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山记》

暮草兮

<h3><br>“隆回白马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落鞍”。这是小时候非常熟悉的《湖南名谣》。白马山位于隆回县西北部,是雪峰山脉南段中部的高山,绵延二十余公里。童年时天真地以为,只要到了白马山就能抱到天上的白云,兴许还能看到云里住着的神仙姐姐,跟她们讨件漂亮的衣服穿上,自己也就会变成小神仙,每每想到这里,嘴角都会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br><br>前几年,同学群讨论游白马山,去过的同学一描述,不由得怦然心动,群情激昂,决心很大。我当时报名帮手做饭,尽管同学们哈哈一笑,这笑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还是信心满满,有完成任务把握。这几年在国外,也许是疫情的原因吧,没有收到同学们游白马山的信息。但这一愿望一直留在心底,只要有机会,就要实现。<br><br>春夏交接,是家乡的雨季,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洋洋洒洒飘到地上,寻找自己的小地盘,滋润着万物生长。看天气预报是必修课,一连十多天下雨,好不容易看到5月6、7号没有雨。时不我待,这么珍贵的好天气怎能放过?正是游白马山的好时机!几个同学一合计,为避免天气变化,决定6号上山,实现儿时的梦想、老了的愿望。<br><br>有点兴奋。一大早起床,看白马山温度,24℃,比山下的温度还高?不敢怠慢,因白马山主峰顶心堂海拔1780米,为湘中第一高峰。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白马山顶建造了一个大型的风力发电厂。有大风才有风力发电的能量啊!看资料年平均气温10.4℃,带多一点衣服没有错,羽绒服、风衣、毛衣都带上,塞到车尾箱,感觉妥了。背上行囊,出发!<br>等待的日子已做了些功课。白马山位于隆回县西部,北部,东邻大水田乡,西界溆浦县大华乡,横跨洞口县的小沙江镇、麻糖山乡,桐山乡、石柱乡,面积4万亩,有林地3.97万亩,生态公益林2.61万亩。最高海拨1781米,最低海拨1300米,坡度在15°-35°之间,土壤以花岗岩发育而成的山地黄棕壤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4℃,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无霜期199天,年平均相对湿度83%。</h3> <h3><br>(上山的公路)<br><br>我们从石柱乡出发,经过桐山乡一路前行,尽管公路比较窄,但还是相对平坦,不是周末,车很少,车还能开得很快。进入山区,把车窗打开,音量开到最大,爱唱歌的同学卖力地唱,一路歌声一路笑声,还有窗户边风的呼呼声,路两边的绿色植被飞一般地消失在车的两侧,闪过一个个小小的瞬间。<br><br>山里的小动物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听这美妙的歌声,“没见过世面的”,躲到它们认为最安全的地方窥视,“什么东东,怎么跑得比我们还快”!林子里快乐的鸟儿停止了歌唱,“这声音比我们的还美”!是不是小小的雏鸟在窝里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它们的身躯起舞呢?没有看到。</h3> <h3>(竹林和树林)<br><br>漫山遍野的竹林和一望无迹的树林,像一个个绅士,礼貌地脱下帽子放在胸前,微微弯腰,以西方的礼节,友好地迎接远方来的客人。</h3> <h3>(森林深处的同学家)<br><br>在去白马山必经路上,石柱镇八寨村围篙坳的森林深处,有个同学就住在那里。我们前去探望,大门小门都开着,家里没人,电话没打通。这是一栋纯木结构的房子,坐在里面十分舒坦,房子的每个细微结构,都打造得那么巧妙!鲁班的手艺,不知道传了多少代?依然经久不息。大门敞开着,正可谓夜不闭户啊!说明这一带民风淳朴,充满了大山的灵气。没见到毕业50年未曾谋面的同学,难免遗憾!<br><br>继续盘山而上,觉得时间过得好快,没有疲劳,只有快乐和兴奋!很快就到了山顶,山顶很平坦,感觉车就骑在马背上,跨着马鞍,随着马在奔驰,那种感觉真是一种奇特的逍遥!车停在顶峰,艳阳高照,没有一丝风,先卸掉身上穿得太多的衣裳,再慢慢欣赏。</h3> <h3> (风力发电场)<br><br>这个季节,白马山是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没有十月份那么清澈透亮。站在顶峰一眼望去,庞大的风力发电设施,伸展出它们抓风的长臂,稳稳地站在那里,没有一丝动的迹象,就像立正的士兵在站岗。