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画周记(16)

甘雨

<p class="ql-block">本周国画学习计划。学国画不仅会使自己快乐,当然也需要坚持和自律。继续跟着公益课老师学习,继续学徐湛老师的新课,学习国画历史,学习山水画的基本功,跟着赵步唐老师学习画树和山。</p> <p class="ql-block">继续国画历史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髡残明末清初画家,擅长画人物、花卉,尤其精于山水。《国朝画征录》中这样评其画:“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人胜。笔墨高古,设色清湛,诚元人之胜慨也。此种笔法,不见于世久矣。”他的绘画基础出于明代谢时臣,直追元代四大家。他绘画学习名家,同时敢于刻意翻新,并以书法人画,不赞同临举效颦,仰人鼻息的玩味做法。黄宾虹把他时绘画特点概括为“坠石枯藤,锥沙漏很)能以书家之妙,通于画法。”正是他这种重用情感。</p> <p class="ql-block">他用心血入画,重视笔墨技巧的独特运筹。一些被先人画惯的名山大川,到了他的画中,却别具一格,另有新貌,有着不同于他人手笔的特色。</p><p class="ql-block">髡残的山水画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擦勾染,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笔而不干枯;山石多用解索破和披麻皱,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章法稳妥,繁复严密,郁茂而不迫塞,景色不以新奇取胜,而于平凡中见幽深;笔法浑厚,凝重、苍劲、荒率。</p><p class="ql-block">髡残的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p><p class="ql-block">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p><p class="ql-block">他鲜明的艺术特色。</p> <p class="ql-block">髡残作《层岩叠壑图》,当时51岁,正值壮年,因此这幅作品显得炉火纯青。图上画了一座高耸的山峰,峰峦叠嶂,悬崖壁立,白云缭绕,有泉自幽谷崖间喷涌飞溅,顺流而下,形成了涓涓细流,到了山脚汇成溪池。水边亭榭横竖,坡岸林荫下有茅屋。有小径曲折蜿蜒上山,山上楼舍密集,寺观森严。而深山密林无人径处,却有高士盘坐苦修。画的上方,远远望去,有滔滔江水,无边无际,风帆移动,远岫隐约。“高远”与“深远”兼施,略似“ Z ”形的构图,布置繁密,却脉理清晰。山中的白云,在画中具分割前后,明晰层次,调节疏密,烘托主题。总之,景物繁复,笔墨苍莽,境界奇倔,气韵浑穆。</p> <p class="ql-block">石涛为清代画家。他的绘画,在当时就产生了重大的彰响。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早槁”,形成了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他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在技巧上他运笔灵活,或粗线勾勒,点并用;或细笔勾勒,很少皺擦。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圆结合,秀拙相生。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江南水墨,黄山云烟,还是枯树寒鸦,悬崖峭壁,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用特写之景来表现出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节,作品中有着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石涛的传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淮扬洁秋图》、《惠泉夜泛图》、《山水清音图》、《细雨虬松图》、《梅竹图》、《墨荷图》、《竹菊石图》、《乎湖放棹图》、《花卉》立轴等。 </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习、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以画花卉禽虫为主,创造了“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其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恽寿平的山水画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p><p class="ql-block">恽寿平所画的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天趣盎然。他的传世作品极多,主要有《红梅山茶图》、《梅竹图》、《玉堂富贵图》、《桃花图》、《三友图》、《梧轩图》、《汀渔藻图》、《林居高士图》、《月季镜心》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的绘画理论</p><p class="ql-block">恽寿平的重要绘画理论在其《南田画跋》和《欧香馆集》中多有体现,他重视山水画“不著寻山履,身居云海图”的怡情作用,把“脱尽纵横习”、“无意为文”、“淡然天真”的高逸看作绘画美的最高境界。他认为,“高逸”固然和“简”有关:“画以简贵,如尚简之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此外,他强调画家主观情思对绘画对象的溶铸,和传写出绘画对象之神的作用。还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向造化于笔端”。</p> <p class="ql-block">郑燮(1693~1765年),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大家喜欢的郑板桥。康熙时期考中秀才、雍正时期中举人、乾隆时期中进士,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p><p class="ql-block">他主张绘画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阶段说,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板桥画竹以草书之中坚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板桥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板桥画兰,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板桥画石,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有时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郑板桥的画给当时清代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广大知识分子、劳动人民视为珍宝,不惜重金争购,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西方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新颖生动丰富多彩的画风,同时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方绘画多姿多采的独特画风。