h3> <h3> 观音菩萨闭目凝思,不知道仙瓶里面倒出来多少仙水造福人间。</h3> <h3> 告别禅园,走出大庙北门。20分钟转完八个道观和八个寺庙。比走马观花还要快的蜻蜓点水哦,不由地敬佩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