一排排,雄伟壮观,一眼望不到尽头。日复一日,它们给了人们多少热和光,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快乐着人们的快乐!今天是天公给它们特殊的周末。</h3> <h3>(顶峰观阳台最高的松树)<br><br>山顶观阳台的松树,都是矮矮的,没有一般的松树那样挺拔潇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看不出那种气势。为什么?想不明白,看看地下的土壤,会不会是土壤太贫瘠,营养不良?带着这个遗憾,请教同学。“山高风急,顶峰的观日台处难以生长大点的树木”,一个同学告诉我。哦,是急风让它们变成这般模样,没有急风也就没有了人们需要的热和光。它们毫无怨言,默默承受,崇高的精神境界无比的挺拔和荣光!</h3> <h3><br><br>(山顶上的小湖)<br><br>山顶上有一个小湖,不知是天然形成还是人工打造?查不到相关资料。无论怎么形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点缀了山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清澈的湖水格外安详,在阳光的照耀下,粼粼碧波折射着太阳的光芒。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献出自己的美好!湖边植被的倒影是那么迷人,那么令人神往。站在湖边心旷神怡,久久不愿离去。</h3> <h3>(映山红)<br><br>山顶的旁边有一座小山,不是太高,植被也不多,抑制不住爬山的冲动,一定要到小山的那一边去瞧瞧,看看还有什么样的神奇在躲藏着。半山腰上看到了大片火红火红的映山红,娇艳妩媚。低头看看脚下,薄薄的泥土下面就是岩石,它们的根是生长在岩石缝里。急风、贫瘠,岩石,一点都没有让它们退缩,反而更加鲜艳夺目,含笑怒放!站在花下拍一张照片,伸长脖子闻一闻花的浓香,醉了!</h3> <h3>(海浪般起伏的山峰)<br><br>翻过山顶远眺,数条雪峰山山脉山势雄奇,巨大的欣赏价值藏匿在深闺里?雪峰山像大海的波浪,此起彼伏,不同的形状,在展示自己不一样的美!这时,又仿佛是站在海的边上,看海浪此起彼伏地在轻轻摇荡。像海浪一样的雪峰山,更加神奇,谜一般的存在,留给人无限的遐想。<br><br>原路返回。突然想起在做功课的时候,看到过《湖南岳麓书院》资料。1945年白马山麓及周边百余公里的抗日战争大会战——雪峰山会战的主战场,日寇在此损兵折将20000余人,是荡涤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中华脊梁之一,白马山见证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战的胜利。在这里也留下了无数战士的英灵,我终于明白了,映山红年复一年地守候在这里,是为慰祭中华英灵而含笑怒放!<br><br>时间过得真快!三个多小时瞬间即逝。该下山了,还有木瓜山水库的美景在等着我们。</h3> <h3><br>(木瓜山水库一角)<br><br>驱车来到水库,惊喜万分!那种美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书到用时方恨少啊!领教了什么叫才疏学浅!水库在群山的怀抱里,碧波粼粼。一泓碧水如同一条碧龙穿行于群山峻岭之间,有诗为证“水库美景媲西湖,画卷长长景物殊,十里平湖翻碧浪,蓝天碧海美水都”。水面上仰倘着三艘船,似乎是在巡逻,又像是维护水库的工作艇。神秘的水底世界,还会有多少神奇?不敢去想!<br><br>听同学说,我们看到的只是水库的一角。有关资料显示,水库控制集雨面积140平方公里, 正常蓄水位478.4米,相应库容5525万立方米,校(jiao)核洪水位479.9米,总库容5724万立方米,是湖南省重点年调节型水库。</h3> <h3>(雄伟壮观的水库大坝)<br><br>水库大坝雄伟壮观。大坝为混凝土砌石重力坝,坝顶高程481.6米,坝高67.8米,坝顶长143米,宽8米。想像不出来,水库泄洪的时候,大坝上的景色该是何等的奇观!<br><br>四个多小时过去了。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了都是奔七的老人,流露出孩童时期的天真浪漫,发自心底的笑声,无拘无束!拍了无数的美景,直让人流连忘返,把午餐都忘掉了。<br><br>最美的景不能带走,最多的钱也买不到太阳不下山!到了该跟大山告别的时候了。去吃午餐的路上,大家相互交换美照,一路上说的还是白马山。<br><br>这是一座神奇的山,英雄的山,美丽如画的山,玩不够的山,让人痴迷的山,唯一的来了一次还想再来的山!</h3> <h3>作者简介:尹 华,湖南洞口人,酷爱散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