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南浦书院

玉美无瑕

<h1> 南浦书院 • 仙楼春晓</h1><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越王山巅,云蒸霞蔚;</div>南浦溪水,迂回百折。<br>红墙青瓦的袅袅炊烟,沁润着羞怯的韵美;<br>仙楼山上的山山水水,交织着历史的微醉。<br>石潭静影,历尽沧桑;<br>鸟鸣山涧,细流潺潺。<br>炼丹井旁的汲水声,在红尘中流连婉转;<br>唤鹤亭中的铁笛声,在夜空下曲折回环。<br>天地作炉,万物为铜;<br>阴阳作炭,造化神工。<br>亿万载的日月精华,铸就南浦溪畔碧水青山;<br>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孕育浦城历史渊源流长。<br>佳卉异木,古树成荫;<br>满山苍翠,叶绿花红。<br>浣花塘中的坐鱼,仍在小石桥下悠悠吟唱;<br>烽火台前的断圮,还在山花丛中细诉衷肠。<br>鸢飞戾天,望峰息心;<br>经纶事务,窥谷忘返。<br>春赏百花秋观月,莲蓉映水桂花香;<br>夏习凉风冬听雪,绿荷叶下鱼儿藏。<br>碧霞洞口,白雾茫茫;<br>金鸡岭尖,归雁两行。<br>惜昔人霸业未成,空余越台晚照伴夕阳;<br>叹今日书院重修,更显仙林春色耀韶光。<br> 南浦书院坐落于浦城县仙楼山西麓。仙楼山位于浦城县城东,又名越王山,山高333米,方圆数百亩。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其后明末有张泽元、杜足元相继留下,诗、书、画兼佳的柳霖、黄子顿接踵而至。他们在清乾隆十九年(1754)构筑迎仙楼,仙楼山之名也就由此而起。 南浦书院是仙楼山麓一座享有盛名的书院。浦城办学之风自古盛行,且深受儒家理学影响。宋朝庆历年间开始,浦城先后创办庙学、社学、义学、书院、私塾等各类学校12所,但大多已毁。至清代,主要书院有正音、南浦、富沙、正学、青藜、西山等6所,其中南浦书院在清乾嘉年间为福建规模最大的书院,她坚持自宋以来的办学思想,请理学名师执教,崇尚理学育人,坚守朱子办学规范,培养大批人才,可见朱子学对对书院文化的深远影响。 南浦书院建造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地址在越王山(今仙楼山森林公园)下,已有249年历史,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已被列入县级保护文物。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十月,钱塘人吴镛以举人任浦城知县,“尤孜孜以教养为务”,应浦城乡绅办学要求,次年从城东越王山(今名仙楼山)西麓越山道院划出一半,创办南浦书院,初称南浦讲堂。书院初建时颇具规模,院中文昌楼,楼下正中为堂,供奉武帝,左右两间为斋舍,下为回厅,厅外偏右为读书长廊,前后分列书舍18间,为书童肄业之所。其外为仪门、大门。楼后沿越王山转南为炼丹井,循石阶北上有浣花塘,中有小石桥通月华亭,渡小石桥以上为讲堂,内奉朱熹、程颐、真德秀等宋理学十三子。堂右称"时术斋",为院长起居处。斋右是唤鹤亭。堂后墙外即铁笛岩。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署县事王调元重修。清嘉庆八年(1803年)署县事黄恬增修,时任书院主讲梁章钜(福建长乐人,后为两江总督,著名文学家),在《城西祝翁捐充书院经费碑记》称:“尝综吾闽数十州邑,书院之盛者,必以南浦,次鳌峰”,当时其规模为全省之冠。清咸丰八年(1858年),因战乱损失严重,拆毁过半,旋尽倾圮,仅存头门。清同治六年(1867年),曾事小修,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署县事何澂倡捐在文昌楼故址建讲堂,堂左右斋舍4间,堂前为回廊,南北各辟大门,堂后为厅,厅前隔以疏棂,左右各辟一门,左为前廊,右边门外耳舍3间为厨房、浴室。讲堂之左建理学十三子祠,达天楼之右建书舍3楹。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知县熊汝梅捐廉在接天楼之左址建书舍,于达天楼之上下增建两栋,上栋中为堂,左右斋舍各4间,下栋中亦为堂,左右斋舍各两间,再右为厨房、浴室,两栋共18间。又在越王山正中建大门,上嵌“南浦书院”石额,门内建亭,左右筑短垣,墙内有芙蓉池,池中建桥亭,左右池植荷花、养鱼。 (浣花塘,也叫泮池,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原址上重修。平面呈椭圆形,东西最大长34米,南北最大宽20米,深2米,水深0.5米,中部被卓观亭廊桥一分为二,桥为单孔石拱廊桥,条石砌筑桥身及桥拱,长5.6米,宽5.1米,矢高1.7米,跨径3米,上覆桥亭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建。) (炼丹井,位于南浦书院主体建筑后侧石砌挡墙的第一级平面之上。依山势而凿,井身呈圆直筒型,井壁及底部毛石垒砌,直径1.2米,深2米,水深1米,靠山壁一侧毛石堆砌出长1.2米、宽1米的平台,平台表面三块大块的花岗岩打磨出平面,从右到左依次阴刻楷书“乾隆丁丑(1757)秋\煉丹井\陈如登砌”、“白欺人(不?)當井是\杜師名足玄者煉丹薬\世時湧\出醫家泡製其力\神效盖其遗澤也\湯(和?)道識”。井水清澈,至今为百姓所饮用。<br>乾隆年间,留有诗:“杜师井甃深,无风水自动,一六逗真源,何处觅丹汞”。)<br><br> 清代福建书院虽多,但绝大多数书院教学功能减退,祭祀功能扩大,有许多书院己有名无实,成为祭祀的祠堂。浦城是朱子过化之地,西山真夫子之乡,崇尚理学的风气久盛不衰。至清代,福建省内其他书院,己不像宋明时代那样突出地以理学育人,而浦城书院则依然崇尚理学。南浦书院创办之初,就在讲堂上奉宋理学十三子像位。至光绪十年(1884年)修建南浦书院时,又于讲堂左边建十三子祠。理学十三子是有功于理学的13个浦城人:章望之、练绘、黄缓、潘殖、萧颤、詹体仁、杨与立、杨道夫、杨骧、杨若海、张彦清、叶文炳、真德秀。在讲堂奉祀十三子,表明南浦书院崇尚理学的办学理念。在书院中专建理学家祠庙,在全省绝无仅有。 从创办以来,南浦书院始终坚持其教学功能,以其宏大的规模、优秀的师资、规范的管理,使理学思想在书院文化中发挥深远影响,占有重要地位。 南浦书院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创建以来,至清光绪三十一年(905年)共132年间培养出大批人才。废科举后,南浦书院改为全县第一所城东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因战争频繁,其学堂常被军队占用。20世纪40年代,改为县参议会办公驻地和开办简易师范学校。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浦城县人民政府把县初级师范学校迁往南浦书院。1961年,浦城县教师进修学校迁址南浦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