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凌波仙子"水雉(董玉清摄)<br> 水雉 ,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俗称水凤凰、凌波仙子。栖息于小型池塘及湖泊旁,为常见的季节性候鸟,繁殖于北纬32°以南的中国广大地区。<br> 水雉在荆门属于夏候鸟,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称为“凌波仙子”。每年春末夏初从东南亚迁徙荆门繁育后代,深秋季节,返回东南亚越冬。<br> 水雉是一种既能潜水游泳,又能翱翔蓝天的鸟类,头部和颈部前端为白色,颈部后端覆盖有一片十分鲜艳亮眼的金黄色羽毛。背部、腹部及尾羽为棕褐色,两翼主要为白色,翅尖为黑褐色,尾羽像雉鸡一样是长尾羽。它生活在浅水湿地, 水雉的“脚”极具特点,脚趾特别长,犹如分叉的枯树枝。这样演化是为了能更好分散身体重量,使其可以在水草和荷叶上从容不迫地行走,也更方便捕捉水生植物、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食物。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br> 水雉也存在两性行为颠倒或一雌多雄制的现象。水雉雌鸟和雄鸟长相极其相似,但是雌鸟的体型巨大,而雄鸟则较为弱小,体重约为雌鸟的一半左右。 有趣的是,每到繁殖季节,雌鸟之间会为了占领交配领地而“大打出手”,胜利者将占据领地。随后雄鸟会进入雌鸟领地向其求偶。一般情况下,雄鸟求偶的方式为“炫耀”,表现为“跳舞”和鸣叫。 更有趣的是,当领地内的雄鸟达到一定数量时,为了让自己的“男宠”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雌鸟还会对外“开疆扩土”,扩大“领地”面积。 在雌性水雉的领地里,每一只被“相中”的雄鸟都可以分到一块地,用于筑巢、孵卵和哺育后代。而且所有这些“家务活”都由雄鸟承担,而“女王”的职责是保卫领地和产卵。 领地内得到“女王”青睐的雄鸟会在茨实叶上筑巢,水雉的巢体结构在鸟类中算是非常简陋的,雄鸟用嘴叼一些水草放在茨实叶上,确保蛋不会落入水中即可。交配过后,雌鸟会在巢内产下4枚鸟蛋,然后开启一段新的“感情”,而雄鸟则留下来孵蛋。<br> <br><br> </h3> <h3>作者简介:董玉清,生于1957年5月,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湖北宜都,生长于松滋,现在定居于荆门。荆门日报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6年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等荣誉称号。2014年5月16日,应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自强模范“表彰会时,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亲切接见握手。现为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会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