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说>听——落实减负的基本参数

九歌李西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写&gt;读&gt;说&gt;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落实减负的基本参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运城理想学校课研中心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廉文腾 苏玲玲 李 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李西民(策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听说读写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工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而语文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样说有根据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开宗明义的“课程性质”一节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标中的关键词“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工具性”,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听说读写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既然听说读写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工具,那么听说读写就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事情,而且是所有学科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读写是四种并列的教学工具,在什么情况下该使用哪种工具,这取决于学科教学的内容,也取决于学科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还有教师个人的习惯和偏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既然听说读写在学科教学中有着教师的选择权,那么肯定是哪个工具的教学效果好就选用哪个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就有必要对听说读写这四种教学工具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评估的“矢量”是学生自主参与程度和自主参与时思维活动的情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说&gt;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说是口头语方面的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口头语活动方面,一般地来说,听话相比于说话难度小,大脑所参与的程度自然要浅些。这一点,每个人内省一下,就会同意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常识,不要违背常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是的!一个人一出生,他几乎就具有了倾听的能力,但小孩到了一岁以后才开始牙牙学语,说明说话能力比听话能力要有难度;有难度,就费劲,所需要的的思维程度就高,就“烧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就是说,相比较,倾听是浅度思维,说话是深度思维;而深度思维所收到的效果自然要大些。应用于学习上就是,让学生说要比让学生听,教学效果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gt;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就启发我们这些人,在口语运用于教学上时,老师尽量少讲,尽量多提问,多让学生说话,多回答问题。这也是当前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的原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写&gt;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写是书面语方面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提醒一下关于读写的外延。这里所说的读是阅读,指读一切的文字,还包括读图,而重点是阅读课本文字。这里所说的写是写作,但不只是我们所说的作文(如果硬要叫作文,那就是广义的作文),指动手写一切文字,还包括写数字,写符号,写数字、符号的计算,如写作业,甚至写检查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书面语活动方面,一般地来说,阅读相比于写作难度小,大脑所参与的程度自然要浅些。这一点,每个人内省一下,就会同意这样的结论。这也是常识,不要违背常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般小孩到了3岁左右,就开始启蒙了。所谓的启蒙一般意义就是看图识字。认识若干个字之后,就开始读短小的儿歌和童话,阅读就算开始了。但是这时候一般是不教写字的,这不仅是身体协调性发育还不适宜写字的问题,还有心智发展尚不具备的问题。等到身心发展到一定程度,6岁左右才开始学写字,而真正的写作(一般习惯把这一阶段的写作叫“习作”)是在9岁三年级开始的。显然,读写是不同步的,写的活动要比读的活动要复杂,有难度,需要高一些的心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就是说,相比较,阅读是浅度思维,写作是深度思维;而深度思维所收到的效果自然要大些。应用于学习上就是,让学生写要比让学生读,教学效果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达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gt;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人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于是古代人不仅读书,还有抄书的习惯,因为抄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教学中,聪明的语文教师,在识记诗文教学中,不仅要求早读哇哩哇啦地大声背读,还很重视抄写、默写;有经验的数学教师总是看重学生板演、当堂练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质量取决于落实,教学成绩(分数)取决于强化训练。而落实、训练都是对学生而言,是要学生动手写,说开了就是做书面作业。这一点大家是心知肚明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写&gt;读&gt;说&gt;听</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我们整理一下公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说&gt;听,写&gt;读,读写&gt;听说,读&gt;听,写&gt;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写&gt;读&gt;说&gt;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用比喻来说事,写相当于工地一线的蓝领,说相当于文秘一类的白领,实实在在创造价值的是蓝领,是“大国工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照习近平主席的话,大家可以意会一下听说读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写&gt;读&gt;说&gt;听”对于减负的启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gt;读&gt;说&gt;听”,作为描述最接地气的课堂教学要素的定性公式,用于指导课堂教学轻重缓急的设计或安排,应该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少,“写&gt;读&gt;说&gt;听”可以作为参数用于指导课堂上听说读写的时间比例。我们自己反思一下,就能够知道我们上课还是说得太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双减”背景下,很多人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概念。高效课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莫衷一是,很多人凭借感觉,改变了一下课堂模式,就宣称是高效课堂,就希望推广,希望出名,这是不是有点尴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高效,就要处理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的教学工具的合理使用,要使它们合理使用就要研究清楚孰轻孰重。没有基本的参数,怎能做到最优化课堂设计呢?“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应该是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理解“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意思,理解“过重”“负担”的意义,是“减轻”而不是减掉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传统或者经典的教学论中,有作业教学法一说。至今还没有人敢推翻作业教学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要做的是,教学论专家和广大教师科学地、精细地研究作业教学法,研究课堂作业的可行策略。专家如何遵循辩证法的“由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和各种教育心理的“现象”“效应”给予指导,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知识的内在关系、习题编写的一般原则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编写和布置最优的作业题和最优的作业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不久,山西省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作业设计大赛”活动、运城市组织了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的“赛命题”“赛解题”活动,都是号召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试题,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这是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和落实“双减”政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减负是一个课题,而不是一个口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减负是一种实务,而不是一种概念。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业没有原罪</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业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不要把书面作业污名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面作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书面作业是万万不能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减负是要控制或减轻课下和家庭书面作业的量;是清除高耗低效的课下和家庭书面作业;是要学校和教师认真研究作业教学,提高作业教学的质量;是要把属于学生自主的课堂还给学生;是要重视课堂作业——当堂作业当堂清,当堂训练当堂完;是要倒逼教师改掉洋洋洒洒满堂灌,而把作业留到课下然后“逼债”的积习;是要提醒老师不要兴奋于热热闹闹满堂说的模式,不要没有自主的书面落实任务,不要繁华过后是落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