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好剑需磨练,好玉需雕琢,好课则需要教师反复地推敲与打磨。磨课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必经之道。6月10日,小学科学学科指导中心在城西小学开展了第四次赴市选手的磨课活动。洋县教研室教研员梁海侠老师,城西小学副校长周娟芳,小学科学学科指导中心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张秦老师执教的第一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本节课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个活动:引导学⽣⽤橡⽪筋组装⼩车。第⼆个活动:带领学生一起探究⼩车运动距离与橡⽪筋缠绕圈数的关系,实际上,也是研究⼩车运动状态与橡⽪筋产⽣的弹⼒之间的关系,是对“运动和⼒”概念的进⼀步构建和理解。整堂课,课堂氛围轻松活跃,孩子们探究欲望非常强烈,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小组进行合作,用实验探索新知,用思维碰撞火花,相信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会越来越高。</p> <p class="ql-block">张秦老师执教的第二节课《运动与摩擦力》,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课堂伊始,张老师请学生帮忙搬运重物,学生发现很重、难以搬动,那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呢?这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十分自然。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并认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张老师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可以看出她对教材理解得比较深入和透彻。课堂上张老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能做到有扶有放,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当作科学探究的主体。</p> <p class="ql-block">课后,张老师对今日执教的两节课进行教后反思。教研室教研员梁海侠老师、小学科学学科指导中心成员立足课标,结合自己的经验多角度的进行了点评,见解独到。</p> <p class="ql-block">我们把研讨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教研员梁海侠老师、指导中心各个成员现身说法、现场教学,纷纷登台“亮”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创意构思,为磨课教师做出了很好的指导和示范。</p> <p class="ql-block">美玉细琢磨,好课精打磨。研课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尽管磨课对于执教老师和评课老师都是痛苦思索,改变自我的艰难过程,但是课堂的美丽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磨课中悄悄绽放的,教师也是在这样一次次不倦的追求中得以成长的。让我们继续在“思”和“研”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磨课中绽放出最美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