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6日 重庆—酉阳龚滩古镇—乌江画廊—秀山边城“洪安古镇”</p><p class="ql-block"> 四位“姑奶奶”很守时,清晨6点半准时从鲁能巴蜀教师楼开启脚步和心灵之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天公作美,雨后天晴,一路云雾缭绕,山明水秀,乌江水一路相伴,蜿蜒而行。江水一潭嫩绿鹅黄,如朱自清《绿》中描述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又不杂些儿尘滓”,“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美得那么不真实。</p> <p class="ql-block">途径彭水阿依河入乌江处,这里是阿依河漂流的出口。下来走了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和碧水亲密接触,青山绿水迅速治愈了因为疫情影响很久未被放飞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到龚滩古镇近11点,266公里,近4小时路程,一路风景入心入肺,4个姑奶奶说笑间,便到了。心心念念多年的龚滩,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边城民宿,一个偶然的翻阅,发现酉阳龚滩古镇居然坐落在一个特殊的地貌上,从图片上发现,古镇背后是一个背斜构造,只因年代太过久远,背斜顶部因被侵蚀由山顶变成一个凹陷的谷地。而侵蚀后的沉积物变成一个巨大的沉积扇,古镇就坐落在此!现实版的教科书—“背斜成谷”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古镇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的凤凰山麓,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因乌江上新修水库,水位上涨,原来古镇已经没入水面之下,眼前的面貌是通过就地后靠,保持原貌,“原生态,原风貌,原材质,原形制,原工艺,原住民”,将古镇整体搬迁至此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一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三抚庙</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周遭修葺一新,花草亭台,停车场好几个,道路平整,古镇大了不少,任选一个角度,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片,的确更美更方便了,然而,中规中矩的设计,少了灵动;没有了江边的滩涂,少了天然;江边的岩石被淹没,少了层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川主庙</p> <p class="ql-block">青石板街道</p> <p class="ql-block">末代土司楼—冉家院子</p> <p class="ql-block">桥重桥下</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悠悠事,盐商云集似眼前</p> <p class="ql-block">历史终会向前,过去终会被抛下,我们都应该向前看,可是啊,内心的遗憾和残缺却是怎么也填不满。</p><p class="ql-block"> 回不来的风景亦如远去的故人,龚滩终究不再是那时的龚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从龚滩到洪安,155公里的路程,一气呵成,被姐妹们表扬车开得又快又稳,在天黑时顺利抵达边城。今晚,将在清水江(沈从文笔下的白河)的涛声里入眠。</p> <p class="ql-block">6月7日 边城洪安古镇—川河盖—龙潭古镇</p><p class="ql-block">边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个边远、偏僻的所在,它既是重庆的边城,也是湖南、贵州的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独特的个性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边城是一个豪迈的地方,号称“一脚踏三省”。</p> <p class="ql-block">把黄腊丁称为“角角鱼”,煎煮后的“角角鱼”叫“一锅煮三省”或者“三省煮一锅”,甚至鸡一叫,也可以“鸣三省”。这里的人也热情豪爽,沿江边上,不时有微曛的烟嗓子嚎出几声“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豪情却并无往日忧伤。</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三不管岛”,十分霸气,湘不管川不管黔不管,类似于公海之类的地方。民间一遇到无法解决的纠纷,就去三不管岛上决斗,三方官府都不会过问,能够避免受到法律制裁。</p> <p class="ql-block">当地特色小吃—绿豆粉</p> <p class="ql-block">边城更是有文化的地方,一部《边城》成为这里的脸面、营养液、发财树,随处可见的翠翠鱼庄,大佬、二佬餐馆、火锅,乃至客栈。《边城》滋养了大家,使一个偏僻之地走进大家的视野,慕名而来的客人拉动当地的产业,然而有多少人理解当年沈老眼睁睁看着家乡被外来文化侵蚀而无能为力的忧伤与绝望?</p> <p class="ql-block">大佬和二佬的雕像在三不管岛上奋力划着船,翠翠独自带着她的黄狗在隔河相望的破旧的翠翠岛上忧伤,不远处的白塔默默矗立,这无言的结局,这无解的结局!</p> <p class="ql-block">闲暇之余,对茶艺颇有研究的罗姐姐亲自给我们泡起了当地的养生茶,一杯清茶暖心,还耐心传授茶道,增长了许多见识!</p> <p class="ql-block">三省交界的界碑对面,关掉手机战战兢兢的迅速留了个影。</p> <p class="ql-block">非遗传承人制作西兰卡普</p> <p class="ql-block">工艺非常复杂的一条围巾,听说需要织上两三个月才能完成。