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兆麟公园

Anan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Anan原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百年兆麟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还是在上小学之前,是我第一次去兆麟公园。那时我家住在道外南马路的二中院内,是和院里几个比我大的小孩一起去的。在公园里都看到些什么和怎么玩的已没一点印象。只记得当时觉得公园真远,公园真大。出公园大门时怎么看都不对,都不知道回家应怎么走了。原来出来走的是公园的另一个大门,根本就不知道公园不只有一个大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九十年代,工作单位就在兆麟公园附近,距公园南门只有三、四分钟的路程。那时也很少去公园,只是偶尔午间去公园散散步,或在凉亭里静坐片刻。当时又觉得公园有点太小了,要是稍微快点走,从公园南门走到北门大概也不会超 过十分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前些天,在一个绿树成荫、芳草菲菲春夏之交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来到兆麟公园,在追寻它的历史发展脉络踪迹中,更好的感受和品味这多年前就曾到过却又对其知之不多的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说兆麟公园前身是俄国红十字医院(今市儿童医院)的后花园。在俄军撤走后这里由中东铁路工程局接管,1906年这里成为“董事会花园”。之后陆续修建了露天剧场、乐台、凉亭、花窖等设施。由当时公园直线条边框规划图也可见一二,这是典型的西方规则式园林。1926年中国政权接管后,公园改名为“特别市公园”。此后几年在园内兴建了很多公共设施,如特别市公园阅报社、茶社,照像馆、电影院、奏乐台、跳舞场,还有熊山、鹿苑、鸟林等。相继开渠引水、挖湖堆山、架桥造亭、栽花铺路,使这里成为一座中西合璧、开放包容的多种经营的 新式综合园林。这在国内其它城市公园中也是不多见的。哈尔滨解放后更名为“道里公园”。1949年李兆麟将军安葬于此,因而公园更名为“兆麟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兆麟公园的围墙很有特点,远远望去,就会令人感觉到一派欧式气息扑面而来。围墙由米黄色砖石柱垛与墨绿色金属栏杆组成。柱垛间距约三米,柱身修长、比例适宜,柱垛上的横向装饰线、帽檐和顶部的花苞造型都保持着当年原貌。在公园西门的一个墙垛下方依稀可见到一个金属圆盘,上面有凸起的“301”和“1915”字样。大概是表明这墙建于1915年,但“301”是指 3月1日或是其它什么意思就有些不得而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近鸳鸯湖,只见湖面碧波荡漾,轻舟点点;湖心岛上,亭桥映柳,山水相依,一派江南水乡风光。跨越湖边路和湖岛之间有五座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桥。其中俄国著名的工程师符·阿·拉苏申设计了融入欧陆风情与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云舟桥、渡涧桥和跨虹桥三座桥。云舟桥欧式孤影凉棚,凉棚门楣采用木制谷穗图案。渡涧桥原木结构,夏季上面趴满了藤蔓,遮云蔽阳。跨虹桥桥身高高隆起,犹如一道弯弯彩虹,保留着实木踏板,是公园的一处著名景点,在以前的老照片中常看到它的身影,萧红和萧军曾在此留影。上世纪50年代公园进行扩建扩大湖面,又建造彩虹桥和踏溪桥两座玲珑而精巧的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公园东部东山上和湖心岛西山上,有两座凉亭。东山上是单檐四角亭,名为朝辉亭,凉亭系纯木架构,榫卯搭接,上面有色彩鲜艳彩绘,匾额上还有书画家李大维老先生题的“云蒸霞蔚”几个字。房檐上一只龙头旁有三只屋脊兽,典型中式建筑。西山这座凉亭是重檐六角亭,为纪念李兆麟起名“将军亭”,匾额上写着“冰清玉洁”几个字。这座亭原来是重檐四角亭,外形很简单,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两座凉亭是2003年重新修建的仿清代皇家园林风格,梁,枋,斗均饰以彩绘,图案分别有松柏,仙鹤,梅花,白桦树,远山,牡丹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云舟桥旁有一处黄房子很显眼,这就是建于1926年的特别市公园阅报社,在这房屋的北门上方的“特别市公园阅报社”几个字还清晰可见。此时正值午间,我看到房门开着,就站在房门口向屋里张望,房子好像由3、4个套间相连,门口这屋中央有一长条桌,有几个环卫工人正坐在桌前打盹。有资料介绍,这阅报社原是为“开通民智,改习良俗”所建,设有书刊阅读区、儿童阅读区、报纸阅读区。当年每日上午十一点到晚九点对公众开放。那时公园的开放时间为早晨八点到午夜一点,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那时的哈尔滨确实是一座不夜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听说在位于森林街南门一角的北苑附近有一颗百年暴马丁香,是哈尔滨仅存的六株百年丁香之一。我在那反复找了几遍都没看到。后来经询问公园一个门卫,他说这颗百年丁香在去年初冬那场冬雨中已被压折断,现在已没有了。对这个结果我还有点不甘心,又去询问公园另一工作人员,得到的答案是相同的,真是令人痛心,听说这颗丁香都已长到14、5米高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公园西南部不显眼的地方有个由一层层铁管组成像笼子样的铁架子,是我这次来才发现的。这就是陪伴哈尔滨几代人曾在这游戏玩耍的攀爬架。它已110多年历史了,铁管是美国杨斯顿钢铁公司生产的,它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侵蚀,现在仍然完好无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朱自清1931年8月旅行途径哈尔滨,很是感慨哈尔滨的休闲,认为哈尔滨休闲的处所竟有甚于北平。他在写给叶圣陶的信中有这样的描述:特别市公园(兆麟公园)里面有许多花坛,园内有小山,有曲水,有亭有桥;桥是外国式,以玲珑胜。水中可以划船,也还有些弯可转,又有茶座、电影场、电气马等。这里电影不分场,从某时至某时老是演着,当时颇以为奇,后来才知是外国办法。这公园里也是晚上人多,据说俄国女人常爱成排地在园中走,排的长约等于路的阔。同时总有好两排走着,想来倒也很好看。当年公园热闹繁华状况可见一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近些年来公园里建起了不少游乐设施,除了早些年就有的木马转盘外,又增添了42米高的“高空览车”,还有“碰碰车”、“美人鱼”、“太空飞车”等游乐设施。尤其是自1963年以来,几乎每年在兆麟公园都举办驰名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使这里成为冰灯的乐园。经过艺人独具匠心的雕琢,制造出玲珑剔透,集声、光、动于一体,形态万千的冰灯术品,更是令人陶然欲醉,流连忘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报载,截至2019年底统计哈尔滨市已有97个公园。但这些公园都是无法和兆麟公园相比拟的。兆麟公园作为哈尔滨第一个公园, 历经百年多历史沧桑,几乎和哈尔滨开阜历史相当。当人们在它百年多历史和现实中徜徉时,就会愈加深刻认识到兆麟公园在哈尔滨人心中的特殊的地位和份量,那是任何其它公园都是不能替代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