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汕头去了潮州。先穿小街过窄巷去牌坊街,途中领略潮州古城风貌。 巷弄里有个尼姑庵。 每次游古城老街,总感觉那些还住在破旧老屋里的人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缺少了点什么。不过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做得很好了,比如说杭州拱宸桥的桥西老街区。 靠近牌坊街,好象官第也多了起来。 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据说,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潮州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州、路、府治所在,达官明吏多集于此。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此外,周边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太平路的牌坊规模最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1951年,当时牌坊街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碍交通、废坠伤人而被悉数拆除。所幸拆除前均留下照片并对坊刻文字作了实录。拆除后部分构件由有关单位予以收藏。2004年,潮州市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全面回收散失各处的资料和构件,尽可能根据“原址、原貌”和“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修复改造了古牌坊22座。 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以经营潮州潮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式潮式美食为主。 “义井第一泉”,嘉庆二十三年十一月由七位义士捐款175个花边银元建成。 清末民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在此期间,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并与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潮州的牌坊街是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2022年1月10日已被入选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