</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去了24公里外的川河盖,经过了45道拐,翻上海拔1100米的山顶,心情随清新的空气一起飞扬,在基本上碰不到车的山顶上,且行且停,时不时下来拍拍刺梨花,摘摘树莓,采采金银花,四姐妹边拍边摘,乐趣多多。</p> <p class="ql-block">这里每一道拐都命了名,千奇百怪的名字真是难为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啦!</p> <p class="ql-block">野生的茉莉花路边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四位姑奶奶彻底的放飞自我,争先恐后采摘,都变成了“采花大盗”啦!</p> <p class="ql-block">川河盖国家 AAAA 级景区:渝东南唯一兼具草场、花海特色的山地生态景观区,有着“中国桌山”的美誉。到了山顶上,突然变得视野开阔,虽然这里只有1200米的高度,但还是看不到任何乔木,满眼的全是灌木丛和草甸。如果天气足够晴朗,这里可是观赏星空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途径龙潭古镇,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古镇,只是因为处在去桃花源的路上,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赵世炎的故居,才想要去看看。来了才知道给了我们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没想到这里居然有会馆、盐号、禹王宫,还拥有如此之多的深宅大院,让我非常好奇这里的码头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怎样的繁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竟然也是一个卧虎藏龙的所在!</p> <p class="ql-block">查看一下资料,才知道这个古镇在历史上曾经凭借龙潭河、酉水河之便,一跃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集镇,古称:“龙潭货、龚滩钱。”难怪!</p> <p class="ql-block">通往江边的小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水井很多</p> <p class="ql-block">可惜来得有点晚了,规模宏大的王家大院已经关门,只得留点遗憾以后再来观看!</p> <p class="ql-block">6月8日 酉阳桃花源-神龟峡-濯水古镇</p><p class="ql-block">昨晚住的青艾文宿酒店就在古镇里,一早大家兴致勃勃去买票,一出示行程卡,才发现行经的地点多了个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自治县,明明昨晚住酒店时还一切正常,这下子坏了,后天就要上班,出渝归来要三天两核酸,不仅旅行要就此打住,还要影响后天上课,正在沮丧不已的时候,售票员告诉我们可以向电信部门申诉,据说昨天也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后来申诉成功了的。马上打电话,申诉完毕,准备马上到酉阳县医院去检查核酸,以确保明天下午可以进行第二次,车行到路上,就接到了移动和电信的电话,移动反馈是我们的行程没有问题的,电信也给我们进行了技术处理,问题终于解决了,核酸也不用做了,旅行也可以继续啦!</p><p class="ql-block">这一耽搁,一个小时过去了,好事多磨,终于到了桃花源景区。</p> <p class="ql-block">沿着《桃花源记》的指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忽逢桃花林”“山有小口”</p> <p class="ql-block">“初极狭”</p> <p class="ql-block">“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一步步便到了“美池”…“靖节村”,在现实中勾画描绘“世外桃源”隐逸悠远、宁静和谐、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画卷和表现靖节先生是桃花源里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清晨明媚的阳光令人愉悦</p> <p class="ql-block">故作抚琴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酉阳天书—听说与未被统一的先秦六国文字有关</p> <p class="ql-block">桃花源的尽头,便是太古洞(以前叫伏羲洞),我有点不明白这个改名,明明伏羲的知名度更高,宣传的效应更好啊。太古代是25亿年前地球形成之初,是最最最古老的年代,而伏羲是出现最近有人类1万年左右时间,完全不在一个层级,原来,这才是极品老祖宗。</p> <p class="ql-block">太古洞是一个溶洞,如同武隆的芙蓉洞,贵州的织金洞,主要是观赏各种石钟乳,各类石笋、石幔的姿态万千。在“锦绣山河”景点,大型的钟乳群撼人心魄,石帘、石柱、石笋、石芽密密麻麻,在各色灯光的辉映下,五彩斑斓,蔚为壮观,令人啧啧称奇!洞长3.5公里,贯穿整个山体,全程不走回头路,南边进,北边出。</p> <p class="ql-block">自觉观赏溶洞无数,这是最精彩的那一个。的确与它的形成年代古老,保存完好有关。</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神龟峡,神龟峡地处阿蓬江下游,这个景区是酉阳和黔江的分界线。两地游船隔江相望,出发点不同,航线和目的地却一样,归来时又“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也算得上是一景。这里的水和山也极有特色,水如碧玉,迂回曲折,两岸翠竹茂林,钟乳石也不少,景色极其幽美。有人评价它说,“山不是漓江,水胜过漓江,山不是三峡,水胜过三峡”,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我们选择了从黔江游神龟峡,到景区时已近4点,买了票等了20分钟,到最后上船时,就成了4人包船游。这时气温开始下降,下起了小雨,远处的水面开始出现薄薄的水雾。