其艺术手法成熟、大胆、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尤其是花鸟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佳境。</p><p class="ql-block">任伯年还精于肖像画,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任熊等人。他后来学习铅笔速写,变得较为奔逸,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其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都神形毕露。</p><p class="ql-block">任伯年的花鸟画富有创造力和巧趣,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纯以焦墨钩骨,赋色肥厚,近老莲派。后来吸取恽寿平的没骨法,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这种画法,开辟了花鸟画的新天地,对近、现代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任伯年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结合中国画传统画法,民间画法和西洋画法,确立了独自的画风。他擅长花鸟画,勾勒,点簇,泼墨交施互用,形象生动活泼,赋色鲜活明丽,别具风格。此外,兼工人物画,尤其精于肖像画,浅描淡染,笔墨不多而能得神情。此外,还擅长画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吴昌硕(1844~1927年),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石尊者等。他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为“清末海派四杰”。</p><p class="ql-block">吴昌硕不仅善于绘画,而且擅长篆刻。他的刻古朴、拙野、宽博、厚重。吴昌硕师法古人,但却不泥于古,他的艺术创作与追求是建立在“古人为宾我为主”的基础之上,他反对食古不化。吴昌硕治印,不求媚俗,制成的印喜碎刀敲凿,或在砖石上打磨一番,以求拙朴的野趣。气势博大、凝重,以小见大,求之象外,每一方小小印章,如同一块块硕大的丰碑,乃是吴昌硕篆刻艺术更重要的艺术特征。</p><p class="ql-block">在绘画方面,吴昌硕汲取了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诸家之长,兼取篆、隶、狂草笔意人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而他作画往往由画幅中间落笔,构图也迥异于前人,这些使到他的画作既极具古意又极具现代感。</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1901~1984年)四川内江人。</p><p class="ql-block">,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土,或迳署“蜀人张大千”。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本名张正权,又名张权。传说他的母亲在生他的前一天晚上梦到一个老翁送了一只小猿到宅中,因此,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又名爰,季爰。后因为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p><p class="ql-block">张大千六岁开始识字,九岁时在母亲和姐姐的教导下学习绘画、书法。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他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他姐姐张琼枝擅长画花卉、小鸟,对幼小的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四兄张文修教私塾,因而大干也随四兄读古籍,在课余时还经常跟随兄长游览山水名胜,培养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p><p class="ql-block">青年时代,张大千赴日本留学,学染织。回国后,一度沉迷于佛学,曾经去宁波天童寺“皈依佛门”,想出家当和尚。</p><p class="ql-block">大千是天オ型画家,对文人画、作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都有较高成就。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世称“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张大千早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涉猎上溯隋唐,下到石涛、朱耷、徐渭、陈得,以及敦煌莫高窟壁画,逐一进行了研究,从临摹到仿作,进而到伪作,其画风亦田近似石涛、朱査而变为晋唐宋元风范。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数度改变,晚年可历经探索,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人西欧绘画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其过程大略是:先以墨笔略勾大形,然后托裱一层纸(或将画裱在板上),再泼墨泼彩。其可贵之处在于,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他还以“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等古人言论解释这些作品,认为它们是符合传统美学原则的。张大千晚年的这一突变,不仅把他的艺术从古典画风引向了现代画风,也把他推上了中国画革新大家的行列。</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l864一1957)出身贫寒,学过木匠,从民间画工入手,学习古人真迹。