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抗战时期,被迫南迁的河南大学一千多名师生迫于战局又徒步从镇平出发,经过方城、叶县、宝丰、临汝、伊阳(今汝阳)、伊川,行程1000多里,进入伏牛山深处的潭头镇。<br> 在潭头,河大师生受到潭头人民和当地士绅的热情接待。河南大学的医学院被安排在卫生条件稍好的嵩县县城。文、理、农三个学院分散在以潭头寨为中心的十几个村落中。潭头小学腾出50间房屋,潭头镇把周围所有的寺庙,如大王庙、三官庙、上神庙等,乡绅将较大的院落全部腾出,作为教室;还腾出40多间房屋做为资料室、仪器室、实验室、生物标本室。潭头人民又划拨出几十亩地,作为河大农学院的试验田、菜地、林场。有些父老乡亲又把院子、房屋腾出作为让师生们的宿舍。当地的地下温水丰富,水位又浅,当地人还为师生们开发了温泉洗澡的池子。乡亲们为河大师生送来了桌、椅、生产生活用具、米、面、鸡蛋、青菜、水果、柴等,表现出潭头人民对国难的理解、对教育的支持。<br> 河南大学师生没有辜负潭头人民的支持,同学们坐在自己用泥砌成泥桌、泥凳,或者砖头、土坯上听课。没有电灯、汽油灯,师生们在桐油灯下苦读。就这样河大每个专业照常开课,一门功课也不少。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籍制度,从而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河大师生创办《河南大学文学院丛刊》《医学周刊》《农学院集刊》《霜剑》《抗日血钟》《救国先锋》等学术刊物和抗日救国刊物。河南大学每年照常招收新生,照常欢送毕业生,照常送留学生到国外学习。<br> 河南大学师生联合当地士绅在潭头寨共同创建“七七中学”和“伟志小学”“伊滨中学”;同学们为这些学校代课,传授知识,把先进文化和知识带到偏远山乡,潭头从而成为豫西文化重镇。<br>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河南大学在潭头整整5年;在整个北方很难有一张平静课桌的情况下,潭头人民为河南大学1000多名师生安排了平静的书桌,河南大学为国家输送出1000多名毕业生。毕业的学生或奔赴抗战第一线、或到全国各地从事各种专业工作。<br> 1941年,民国政府曾派专员了解情况,并对各地办学进行考绩。河南大学开课时数全国第一,综合考绩全国第二,1942年3月10日民国政府教育部把河南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br> 1944年,日本在战场上连连失败,日寇进行垂死挣扎。5月14日,窜入洛阳嵩县的日寇发现了县城里的河大医学院师生。得知消息,河大赶快组织撤退。5月15日,日寇“卢氏挺进队”带着机枪等来到嵩县,并跟踪追击到潭头,杀害了未来得及撤退的九名师生,另有25人失踪,酿成“潭头惨案”。<br> 之后河大师生离开潭头西去,从紫荆关、商洛、西安一路向西。文、理、农学院在汉中,医学院在宝鸡继续办学,直至抗战胜利才回到开封。<br> 现如今,河大在栾川遗址保存较好的是潭头镇的大王庙村。大王庙,当年是河大农学院之所在,其中其实称不上大院的孙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因河大农学院师生居住过而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r> 如今整理一新的大王庙村,街头墙壁上的图文充满了当年河大曾在此办校的印记。村庄美化的也很好,富有特色富有情调。无论是曲径通幽的石丸路,还是街头的大皂夹树与街心亭下的老井,无处不寄托着浓浓的乡愁<br> 顺路去看了一下潭头街邻村石门村的民俗村落“石门土屋"。<br></h3> <h3>石门土屋民俗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