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濟南二中情懷(一)

夏威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魯安故鄉濟南憶舊系列之八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作者:魯安</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初十九級六班, 五班)</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離開母校濟南二中,遠赴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 到現在, 已經整整五十二年了, 而今年的金秋十月, 又時逢母校百年華誕.</span></h1> <h5><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67年的濟南二中校門, 秦玉海學長站在老校門口前(學長玉海提供)</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百年杏壇, 桃李芬芳, 一代代的莘莘學子, 從濟南二中初高中畢業生, 一批又一批走出位於正覺寺街老校和清河新校址學校的大門.</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真是羨慕他們啊.</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现在的濟南二中新校大门</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其中緣由, 有興趣的讀友可以參考魯安故鄉憶舊系列《濟南二中憶舊 》一文, (2020) (刊於濟南頭條, 謝謝都市頭條, 易網, 騰訊, ,人人焦點, 美篇, 微信, 魯安公眾號等眾媒體的轉發)</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這批共和國的同齡人, 在歷史上, 可以說是是非常特殊的一代. 不能說是“空前”吧, 我們期待的卻是 “絕後”.</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老三屆”, 又是“新三屆”; 從 “工農兵學員”, 到首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 有 “土插隊”過程, 又有“洋插隊”的經歷. 不僅如此, 無論大學求知和做助教, 就四年時間; 即使碩博連讀, 也僅六年; 從接受“再教育”, 還是到 “年輕知識化”, 嚴格說起來, 我在各地求學的時間, 在校園學習待的時間最長的, 還是在濟南二中. 即使在山醫附小上小學, 也不過只有六年時間</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十九級五班部分同窗合影, 由左起為曹代英, 劉淑梅, 王樹林, 周學琴, 周永新, (照片源於作者濟南憶舊系列文章)</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就是在那個特殊時期, 和濟南二中多數同窗一樣, 成為這一隊伍中的一員, 又由於經歷更為奇特, 所以對濟南二中的情懷, 又格外的不同, 有感恩, 有失望, 有對人性好惡的思索, 有友情也有失落, 只能說, 那是一種錯綜複雜的滋味, 所以一想到二中, 自然有一種別樣心緒在心頭.</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味雜陳.</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濟南二中初一的時候, 我曾是三道槓, 後來任射擊隊隊長職務, 代表二中, 獲得過不少獎項; 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矛, 還任過班長. 記得一九六六年“小麥覆垄黃”之際, 我們畢業考試已經考過了, 名列前茅, 三門主課成績190多分. 而突如其來的一場暴風雨, 成為“黑九類”, 站在板凳上被批鬥.</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二中射擊隊隊員徐剛(老學長玉海提供)</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從1963年到1970年離開, 滿打滿算, 我在濟南二中, 整整七年時間, 佔了八個年頭, 學了初中的全部知識, 後來, “串”過“聯”, 學過工, 支過農, 軍過訓, 而實際上, 七年卻只是初中畢業的水準.</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13歲到20歲, 七年的初中生活和八個年頭的經歷, 加上正是年輕人思維定型和記憶最好的階段, 這讓我對二中有著更多的情懷和感恩, 當然也有著深深的悲嘆和遺憾.</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甚至連張集體畢業照都沒有.</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歲寒三友的24級3班同學送她赴內蒙古建設兵團,前排田廣連, 紀紅, 後排為張梅琴, 歲寒三友, 王玉蘭(歲寒三友提供)</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的同窗, 離開學校的時間也不一致, 有的去了工廠, 有的插隊到了農村, 還有的去了兵團, 也有繼續上學的, 如各類技術學校, 大家同窗七八載, 連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更別說跟恩師道別.</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說聲“再見”, 已經是相隔四十多年以後的事了, 而且是在微信的老校友群裡.</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這次疫情之前, 在初十九級五班高傑, 劉淑梅,周學琴,朱秀強等同窗的熱心積極努力下, 拜高科技之賜, 網遠無涯, 我們建立了十九年級老校友群, 大家才得以在網上, 以“文圖重逢”“再次相見”,實在是很不容易.