27岁始从胡沁园、陈少番习诗文书画,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开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p><p class="ql-block">40岁起,齐白石离乡出游,遍历陝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80岁之后,画虾技术颇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齐白石精擅大写意国画,尤工虾蟹、蝉、蝶、鱼、鸟,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和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齐日石的画,反对不切实际的空想,他经常注意花、鸟、虫、鱼的特点,揣摩它们的精神他曾说: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要目画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题句诙谐巧妙,他画的两只小鸡争夺一条小虫,题目:“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图》题日:“花开天下暖”。:</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一生勤奋,砚耕不辍,自食其力,品行高洁,尤具民族气节,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p><p class="ql-block">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一生留下画作三万余幅、诗词三千余首、自述及其他文稿并手迹多卷,并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p><p class="ql-block">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p> <p class="ql-block">跟着徐湛老师学画野蔷薇的画法。</p> <p class="ql-block">跟着公益课谢老师学画葡萄。</p><p class="ql-block">甘雨点评,叶子有点进步,葡萄画的没有体积感。</p> <p class="ql-block">跟着赵步唐老师学习画山水。感觉赵步唐老师的课特别适合我这种初学者学习。</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赵老师有一句话讲的特别好,学画,重点是画,次要是画好画坏,任何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画不好到画好。</p> <p class="ql-block">画树要惜墨如金,笔尖沾墨,笔宜干枯。</p> <p class="ql-block">评画师点评,树画的有提高了。</p> <p class="ql-block">学画树的组合。如果是三棵树,要孤一并二</p> <p class="ql-block">学画山水,近重远虚,近浓远淡,树和房子墨色最重。</p><p class="ql-block">山要有阴阳向背,山与山之间要有呼应。要有浓淡的改变。纵横的改变。要有皴法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山形,指山的轮廓,山势,指山的形态。势就是趋向,画山需要注意形与势,这是一对互相照应画山需要注意形与势,具体表述了中国画对形体认识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形:</p><p class="ql-block">泛指轮廓,依照这一概念,山头尖者为峰,但不一定是最高,只是从所站角度看到的高点,如果从横向看,高点可能被淹没,而具有起伏变化的轮廓、表现出平的形态。要表现出山石立体的形。</p> <p class="ql-block">势,泛指姿势态度,咩,峦,岗,岭各有其态度。</p> <p class="ql-block">主山如祖山,要庄重顾盼而有情,群山要恭谨顺承而不背,石笋坡陀如众孙,要欢悦罗列而有致</p><p class="ql-block">布颜图</p> <p class="ql-block">以大抱小:</p><p class="ql-block">从一块大石头的整体起手,</p><p class="ql-block">分清大石头的构造特征。再把</p><p class="ql-block">各个局部特征具体画出来。</p><p class="ql-block">要让山石抱在一起,用笔要粗糙,来表示山石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积石堆垛:</p><p class="ql-block">从局部入手,先画一块小石头,再套大些的石头,逐步堆垛成一块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只有起伏不平的山形轮廓线与天光对比十分明显,这类情况下,山形就显得特别重要。</p> <p class="ql-block">专属评画师评,画面太暗,石头画的沒有三面。没有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评画师评,画的太呆板了。</p> <p class="ql-block">积石成山,可惜还是画的不象山。</p> <p class="ql-block">再学皱法,各种皴法,要根据山石的形状灵活应用。</p> <p class="ql-block">云头皺:</p><p class="ql-block">以线为主的皴法之一,适宜表现圆浑突兀的巨石峰峦,用笔中侧逆转结合使用。起势和收势皆须圆围,形似滚滚云团。</p><p class="ql-block">折带皴,是以线为主的皱法之一,适宜表现横条折叠的岩层及层层叠叠的山岗。用笔以側锋为主,横笔细拖,自然转折,先横后纵,横成线而纵成面,形成折带状。</p><p class="ql-block">荷叶皴:是以线为主的皱法之一,描绘远山山脊丛林,适宜表现山势大概脉向。用笔形式与披麻接近,但走势悠扬,筋勒长秀。山顶尖处,如荷叶覆盖之状。</p> <p class="ql-block">雨点皴</p><p class="ql-block">是以点为主的自然法之一,适宜表现苍浑的石灰岩峰峦形象。用笔以中锋为主,秃毫下顿着力,行笔迅疾而收,呈不规则短条,点形似下注的雨点,攒聚细密。</p> <p class="ql-block">斧劈皴:</p><p class="ql-block">是以面为主的皱法之一,适宜表现陡峭壁面,外形方折,棱角清楚,坚硬粗糙的石面。执笔横斜成侧锋,重落笔,轻出笔,果断爽利,形似斧劈柴痕</p> <p class="ql-block">披麻皴:</p><p class="ql-block">是以线为主的皱法之一,通过线与线的勾搭表现山石细密纹理,笔宜用长锋尖毫,中锋起笔,转而侧锋,顿笔收讫,笔劲墨痕自然合理,其形似麻披散。</p> <p class="ql-block">解索皴:</p><p class="ql-block">以线为主的皴法之一,适宜展开层峦叠翠、山色苍茫的韵致,用笔顺逆拖转,行曳回环;以渴笔淡墨细敛,再以浓墨和焦墨点醒,形似绳索纠结散。</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成果,贴在门上,就是作品了。还可以美化居家的环境。同时不断地给自己的作品挑毛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又反过来坚定学习信心,好在户主支持,承诺家中任何地方,想把画挂在哪里,就挂在哪里,想贴在哪里就贴在哪里。为了感谢,将户主聘为私人专属评画师。噢,评画没有收入,不过他也不吃亏,我给他做家务保姆。</p><p class="ql-block"> 一周又过去了,自觉还是有点收获的。想起了看过书中有一句话,可作为下周的名言,“你只有拼命奔跑,才能够留在原地。”下周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