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塔县居延古城游记(二) 原创:任可《走长城》第一百五十八站 2021年10月12日

任可

从东大湾城到地湾城,再到肩水金关一路十分荒芜,别说见人,连一只动物都未见到。砾石戈壁,人迹罕至,植被稀少,只有骆驼刺、梭梭、红柳、芨芨草等耐旱植物稀薄在半荒漠干旱地带。旁边的黑河沿“三城一关”默默地流淌着,时光流转,世事沧桑。为什么西汉政府要在如此荒凉偏僻之地设置关口呢? 众所周知,长城的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极少的兵力达到抵御强大入侵者的效果,故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人将肩水金关设在这里,也是它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的。 从博物馆资料得知,河西走廊两边以山峰为天然屏障。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三座连绵起伏的山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北山”。北山山势低平,而且还有几处通道直通漠北,地貌以戈壁、沙漠、半荒漠干旱地为主,植被稀少。额济纳河(上游为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自南向北,一路走来,最终汇聚成居延海(也称居延泽)。 额济纳河两岸由于河水的滋润,形成了宜农宜牧的肥沃绿洲,河水以东的巴丹吉林沙漠与西侧的北山山脉构成了一道远控大漠、卫戍河西的天然屏障。而额济纳河水贯穿其中成为由蒙古高原到祁连山北麓丰美草地的南北通道,是匈奴与羌人联系的咽喉要地。 秦末汉初之际,匈奴的骑兵就是逆额济纳河水南下而进入河西走廊的。霍去病第二次攻打匈奴时,也是从这个豁口涉过居延水,迂回西南,直进祁连山,打败了匈奴。这是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发动了对河西匈奴的第二次战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从甘肃庆阳出发,越内蒙鸡鹿塞,穿千里戈壁,到达居延地区,与匈奴大战多次,迫使居延至祁连山地区的匈奴一部分投降,一部分远走漠北。自此,居延地区正式归汉王朝管辖。由此可知若控制了额济纳河两岸,就控制住了自漠北而至河西、西域之通道的要冲,封堵住了河西走廊的北部豁口,对汉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额济纳河两岸成了汉、匈争夺的战略要地。 根据走廊的这种地形,要保证河西地区的安全,必须把好进入河西走廊的这处咽喉要道,而肩水金关正好处在这个位置上。公元前121年,匈奴人退守漠北,匈奴对西汉王朝大的威胁显然已经解除,军队的战略防守作用已渐渐失去,屯田成为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但退守漠北的匈奴并没有完全死心,他们经常以小股骑兵突袭的手段,进入河西之地掠夺财物,搞一些小的骚扰,并通过此通道经常与内地的匈奴人和祁连山以南的羌人联系。 因此,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二次征大宛,同时又派路博德到居延筑塞,并“益发戍甲卒18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西汉统治者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据守这一地区的重要性,因此,设立了肩水金关,沿额济纳河两岸修筑了防御塞墙和烽燧,并修筑了若干城、鄣、关、亭,建立了居延地区的整体防御体系“三城一关”(东大湾城、西大湾城、地湾城和肩水金关)。通过严密的防守和严格的盘查,有效地割断了匈奴人的联系。 从汉简记载可知,肩水金关是在居延塞防线上设置的重要关口,是汉朝扼守弱水,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北大门。为防止匈奴进犯,西汉王朝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边地大规模修筑关城、烽、堡等设施,并驻守戍兵,置官开渠,移民屯垦。2000 多年前的肩水金关作为汉王朝在弱水河设立的一座雄关,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开发管理居延地区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当时的地位绝不亚于玉门关和阳关。 从博物馆展出的复原地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肩水金关遗址分为大小两个方形,大的方形是坞院,旁边较小的方形是关门,关门连接着的一列通向天边的凸起痕迹,则是汉长城遗存——西汉时期,它们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将身后的绿洲牢牢守护了起来。