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骨专卖陈双耳<br>屠宰学艺余四根 前面提到耳东同学,只是一个囫囵大概。其实我同他还有一些交往,现在想起来颇为好笑。那年大哥从省城带回来一个高压锅,说是煲猪骨最美味。可去哪里找猪骨呢?<br>我毛遂自荐自告奋勇说:我有办法,高中同学双耳在屠宰场卖猪骨,不用票。家人们全都嘿嘿嘿笑了,那意思有点暧昧。那年月认识一个卖豆腐的熟人,都算是手眼通天大能人,更别说不要票的猪骨!<br>这也难怪,我刚从乡下顶替进城,以工代干作了老师。七娼八丐九儒算是臭老九,虽说能写会画还会编戏文,可这些既不能吃也不能喝没人尿你,用句成语说就是门可罗雀。<br>还是父母大人了解我心疼我。父亲悄悄递过一包大前门香烟:带上吧,说不定用得上哩。母亲递过一张定额两斤的肉票:这个也带上,实在不行就用票买。万万不可空手回来,让人笑话哦!<br>我原本信心满满,被他们这么一弄,心里不免有些发毛。可泼出去的水岂能收回?牛逼已经吹出去了,实在丢不起那个人!只好走一遭,去会会老同学。<br> 说起我这同学,名字有点怪:姓陈名耳东。大家都称他为双耳,后来用作微信名很有特色。记性好的看官朋友也许还记得,民办老师里有个大队书记叫张双足。世界之大,无奇不有。<br>双耳文章好书法好性格好做人也好,绝对是个人物。读高中时我俩经常在一起出专栏抄写批判稿,关系比一般同学自然密切一些。按理说,这点面子应该会给的。<br>双耳和我一样高中毕业下放农村,后来顶班要去当老师。他的想法与众不同,走路子送大礼,改行到下面食品站当屠户。整天打个赤膊系条围裙高筒套鞋,全身油腻腻滑溜溜。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气腾腾磨刀嚯嚯。<br>双耳脑瓜子活做人乖巧,方方面面都玩得溜溜转。没过多久就从公社食品站调了上来,进了县屠宰场。屠户们多为大老粗,没几人能识文断字。他是高中毕业算是知识分子,便提拔当了小组长专卖猪骨。 <br>卖猪骨有个最大的好处,不用黑灯瞎火起大早亲自行刑杀生。等那些屠户开膛剔骨分门别类整理齐当,天已大亮。他慢慢悠悠起床涮洗,不慌不忙开始做生意,薪水倒比那些下蛮力动刀子的屠户还高出一些。<br>还有一个更大好处,所有猪骨都不用票。在那个年代,这个很有吸引力。虽然都是猪骨,但其中也有很多道道。比如脊子骨锁子骨板子骨还有腿子骨,含肉量不同含金量也不同,价格却都一样。 第二天凌晨,我骑了车赶往屠宰场。穿过昏暗的巷子来到街口,路灯下街道空寂冷清,与白天的喧闹嘈杂形成鲜明的对比。只有那些蚊蚋永远不知疲倦,围着灯泡噗噗腾腾打转转。<br>崭新的自行车闪着贼光向前飞驰,发出沙沙沙的声音。这车是一位转学家长送的票,那人眯眯笑双手递过来给我。特意申明是上海名牌永久,意头吉祥质量可靠。毫不掩饰对我的巴结,当然也流露出几丝得意。<br>听着车轮与地面急速摩擦的声音,我心中充满欣喜。那时啥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粮票油票猪肉票烟票酒票豆腐票。如是手表座钟自行车等大件,得凭结婚证方可领取一张。虽然臭老九没人买账,班主任多少还有点小特权小实惠。<br>说起上海产品,绝对风靡全国。上海牌手表上海旅行包还有小白兔奶糖,就连老爸塞给我的那包大前门香烟,都是上海产的。在我印象中,大前门应该在北京才对啊,怎么跑到上海去了哩?<br>再说那车,属上海三大名牌之首,永久凤凰飞鸽。单说那商标就够抢眼,永字左边一撇弯曲如前轱辘,久字右边一捺伸展如后轱辘,生动形象动感十足。再加上烫金贴银,越发显得高贵优雅。<br>我飞快蹬着车,一边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苏东坡那会,猪肉随便买不用票,又便宜又好吃。一个犯错误遭流放的官员,还有闲心闲钱来研究开发东坡肉,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br><br>郊区田野飘过一股草木泥土混杂鸡粪牛屎味道,说不上好闻也不算难闻。小河泛着微微波光,时而有小鱼啪啦一声跃起来。翻个跟头钻入水中,留下一圈圈涟漪。<br>木桥过去就是浙赣线,横过铁路可以看到屠宰场的隐隐灯光。