</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很多的恩師, 卻也無法“再”次相“見”, 如學高八斗的宋家庚國文老師, 知識淵博的趙芝訓歷史老師, 說話細聲細語的生物老師, 嚴銓同學的母親汪老師, 以一臉嚴肅卻愛生如子的教導主任李樹源老師, 講起故園名勝古蹟如數家珍的楊芳齋地理老師, 聲音高亢的鄭霄漢音樂老師, 青春活力充沛的劉學慧物理老師, 現代夫子孔繁金英語老師, 李奇瑞老師, 講課從不拖時溫文爾雅的楊叢憲幾何老師, 玩籃球出神入化的賈藝田體育老師, 長跑健將滿就滿老師, 連從勸場到二中上班,都是一路小跑……, 等等.</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老三屆籃球隊1968年老照片, 其中右二排第一位為好友劉南, 他也是二中射擊隊的主力隊員, 照片中二排中為賈老師, 還有王新力, 金永昌等(老學長玉海提供)</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據文熙同桌提供的準確資料, 我們初一的英文老師, 是卞祖英老師, 初二是孔繁金老師, 初三是邱為誼老師, 我們這一年級, 好像還有三個班學的是俄語, 真的感謝三位英文老師的啟蒙教育, 為本人今後的古生物研究生涯, 奔赴英倫三島, 打下了堅實的英文基礎.</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別夢依稀啊.</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新生錄取發榜(蓮君繪圖)</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一九六三年從山東醫學院附設小學考入濟南二中的. 記得这一年秋季進入二中的學生特別多, 故初十九年級分了七個班, 我們的班主任是剛剛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的教中文的甘維城老師, 和他同時從曲阜師院分到濟南二中的, 還有李景寬老師, 教數學. 根據我依稀模糊的記憶,並得到傑兄的證實, 初一之後, 似乎同級的五班只剩下20多位學生无法形成正常班级, 原來五班的同學,就分別分配到了六班和七班, 這樣六班和七班, 就順位成為新五班和新六班, 七班的编制便消失了. 我入校時為六班, 高傑學兄就是從原來的五班進入六班的, 原五班陸民華班長亦是. 這一記憶得到了當時從五班轉入六班朱秀強同學的證實, “刚上初二時, 我從五班分到了六班, 五班班長是陸民華”. 陸民華班長, 其父是著名的二中國文老師, 陸子操老先生, 家住在附近的三和街一座深宅大院裡, 陸老先生常常身著長袍, 很有民國老先生的風範兒.</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樣, 我們很多入校時的原十九級六班的同學, 和部分五班的同學一起, 成為新十九級五班的同窗.</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十九級五班學友高傑和同窗合影, 分別為李新民, 魏新民, 後排高傑和張昌亮(源於作者濟南二中憶舊文章)</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初十九級五班部分同學建立了微信群, 大家共同努力回憶, 把濟南二中十九級五班同窗的最後名單,按照姓氏的漢語拼音順序, 排列出來, 希望沒有遺漏, 現在名列於後, 提供校友和二中校史籌備委員會參考.</span></h1> <h1><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山東濟南二中初十九級五班全體同學芳名錄</b></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2020年9 月25日) (根據姓氏漢語拼音字母順序排列)</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鋼, 白文熙, 曹代英, 崔新明, 董玲, 高東博, 高傑, 葛寶來, 韓貴庸, 黃蘭珍, 何鑫銘, 晉葆良, 陸民華, 盧福忠, 路雯, 李新民, 劉昌穎, 劉金環, 劉鳳美, 劉淑梅, 劉自榮, 欒挺, 呂學敏, 馬雲漢, 梅大鵬, 單文華, 盛桂芝, 蘇繼榮, 陶家侃, 王庚, 王淑民, 王樹林, 王雲娜, 隗壽蘭, 魏新民, 嚴銓, 楊延徵, 楊玉琴, 姚玉珍, 葉長安, 席慶芝, 徐伯英, 臧樹侃, 趙承福(魯安), 趙強, 趙興武, 張昌亮, 張磊, 張慶仁, 張新華, 周佩珠(周永新), 周學琴, 朱秀強, 朱小萍</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共計54名同學)(名單如有錯誤, 由作者負責, 失敬之處深表歉意)</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們班上, 有一位老紅軍濟南二中校長的女兒, 徐伯英, 她很低調, 從不張揚. 記得徐校長的家住在二中後門不太遠的二中職工宿舍, 好像英語老師孔繁金老師也住在同一座大院裡.</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left;"><b><font color="#167efb">十九級五班同窗臧樹侃1967年於濟南二中教學大樓前的講台前, 時稱為“民主台”, 很多場大辯論和批鬥會在這裡進行(照片由老學長玉海提供)</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的校長徐平石老先生, 是從部隊轉業, 來到二中擔任校長職務的, 穿著黃色的將校呢子服裝, 話很少, 人很平和, 沒有架子. 很容易接近. 濟南二中書記呢, 名字一下子就記住了, 至今難忘, 倆字, 貴姓董大名策, 我從心裡默默地說, “嗨, 真好”. “是位懂政策的書記”, 您瞧, 是否一下子就記住了呢?</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一九六五年初十八級二班畢業合影, 第二排右六為校長徐平石, 右五為教務主任李樹源老師, 和很多熟悉的老師(照片源於作者濟南憶舊系列作品)</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六三年的校長書記辦公室, 位於學校兩層灰色小樓東側的平房裡. 