在它的鼎盛时期,这里人群熙攘、戍卒来往,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北方门户,与阳关、玉门关并称为“河西三关”。 “三城一关”的修建,是一项浩大的古代工程,举一地之民,集一方之财,聚一时之力,纵然是不可能的。只有动员河西四郡的力量,拨付官银成万两,组织民工成万人,耗数十年时间,才能在万古荒原上,夯土为城,垒泥为关。有了城,就得有居民;有了关,就得驻军队。那些来自内地的居民,来自前线的将士,就在这里近垦远牧,昼耕夜戍。一时间,一扫往日的荒凉和冷寞,车水马龙,欢歌笑语,驼嘶犬吠,一派喧闹景象。 “三关一城”的作用一是巩固边防,二是移民屯垦。那么,在巩固边防方面发挥的那些作用呢?据出土汉简记载河西边塞经常有匈奴入侵骚扰,边塞戍卒发现敌情后即以烽火传递军情信息,都尉府收到敌情汇报后,会立即率领骑士快速应敌作战。如居延汉简记载的一次军事冲突:本始三年九月庚子,虏可九十骑,入甲渠止北隧,略得卒一人,盗取官三石弩一、稾矢十二、牛一、衣物去,城司马宜昌将骑百八十二人从都尉追。 这枚汉简记载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0年)有匈奴约90骑入侵居延都尉府所属甲渠候官止北燧,掠得戍卒一人,并盗取了兵器畜类财物。居延都尉得到军情信息后,和居延城司马率领骑士182人去追逐,可见敌人小股骑兵突袭是经常发生的。 肩水金关汉简中有一个骑士简册,记载了居延骑士赴西域作战的情况:右前骑士安国里史永最凡士百廿人,马百卅二匹,其十二匹萃马。遣骑士史永等百二十人,以诏书持兵马之西或(域),卒(萃)马十二匹,名如牒,书到出入如律令。居延丞印,□月三日入,兼掾永,守令史党。 这封简册的文书性质是传书,内容主体是骑士名籍,之后统计骑士、马匹数量,最后移文,由居延县丞签发,要求所过之地依照律令准予骑士出入。简册内容反映出朝廷诏令调发居延骑士到西域去,共有骑士120人,马132匹,其中的12匹是备用马。这批骑士从居延到西域要经过肩水金关,因此肩水金关有传书登记。朝廷能关注到居延的骑士,并以诏令调发,可见河西骑士卓越的战斗力量。河西地区的骑士,除了参加当地的军事守卫外,有时还参加周边地区的军事作战。 在移民屯田方面又有什么成就呢?汉武帝往河西移民,首先是以巩固河西统治为目的的。在先期的移民屯田中,主要以卫边为主,移民的衣食是国家供给的。随着河西以长城为主干线的防御体系逐渐建立,边境已经安全,人口不断增加,再要从内地运粮,所费甚多,国家也承受不了,一旦战事平稳,移民的活动也逐渐向农业生产转移。经过数年的开垦耕植,居延屯田成为汉时国内外享誉盛名的一处屯田之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十余万人,既发展了农业,又保障了戍守边关将士的粮食、衣物供应。从居延汉简的内容看,居延一带的粮食丰裕,价格也便宜,并有许多储存粮食的官仓,充分说明这一带的粮食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有盈余。 一直到王莽末年,边关形式发生了变化,匈奴势力消亡,漠北一带再也没有对河西乃至中原构成威胁的敌对势力,“三城一关”一带的屯戍,才渐渐冷落下来,一时的繁华热闹之地,又归于寂寞荒凉。但是,弱水之滨的“三城一关”这个地理豁口,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仍然为来自遥远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军事力量,留下了长驱直入的大通道。直到北宋时,党项族人在李元昊的统领下,又是从这里进入河西,远征酒泉、敦煌,扩充了西夏王国的“半壁河山”。元朝,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大军,还是选择这条路线,从漠北直压西夏之境,西夏灭。明初,冯胜率大军再次通过这个豁口,奇出河西,兵压黑城,死逼黑将军,使居延一带归并明王朝。 现在,居延遗址的历史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本身,也不仅仅限于当时,更重要的是他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保存如此之多、如此完整的汉代简牍,无疑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对研究汉朝的历史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被誉为20世纪中国文明“四大发现”之一,价值不弱于敦煌藏经的发现。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有哥伦布发现美州新大陆那样的震撼所在。 2022年6月12日<br><br>声明:撰写长城游记是出于热爱长城、认识长城、宣传长城达到保护长城之目的。其中史料、引文多来源于本地县(府)志、博物馆展资料及图片、百度百科、景点介绍及网上共享资料。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人联系,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话:13909538717<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