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里指出幼儿需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不因做不好或做的慢而包办代替,所以自理能力一直是幼儿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自理能力的那些事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什么是自理能力呢?</b></p>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自理能力指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生活行为,如穿脱衣服、自己洗漱、独立进餐、自主如厕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b></p> <p class="ql-block"> 对幼儿来说,自理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2-4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除了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外,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与责任心。</p> <p class="ql-block">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培养迎难而上、热爱劳动的坚强品质,并且在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使幼儿学到经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如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呢?</b></p> <p class="ql-block"><b>1、做会“偷懒”的家长</b></p> <p class="ql-block"> 家长要改变育儿观念,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代劳。</p> <p class="ql-block">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尝试体验“会自己干、能自己干”所带来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给予幼儿各项自理能力的技巧和方法。幼儿由于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一些成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小事对幼儿来说并不简单。如:教授孩子穿衣方法、进餐方法、正确如厕等。</p> <p class="ql-block"><b>2、寓教于乐</b></p> <p class="ql-block"> 日常家务劳动包括很多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家务劳动中,不仅可以让幼儿得到锻炼,还可以极大的增进亲子关系,可谓一举多得。</p> <p class="ql-block"><b>3、坚持、坚持、再坚持</b></p> <p class="ql-block"> 自理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在于坚持,坚持每天都做,逐渐养成习惯,避免“三分钟热度”。</p> <p class="ql-block">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付出足够的时间、耐心和精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家园携手,陪伴孩子共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