現在回憶起來, 建於民國初年的濟南二中整體的設計和佈局很有點兒意思. 平房前面是一片不太大, 但很有韻味的小花園, 虽不大, 確是開滿了各色的小花, 萬紫千紅, 千姿百態, 競相爭豔.</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市中學運動會二中13級一班運動員合影於1958年, 中間排右一为老學長尚鐵君(照片由老學長尚老師提供, 謝謝)</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這片小花園, 再往西一點兒, 一片空闊的場地上, 矗立著一組體育鍛鍊用品, 記憶中有皮繩吊環, 金屬爬竿和軟繩梯, 還有鞦韆. 我們常常在上課前後, 來到這裡, 爬爬繩梯, 攀攀爬桿, 女同學多是在這裡悠閒的蕩蕩鞦韆, 是否這樣的課外活動, 更別有風味呢?</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當時我就想, 在恩師的教導下, 我們的學習一步一個台階, 正如爬繩梯, 攀爬竿; 而學有所長, 學到了知識, 游到了知識的海洋, 掌握自如, 宛如蕩蕩鞦韆, 握吊環而飛翔, 又是多麼的愜意舒暢. 我們的人生道路, 濟南二中就是起點, 我們不就是花園裡萬紫千紅的那一朵朵的小花朵嗎?</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在濟南二中讀報亭旁合影, 注意右側的石階樓梯就是那座稱為“準備室”的小灰樓, (老學長玉海提供)</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體育器械南側是一排低矮的小平房, 不過, 別看房子低矮狹小, 能量確是不小, 濟南二中的教導處, 閱覽室, 教研室, 化育的領導中樞就位於這排房子的中部, 李樹源教導主任就在那辦公; 而團委書記彭興沛辦公室的一間小房, 在最東頭靠近公廁的地方, 而彭老師的辦公室呢, 還有半間, 是濟南二中射擊隊放置槍彈的武器庫.</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組體育器械, 往北面對的, 正是一座灰色的小洋樓, 當時都稱這棟二層小樓為“準備室”.</span></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初19级2班1968年1月摄于老校準備室大樓前,左起:林乐友、亓克、綦鸿岩、马兴基。當時他们是借穿的軍大衣合影,谢谢秦玉海保留照片,謝謝林乐友學友補充说明。</b></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所灰色的小樓, 木板地, 下石上磚, 青色的石頭樓; 樓上是單身教師集體宿舍, 二中的廣播站, 就在二樓西端的一間小房子裡. 樓下是小會議室, 雖說名小, 面積卻是蠻寬敞的, 這個會議室, 是教師們的活動天地, 舉辦各種講座和相互交流的場所, 位於我們濟南二中的中心, 風水何等之好.</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過, 記得那時的四清運動和一場暴風雨的來臨, 就是在小灰樓拉開序幕的. 應該是一九六五年的多事之秋.</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冥冥中, 似乎就知道了這棟小樓 “準備室”名稱的緣由.</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先是工宣隊, 然後是軍宣隊.</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這棟小灰樓的後面, 就是我們這些莘莘學子最心愛的圖書館, 圖書館的西山牆, 正好位於面對大操場的中心位置, 這裡矗立著高高的大台子, 每天的課間操時間, 喇叭一響, 音樂一起, 我們就從教室裡跑出來, 根據不同年级, 有序站成兩排, 聽著音樂, 看著檯子上的體育老師, 跟著音樂節奏, 做起了廣播體操, 也稱為課間操. </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過在課間操上結束之後, 這裡也是領導們, 教務主任講話的地方, 他們的講話時間都很短, 沒有長篇大論的一二三四, 簡短明瞭.</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樹源教導主任的每次講話都很短, 但很有力道, 可以過耳不忘.</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李樹源老師的書法作品, 李教導主任, 泰安人, (照片由學友興馳俊彩提供, 特此感謝)</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操場北側, 就是二中建於民國時期的大禮堂, 我們很多的演出, 大型的活動, 就是在那裡舉行的. 而大禮堂的西側, 有一個存放打掃衛生工具的儲藏室, 看管發放工具的負責人, 是一位高高瘦瘦的老人家, 據說曾經也是名師, 姓劉, 劉老師話語不多, 對我們這些孩子們甚是親切.</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同窗高傑學友的藝術作品,( 源於作者故鄉憶舊系列文章)</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經負責二中九十年校慶的校史辦負責人徐鳳華老師, 快人快語, 極為熱心, 很為別人著想, 一直問我, 有什麼困惑和問題, 一定盡可能回覆解答. 我很想知道,這位看管工具的老師姓何名誰, 她經過請教學校的老同事, 並查閱了相關資料, 告訴我, 這位慈祥面善的長者, 曾經是濟南二中教語文的劉席珍老師, 受到過很不公平的待遇, 被送到過農村, 後來经千辛萬苦又回到濟南二中, 不過再沒有機會登上講台, 一直從事倉庫保管工作, 直到辭世.