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为更快了解新课标变化,深入学习新课标内容,寻找教育教学新方向,借以更加有效指导科学课堂教学。6月9日至11日,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年级组的教师参加了由人教社组织的三场全国性线上教研活动。</h5> <h5> 6月9日14:30-16:30,马云鹏教授为我们带来《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改革》专题讲座,这是基于最新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h5> <h5> 6月10日周五晚7:30,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陈先云为大家进行了专题讲座《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革命文化内容的基本认识——兼谈第四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推荐及教学观摩展示活动”注意的问题 》。</h5> <h5> 陈老师在解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时讲到,义务教育的精神理念一是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课程内容。二是加强价值观引领,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三是积极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体现课程内容结构化设计。而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选文、知识与能力,学习方法与策略为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课程核心理念的项目内容。<br> 围绕主题讲座,陈先云老师从三方面做了指导,一是语文课程革命文化内涵,二是统编语文教材革命文化内容选编特点,三是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提示。<br> 陈先云老师特别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工作是一种具有价值立场和价值尺度取向的行为。”语文教科书承载着“传承革命文化,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等重要使命。对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要注意准确把握革命文化的内涵和语文学习的价值。陈老师对如何把握革命题材课文提出了建议:要渲染历史背景,走进文本,把握价值取向,尊重文本,立足语言文字,深入文本让小语教师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对于“文道结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h5><h5> 语文课就是要有浓厚的语文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字词入手,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正如陈老师所引用张志公先生的话,“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理解与执行教材编排意图,准确把握语文教育教学目标,把理想信念,品德修养,渗透到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价值和功能。<br></h5><h5> 陈老师还列举了很多的课堂实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寻求教材在语言文字价值与教学取向之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体现国家意志、学科自身规律及儿童发展间的平衡点,力求实现“文与道的统一”。<br> 革命题材的课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了解,更能培养他们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民族品质,激发他们爱国、爱党和人民的热情。然而,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导致这类课程和学生的情感思维方式有很远距离,学生无法深刻体会革命英雄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无法激发他们通过对该类课文的学习对学生产生心灵和思想上的震撼和感悟。基于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把握的基础上,抓住文本中的重点字、句,开展品读训练,实现和文本之间的亲密对话,对其中的思想感情进行体验,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实现加速二者的融合进程。</h5> <h5> 6月11日周六晚7:30,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莉为大家带来专题讲座《指向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教学研讨 》。</h5> <h5> 此次培训,刘老师主要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学能力指标介绍和指向性数学能力发展的教学建议两方面为我们指导迷津。</h5><h5> 首先,刘老师结合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围绕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测试工具结构的特征,对国测的范围和内涵进行介绍,从监测能力指标提醒教师日常教学尤其要重视哪些能力的培养。<br></h5><h5> 随后,刘老师聚焦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如何开展指向数学能力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提出五大建议: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创设好的活动情境;设计好的任务驱动;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选择好的教师行为。刘老师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和命题设计,深入浅出,让老师们对指向数学能力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关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反映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考能力、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为今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新思路。</h5><h5><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最后刘老师以“能力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的特征结束此次培训。</span><br></h5> <h5>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听讲,及时做好笔记。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第一时间进行线上教研,针对讲座内容各抒己见、积极讨论。</h5> <h5>张天一:</h5><h5> 学习专家讲座,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是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br>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br>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br>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br>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h5> <h5>段晓丹:</h5><h5> 马云鹏教授的专题讲座,对小学阶段数学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权威、系统、深入的解读,犹如灯塔一般,对我日后的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意识到数学课不仅仅是老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思考的过程;也不是只顾一个知识点讲清就完成任务了,要把握数学整体结构,才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更要在备课和教学上多下苦功,重视单元整合、知识整合。要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学习更有效,这在教学设计、问题的设置、思路的引领、知识的衔接及延伸等方面都至关重要。</h5><h5> 陈先云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语文教育不能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还要体现育人过程。教材编者意图、课文传达出来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思想都在影响、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h5><h5> 刘莉老师的讲座更接地气,每一部分问题解决的策略,刘老师都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为我们讲解,给我们的一线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h5><h5>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博采众长,重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积极主动的向名师学习,弄懂新课标在强调什么,在关心什么,以便更好的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h5> <h5>金爱顺:</h5><h5> 通过学习三次专家讲座,我了解到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尤其在语文学科中。<br> 首先,小学语文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读课文,这是平时上课老师会常常忽略的一点。但看似不起眼的一件事,却是理解课文内容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如果课文都没有读通顺、理明白,再多的细枝末节的讲解也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br> 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不要让学生顺着老师思维的暗示,表里不一。语言的温度、语言的力量是抽象的,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才能有价值和意义。<br> 最后,重视课本资源的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课文的使用,为了省时省力,我们常将文章段落放到课件中呈现,这就容易使学生忽略课文文字、插图,反而化简为繁,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br> 语文学科究竟该教什么,怎么教,还需要教师反复领会新课标的内容,结合教材深入思考。</h5> <h5></h5><h5>刘志惠:<br></h5><h5> 上周四,周五,周六共参加了三次培训,这三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br> 语文培训让我知道:语文教材以德育人,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以学习语文为基石,以文化人,传递革命文化,继续弘扬祖国文化的价值观为主导。让孩子从小打好中国的底色,传承革命传统的红色基因,长大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主要任务。<br> 吃透文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教授语文的前提;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思考力、表现力、让语文课的功能落地,让中国文化浸润于学生心灵之中,达到身心的统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做到资源与文本统一,用资源延伸拓展,让学生更能升华文本的主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根铸魂!<br> 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都是我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十一个关键词之一,一句话就占了四个核心素养词,可见它的重要性。这里的真实情境我的理解应该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常态情景,我们要让学生从这里面去剥离树叶,留下枝干,找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br> 数学教学是有它的规律性的,刘老师所提倡的分析与解答方法中,画线段图这一形式,无不渗透着数学模型思想的影子。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画语言文字为图形数字,这就是我们把生活化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只有认真做好这一步才会有后面的解答问题的高效应用。解决具体问题不难,难就难在解决问题策略的研究。一题多解,为学生多元化的思维逻辑能力训练提供了训练场,从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到特殊策略就是高阶思维的训练提升过程。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找寻数学的奥秘与快乐;让学生在双减背景下轻松学习数学,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大家一起努力!加油!</h5><h5> 数学培训让我懂得:“尝试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以及几何直观、逻辑推理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是我刚从新课标上摘抄的一段话,这段话就为我们解释了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过程。<br></h5> <h5>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教师只有不断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教研活动,像蜜蜂采蜜一样,采的百花方可酿成良蜜,否则就会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于己于生都不利。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们更深层次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我们也会以本次教研活动为契机,立足学生实际,学以致用,科学地将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操作实践结合起来,以促进用好教参,吃透教材,切实做到以研促教、教学相长,推动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h5><h5><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