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缘起</span></p></h5><h3> 笔者于2012年退休后,注目于家乡黄河延水湾的人文历史传承与挖掘。延水湾不但有壮观的自然奇观,如黄河蛇曲峡谷风光、太阳峁黄土高原气象、天然石生像群;有千年的人文历史,如秦筑临河城、晋设安民县、唐置西和州、宋立永宁关;还有众多的古迹遗址,如原始社会石器打磨场、延水古城、延水寺、土埋沟石寨、新胜古传统村落等遗址;更有作家路遥诗作首发处、画家刘文西、范迪安先生写生处、黄河引水源头工程、高速公路黄河高架桥(黄河第一高桥)、刘家山画家村、刘家畔美丽乡村等现代文化景观。<b></b></h3> <p class="ql-block">笔者根据当地的传说和明史记载,在《山花》文学期刊(总231)发表了《永宁关辩》。</p> <p class="ql-block"> 笔者在《辩》文中通过古迹遗存、人证物证及民间传说提出宋代设置的军事机构永宁关就在今时的延水关村,明末陈奇瑜镇压陕北农民起义军、血洗永宁关惨案的发生地在延水古城下的土埋沟石寨。</p> <p class="ql-block"> 但是当知晓《清涧县志》记述永宁关及其惨案发生地在该县的辛关。</p> <p class="ql-block">本县亦有专业人员在点注道光本和民国本延川县志时注释永宁关:“清代以前称今清水关为永宁关”,还有专论将永宁关惨案发生地指认在“会峰寨”。前后百里远,竞然出现了三个永宁关,究竟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面对清涧县清代版本就有的县志记载和本县专业工作者的论述,我不自信了。经白军民老师的引荐求教于《陕北古代史纪略》主编、陕北古代史专家周国祥先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2017年夏初,周国祥会同陕西省考古专家段双印先生经过一周的跋山涉水,到有争议的清涧县辛关、延川县清水关和延水古城、延水关等地走访考察后,写出了专论《寻访古之永宁关》,于2017年5月24、25日在《延安日报》连载发表。两位专家通过详尽的史记依据、详实的现场考察和众多的人证、物证,尤其是依据宋代曾在永宁关与永和关之间的黄河上曾架设过浮桥得出了宋代的永宁关和明末发生的永宁关惨案发生地就在位于黄河延水湾的延水古城,止息了永宁关遗址之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生疑</b></p> <p class="ql-block"> 在周、段二人的《寻访古之永宁关》有这么几段文字:</p><p class="ql-block">“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四十七》记: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十月,又詔延州永宁关黄河渡口亦置浮梁。”</p><p class="ql-block">“《元一统志·卷四》延安路古迹条载:永宁关,九域志云:在延川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冬十月辛末诏延州永宁关黄河渡口置浮梁。永宁关与隰州跨河相对甞以芻粮资延州东路城寨。而津渡阻隔,有十数日不克济者,故命赵卨(xie)营置以通粮道,兵民便之。赵卨初任延州知州,承担了修建永宁关浮梁的事务。”</p><p class="ql-block">“《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八》记: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十一月,鄜延路經略司言延州永宁关新作浮梁成,(神宗)賜名宁和。”</p><p class="ql-block">以上文献记录表明,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应种諤军北进需要,宋朝廷经陕西鄜延路经略司上疏而下诏设立永宁关。其年十月,神宗下诏在渡口上架设浮桥,并由延州知州赵卨承担修建事务。翌年十一月,鄜延经略司报告朝廷“延州永宁关新作浮梁成”,神宗给新作浮桥赐名“宁和”,取陕西鄜延路永宁关、河东路宁和关各一字,永远安宁祥和之意。由此得知宁和浮桥是宋时一项由朝廷立项、皇帝赐名的国家级大工程。但是笔者在陕西通志、延安府志、延川新旧县志、军事志及山西省永和县志中均未见到记载,在黄河两岸延水关、永和关等地历时五、六年的考察调研中也未听到任何民间有关浮桥的传闻,是古代史记记载的地点有误?还是地方史记无意中疏漏?抑或此地历经多次战乱荡涤,人口断代导致人文历史缺失?这事成为笔者心中一宗挥之不去的疑惑。2018年虽然经笔者推荐,县方志办依据周国祥、段双印提供的史志资料将宁和浮桥载入新版《延川县志》“前志订正”二补遗▪3.第十章第二节桥涵应增中,但是疑惑并未彻底消除。</p> <p class="ql-block">宁和浮桥失传近千年,桥身肯定也早已毁于洪水或战火,但是固定浮桥的地方不可能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吧?山西省永济市蒲津渡在唐时曾建有浮桥,是用十几万斤的巨大铁牛固定桥头铁链的。</p> <p class="ql-block">永宁关和永和关的黄河两岸有稳定的层石层,且河宽不到五百米,完全可以在岩石上打孔栽桩或者凿穿石洞来固定浮桥索链。我将黄河两岸岩石上的石孔、铁桩、洞穴作为寻找浮桥遗址的突破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寻访</span></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2、3日,我又一次到延水关村和永和关村寻找浮桥遗址。</p> <p class="ql-block">在延水关村头遇见七十多岁的村民冯山龙,向他打问有关浮桥情况,他说从未听说过有浮桥,但说在船坞角后头(上游)石崖上有石窟窿,但没上去过,也不知里头有啥!</p> <p class="ql-block">我如获至宝,急忙前行去观看。但是前后行走了几百米,看到的是一条拉沙路和修路炸下来的巨石。返回时见到一位村民说,他没听说过浮桥的事,也没注意过石崖上的石孔,即使有也早炸掉了,建议我们到河对面永和关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延水关与永和关早在2005年就修通了黄河大桥,驾车几分钟后便到了永和关村。</p> 敬请观看下集宁和桥遗址寻访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