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语有云:温故而知新。临近期末,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有效地复习和巩固知识,落实“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扎实有效地推进和提高数学复习课堂的教学质量,6月10日上午,王宗彦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齐聚实验小学,共同参加复习课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复习课研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是分年级聆听高中低三个阶段的三节课。</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的刘艳萍老师执教了《100以内加减法(二)的回顾整理》,刘老师先让学生回顾这一册的学习知识,然后让学生试着简单分类,初步感知梳理知识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梳理第七单元学习内容,一共有几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讲了什么?刘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单(一)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了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知识网络图。最后解决数学问题这一环节上刘老师大胆放手,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的牛晓飞老师带来的是《多边形的认识回顾整理》,课前牛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了本单元的知识点,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课上,牛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进行互通有无,对自己整理的知识进行修补完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班内分享,最后通过比较异同,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连点成线,连线成网。这样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由点到面的回顾整理了三角形、平形四边形和梯形的相关知识,并在讲授中不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有效思考,引导学生把旧知识、遗忘的知识捡起来,把新知识补上来,经历了知识的回顾、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如此反复,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牛老师改变了复习课单一的讲练模式,注重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是堂比较成功的课例。</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孙海敬老师执教的《转化》这节复习课,也真正体现出了王宗彦老师对复习课的见解,先回顾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然后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局部入手,对转化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孙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大气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再次渗透了转化策略的精髓,帮助学生理解了转化的实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更是展示了转化的优势,体现了转化的价值,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转化解决问题的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故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电灯能量的转化等等,这些事例体现了转化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感悟到转化不仅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在生活中也常用。</p> <p class="ql-block"> 聆听完三节非常精彩的复习课后,是评课环节。听课老师们纷纷发言,不仅给予授课老师高度的评价,同时也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宗彦主任做了题为《整体把握,局部入手》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复习课首先是回顾整理课,然后是针对知识点、易错点、难点和盲点的练习课。复习课要先回顾旧知尝试分类,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合理分类的方法。低年级要老师带领引导,中年级可以适当放手,高年级可以完全放手。然后局部入手,进行整理,通过比较,寻找异同,沟通联系,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形成知识网络。如果复习内容多,回顾整理就需要一课时,没有练习的时间,那么练习要专门安排一课时或更多。王主任的报告为我们今后的复习课教学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会后,我们名师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收获满满,并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只要教育教学实践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一定会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一直快乐而幸福地行走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