</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果不其然, 一位頗具風度的謙謙君子, 即使看倉庫, 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span></h1> <h5><b><font color="#167efb">濟南二中老校區內大禮堂會面, 拍攝於1950年代, 莘莘學子帶著恩師的重託畢業, 從這裡走向世界上的四面八方. (照片源於網路文章)</font></b></h5>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濟南二中的歷史, 和人才的培育成长, 与這裡的人文環境地理位置, 造就的一批又一批的教師楷模很有关系. 这些恩师, 他們標為人師, 行為典範, 留下很多刻骨铭心的故事, 在恩師的精心撫育之下, 濟南二中百年樹人. 我們不妨回過頭來, 看看二中的老校長姜守遷先生和由他書寫的校牌, 以及我在二中七年多, 一直是我的班主任, 恩師甘維城先生(後來的母校繼任校長), 以及草書大家陶冶我老師的故事吧.</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畢竟,</span></h1><h1> </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物有本末, 事有終始啊.</span></h1><h1> </h1><h1><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下文待續, 敬請期待)</b></h1> <h5><b><font color="#167efb">泉城四大泉系組合圖, 濟南二中老校舊址, 位於正覺寺街, 距天下第一泉趵突泉最近, 與黑虎泉, 珍珠泉和五龍潭距離也不算太遠, 甘甜的泉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二中人.</font></b></h5> <p class="ql-block">  2022-6-10 初稿, 得到同窗好友高傑, 周學琴, 劉淑梅, 白文熙,朱秀強, 徐伯英, 歲寒三友等的修改建議, 非常感謝學長秦玉海百忙中提供珍貴的歷史照片, 謝謝偉兄, 五龍潭兄閱讀指正. 6-11 根據同窗建議和補充修改. 感謝玉海和老校友提供照片, 6-12定稿於加大爾灣分校校園, 並對濟南二中校長助理, 二中校慶活動校友會負責人楊文盛老師表示衷心感謝. 時記.</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作者年青照与近照</font></b></h5> <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作者鲁安先生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9年出生在济南剪子巷,小学中学居南新街。1957年進入山東醫學院附設小學,1963年考入濟南二中,為初十九級學生。1970年赴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一師六團,任文書,參加一師醫訓班后任病房護士長,後調一師防疫隊任醫助。1977年西南石油大學地勘系畢業後留校任助教。1978年首批中國科學院研究生,获理学地质古生物学博士。曾任英國微體古生物雜志介形類立體圖冊國際編委,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Governor(館務督導),現任美国中华艺术宫馆长。書法藝術家,在学校教授中國書法,是在海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動者!</span></h1>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留言惠评汇集】</b></h1><h1><br></h1><h1><b>@尚铁君:</b>鲁安先生的“济南二中情怀”,写的非常细致,把我拉回到被高楼大厦掩盖了的济南二中老校里,激起了我青少年时期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的足迹……</h1><h1>母校一一济南二中,是我一生的爱!永恒的记忆。</h1><h1>另:初十八级二班毕业照第二排右七教导处尹琨主任、右八高蔚华老师、右九董世珠老师。</h1><h1><b>@鲁安回复:</b>謝謝學長,謝謝您的補充!也謝謝玉海學長把照片處理的如此清晰,實在難得,我只是記錄員,用實話白描了內心的感受而己!在此祝您健康長壽,每日快樂!</h1><h1><br></h1><h1><b>@刘荣文:</b>鲁安博士对母校感情深厚,五、六十年前的人、事仍记忆犹新。文中“颇具风度的谦谦君子,即使看仓库,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使我想得,“飞扬跋扈的暴发户,即使开宾利,也是一个鄙俗的人”。</h1><h1>您在文中传达着丰富的人文情怀,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h1><h1><br></h1><h1><b>@其乐融融:</b>太难得了,记忆非凡啊!</h1><h1><br></h1><h1><b>@黄晓</b>:@宇虹 拜读了。从娓娓叙述中才知在那特殊年代独有的超长初中,七年寒窗济南二中。没有一种努力和坚持会被辜负!厚积薄发,一路求学至博后,书写精彩人生。</h1><h1> 你真挚深情的回忆也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我在初中母校~成都市第九中学校(成都市树德中学)学习的那些日子。感恩感谢!学富五车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自然音乐体育各科老师!值得一提的是体育老师,他是二级运动员,其实力不一般,我有幸被选中第一批参加伞塔跳伞练习。这项运动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学习中,只要你鼓足勇气,沉着冷静,努力坚持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h1><h1> 我们这代人求知路崎岖,但我们仍不懈努力向前走…。</h1><h1><br></h1><h1><b>@赖来通:</b>鲁安 回忆录 —《我的济南二中情怀 》 写的非常好!拜读了。</h1><h1><br></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