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是上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它记录着市民在此生活、是百年上海的缩影。<br>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身在异乡的上海人还是会怀念上海,那生长的石库门里的民居就是重要的对象。<br><br>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石库门开始在上海最早出现。<br>在正式的石库门建筑出现之前,首先兴建了一批联排木屋,最早的联排木屋虽然在形式上采用了西方住宅的毗连形式,但材料上用的全是木头,容易着火。<br>为了安全,人们将简易木屋拆除,改建西式砖石结构的住宅。在1870年前后,上海开始建造砖石结构的住宅。<br>这种砖石结构的联排建筑,不仅采用了西式建筑方式,而且普遍用砖石做外墙材料,西式建筑风格更加鲜明。<br><br>之所以称“石库门”,是因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着的黑漆木质大门,这种用石条围箍大门的建筑,就被叫作“石箍门”。<br>而脱胎于宁波方言的上海方言中“箍”“库”发音相近,久而久之,这种建筑就被称为“石库门”。<br>这是“石库门”名称来源的一种说法。<br>还有一种,是就石库门住宅的建筑风格而言的,认为它既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又采用了西洋建筑的材质和风格。<br>19世纪后期的上海老式石库门,既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和传统木料的结构,又采用砖石为主的西式外墙,外门也选用石料作门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质大门。<br>这种以砖石为外墙、内部木料结构、以石料为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中西合璧建造起来的住宅,被称为“石库门”。<br><br>这样就在老城厢传统中式建筑和完全西式建筑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石库门建筑。<br>这是上海城市建筑群的第三种风格,三种建筑风格共同组成了近代以来上海独特的城市建筑新风貌。<br>它经历了从旧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的变迁,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br>从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br>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上海石库门建筑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从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两个发展阶段。<br>石库门建筑出现后的半个多世纪以内,属于老式石库门住宅时期。<br> 早期石库门平面形制(三开间、五开间)<br>图片来源于网络<br>后期老式石库门兴盛于1910年到1919年间,单元平面由原先的三开间二厢房改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一厢房,后天井面积减小,采光状况改善,弄堂增宽。<br>在栏杆、门窗、扶梯、柱头等局部采取了西洋式装饰;石库门的门楣添加了修饰,先后采用半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门头。<br> 后期石库门平面形制(单开间、两开间)<br>图片来源于网络<br> -一大,二大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