一列客车咣啷咣啷驶过,一串串黄绿色的灯光闪烁,越来越淡最后消失在远方。<br>那些挨宰的猪们拼命嚎叫歇斯底里,断断续续此起彼伏。伴随着火车的汽笛声,组成一首生死梦幻交响曲,让人产生一种特殊的人生感受。<br>再近些,灯光逐渐明亮嘈杂声喧闹声扑面而来。我停好车锁好车,提着篮子前去观望。宽敞的水泥地面上,横摆着一张长条木桌。木桌上方,细长竹竿高挑一个白炽大灯泡,明晃晃很是耀眼。<br>桌前早已是人头攒动,少说也有百十号人。白发苍苍的垂垂老者,风姿绰约的美妙少妇,挤挤闹闹的半大小伙,还有咧嘴缺牙的屁大小孩。歪歪扭扭疏疏朗朗像是在排队恭候,一问果真如此。再问几时营业,答曰六点。哦,还有半个钟点呢。 我绕到后面宿舍去找双耳。不料想那里人也挺多,不少于二三十人。密挨挨汗渍渍,挤在门口等待接见。不用说,这些人肯定同我一样,同双耳关系微妙。我一看这个架势,想打退堂鼓。可又一想,人都来了岂能空手而返?<br>我可以用母亲给的票,在门市上买些肉蒙混过关,面子上也说得过去。我正在疑疑惑惑心敲小鼓,房门吱呀一声开了。双耳大人走出来,一边同熟人点头微笑,一边顺手扣外套扣子。<br>双耳装扮同早先大不相同。大背头向后翻乌黑发亮,白衬衣扎在藏蓝色裤子里,外面是酱红色外套感觉有些洋气。最明显是脸色红润水滑光嫩。同打赤膊罩黑裙穿套靴相比,好像换了一个人。<br>我正在犹豫要不要打招呼,谁知他一仰头看到我径直走过来。只说:来了?我还没顾上回话,他又说:多少?我一时有些慌乱:五斤,三斤也行!他点点头接过篮子,又补了一句:旁边等我!<br>我随同其他人,一窝蜂簇拥着双耳走向木桌。木桌前人群骚动起来,一时间吵吵闹闹推推搡搡。性急的就直接开骂甚至说打。老者只好两边劝慰,居中调停。<br>随双耳来的那拨人排成另一队,秩序井然悄然无声。两大阵营各不相干,你排你的我排我的。双耳也不干涉,只顾忙自己的活计。<br>木桌后侧散放几大篓猪骨。刚刚剔出的猪骨闪着油光,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双耳熟练地将那几大篓猪骨拖拢摆齐,搬出公平托盘称。<br>我看着他忙东忙西不可开交的样子,不由想起他刚调进城那次同学聚会。那天他挺高兴,喝了不少马洪老酒。酒酣耳热之际,给大家讲他们公社食品站的趣闻轶事。<br><br>我们站长大名叫余四根。一听这名字感觉就有点怪,再往下更是令人惊怵。若按乡村取名一般规律,应该是阴历四月所生或排行老四。其实都不是,他是家中老大六月所生。<br>这名字是镇上算命的王瞎子所取。乡村每逢大事,如起屋上梁婚配嫁娶头胎生子,都要请风水测吉凶说未来。最便宜实惠就是王瞎子,有钱给俩小钱,没钱给点米谷花生。实在没有,两三鸡蛋也行。 当年父母问王瞎子:为啥叫余四根呢?王瞎子眨巴着眼窝子回答:这孩子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幼时体弱多病,中年难逃血光之灾。取此名方可避之。再问不答,只说天机不可泄露。<br>余站长年纪不大,大约三十郎当。个子不高,也就一米六五左右。精瘦精瘦黑不溜秋,颧骨高高脖子细细。平时话语不多细声细气慢条斯理,像是吃不饱饭的作田老俵。<br>按理说不应该,食品站就是专管吃喝的衙门。余站长瘦归瘦却挺精神。两只眼睛圆圆鼓鼓,与那清黢消瘦的面庞显得不太相称。鼻子挺直还略带鹰钩,让人隐隐感觉有点杀气。尤其是那手臂上的腱子肉一股一股,如同枯藤古树。<br>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余站长原本就是杀猪佬出身。听人说他小学没读完休学在家,又不想一辈子看天吃饭土里刨食。便想学门手艺赚点活钱,有面子有底子还有票子。<br>五十年代末,全国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先是敞开肚皮胡吃海喝,后来又闹饥荒整天瘪着肚子。哎,伙夫倒是门好手艺。农村有句流传千年的老话:饿不死的伙头军,冻不死的裁缝佬。<br>当伙夫自然好,问题是食堂就那么几个人。就连劈柴烧火都轮不到你,更别说掌勺抡铲当大师傅了。食堂里的那些人,全都是村长的亲朋好友老相好。你想挤进去,门都没有。<br>退而次之,当屠夫也不错哦。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刀了断干脆利落。