</p> <p class="ql-block">四姐妹陶醉于仙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地理老师认为:这是因为空气中水汽充足,河面的温差较大,河面的水汽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漂浮于空中才形成这样的现象;物理专家则告诉我们这是气体液化;语文大师想到的却是“水澹澹兮生烟”又有了新解。</p> <p class="ql-block">情不自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越往里走,蒸腾的水雾越明显,几乎弥漫了整个江面,碧绿的江面也变得愈加缥缈。船行江中,如在仙境;人立船上,不知今夕何夕。真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p> <p class="ql-block">6月9日 濯水古镇-蒲花暗河-小南海-十三寨</p><p class="ql-block">清晨七点从芭茅岛酒店出来,神清气爽,走风雨廊桥,逛古镇老街。偶尔有一个两个锻炼的人和上学的孩童几乎没有游客,古镇恢复了它沉寂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濯水古镇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是新晋国家5A级景区。是一个集土家吊脚楼群落、水运码头、商贸集镇于一体的千年古镇。</p> <p class="ql-block">濯水古镇就是一条沿江的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全木质结构的吊脚楼,精美的雕花门窗,深深深的庭院,显示了这个曾经的驿站和商埠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漫步廊桥上,站在廊桥边,情不自禁想起了这学期学跳的民族舞“声声慢”,音乐🎶起。</p> <p class="ql-block">彻底的放松下来</p> <p class="ql-block">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融入古风古韵的环境中。</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真心感叹!南方临水而居的格局很是明显,这几天所有的古镇都在河边,并且是以前商贾云集的地方,重要的水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发展成川黔湘三省交通要冲,驿道、商道、盐道于此交汇分流,明清以后逐渐衰落,可谓是繁荣鼎盛一时,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是旧城老街的典型。街道两旁的商号、民居、会馆、学堂均为木质结构,有的是吊脚楼,有的是四合院,有的是撮箕口,错落有致,别有风韵。</p> <p class="ql-block">蒲花暗河游客服务中心在古镇对面,去这个景点需要坐观光车,坐车先抵达山上,穿过一个赤穴溶洞后再沿着长长的阶梯下行,环境清幽,燕子成群。走到山底,再坐船穿越暗河,经历“两天一夜”(由明到暗再到明)的航程,看过了天生三桥、苍天有眼、天下第一刀(关公偃月刀),航船差不多就到了尽头。暗河的水极其翠绿,游船终点站的水,完全是极品帝王绿的颜色,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明转暗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顶上的“天生三桥”</p> <p class="ql-block">苍天有眼</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刀</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是小南海,终于目睹小南海作为堰塞湖的全貌,山前堰塞体巨石林立,想当初地震发生时半边山头都是垮塌下来了的。这里的湖泊是咸丰年间一次震级为6.3级、破坏烈度为8度的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壬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山下湖中,保存了崩塌崖面、崩滑体、堆石坝、堰塞湖及淹没森林等多种地震破坏形迹,是地理人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刚下车照完相,雨下起来了,之后的十三寨游玩就只能车游了。清新的空气,让人从眼到心得到彻底的洗礼。还有一个感受,土家十三寨之所以保留至今,估计也是当初地震发生,让他们与世隔绝才会保留下来吧!</p> <p class="ql-block">黔江这个地方,我们一行的罗老师8年前曾经有过一次深度游,再一次来到这里,她感觉变化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古镇还在维护修建,风雨廊桥还只是一个框架,两边的江水脏而水位低,古镇内只有几户人家开门营业,古镇外建筑稀少。而今,古镇内外,店铺林立,虽然疫情尚未完全结束,这里也不失繁荣热闹。</p><p class="ql-block">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夹镇而流的阿篷江水,碧绿清澈,江面宽展,气魄雄伟。放眼望去,万里江山,无限美景!确乎是进入了“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的伟大时代!</p><p class="ql-block">罗姐姐眼中的蒲花暗河变化也很大,以前是从出口坐船进去,再原路返回,景色单一。现在则是从山上进,山下出,加入了赤穴、溶洞、盐女等景点组合,内容更丰富,暗河的水量增长了不少,水质也有了很大提升,整个生态上升了好几个台阶。之前一直讶异这里何以成为5A级景区,现在终于服气了!</p> <p class="ql-block">返程路上,时而滂沱大雨,时而细雨蒙蒙,望远山云雾缭绕,恍若仙境,也是美景无限。感谢三位小姐姐的陪伴,言谈之中,我得到了很多教学上、生活中的感悟和真知,也特别感谢罗姐姐的即兴评述,妙笔生花,让我们流连忘返,还是顺利返程,结束了短短4天愉快的渝东南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