除了吃喝酬金还有捎带,一般都是猪下水,溜溜滑滑爽口得很。这在那个年代的乡间,也算是人人羡慕的一门好手艺了。<br>整顿好一应礼物前去拜师学艺,谁知师傅死活不肯收他。说杀猪是个力气活,你五短身材身子骨太单薄学不了。猪没杀死反被猪追着跑,岂不丢师傅的脸?乡下人犟得很,说话也很直接。连找几个师傅都是如此说辞,如同商量好了。<br>做人不易,学艺也难。余四根是个犟脾气,五短身材我没办法,那是爹妈给的。你说我身子骨单薄力气小,我就要让你看看我的力气!余四根撂下一句狠话:一年以后我再来,到时先看我的胳膊再说!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余四根撸起袖子开始练功。乡间也没啥健身器材,更没有闲钱请打师傅。只是按照老辈人所说,每天三次抱那初生牛犊举过头顶,风雨无阻从不间断。<br>嘿,真神了!一年下来,那牛犊长得壮壮实实,足有百多斤。余四根轻轻松松举过头顶大气不喘,围观的人群啧啧称奇。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便把他收为徒弟,悉心教导密授诀窍,还免了一半学徒费呢。<br>余四根虽然不会读书,却是绝顶聪明。虚心好学自不必说,孝敬师傅恭维师母抢着倒尿盆子。不到三年便恩准出师提前毕业独闯江湖。<br>那时乡间不断有人饿死倒毙,余四根凭此手艺躲过一劫。世道就是再乱,猪总是要请人杀的。酒肉管饱不说,润刀费也是要的。临走时再拎一副猪下水,晃晃悠悠哼着戏文回家转。<br><br>且说那一日天气晴好略显闷热。主家是个有钱人,杀猪嫁女很是喜庆热闹,润刀费也给的比惯例多出一些。余四根一高兴,老酒喝的好像有点多。走到半路忽感口渴,便敲开一户人家讨要水喝。<br>屋里面好几口人,正哭哭啼啼寻死觅活不可开交。一问,却是几日没东西下肚,饿得难受不想活了。余四根本是穷苦人出身,从小知道挨饿的滋味。慌忙取出猪下水点起灶火,加入清水煮将起来。不一会便异香四溢,直扑鼻翼。<br>盐罐子里还有少许盐末,余四根洗洗涮涮恭恭敬敬依次端上。一家几口顾不得斯文脸面,稀哩呼噜倒进喉咙,才恢复了活气。吃饱坐定,方问尊姓大名何方人氏是否婚配。余四根一一作答,不时瞄瞄那年青女子。<br>女子约摸二八,白白净净面目姣好,身材苗条袅袅婷婷。尤其是胸前鼓鼓囊囊很是饱满,腰身细软屁股圆翘。正像古戏文里唱的一样:风摆杨柳月牙娇,小伙子看得两眼发光心跳突突。<br>中年夫妇是过来人,一一看在眼中心里早已明白,得知对方是杀猪佬尚未成家,便挑明直说:如不嫌弃小女,娶去作老婆两厢里好。只是还望师傅日后多多接济,让我一家人免遭饿死。<br>余四根酒气未消豪气上涌,小胸脯拍得啪啪作响:一切包在我身上!两位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说完趴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又悉数掏出身上大小票子,一古脑塞在岳父娘手中。<br><br>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临分手时岳父大人竟然说:如今这样子,也顾不得什么规矩礼数。捡日不如撞日,今日你就把小女带走,早点去登记吧!<br>那女子也没二话可说,低眉顺眼勾着头乖乖跟他走。余四根就这样,凭一副猪下水几张散票子,换来一个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br>有时夫妻斗嘴打闹,余四根就会大吼:不是我一副猪下水,你全家人早已作了饿死鬼!老婆便不再作声,任由他去颠狂。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p class="ql-block">刘伟力,笔名微力。江西新余人,书画家作家,师从老一辈艺术家赖少其先生。</p><p class="ql-block">篆隶古朴厚重,别具一格,草书奔放老到,气势非凡。绘画作品笔墨清新,尤擅竹荷。</p><p class="ql-block">出版有《现代公共关系》、《到深圳求职》、《人文阅读》等书籍多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