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怒,不辩,不惊,是为高级

千寻子

<p class="ql-block">一代智圣鬼谷子有言:</p><p class="ql-block">“真正高明之人,遇横逆之来而不怒,当非常之谤而不辩,遭变故之起而不惊。”</p><p class="ql-block">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黄河决于顶而面不惊。</p><p class="ql-block">遇事最高明的处理方式就是:稳得住脚,收得住音,静得下心。</p> <p class="ql-block">费斯汀格法则说:</p><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p><p class="ql-block">换言之,最终导致事情失败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失控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梁秋实说: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宜。</p><p class="ql-block">克制脾气,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处事智慧。</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p><p class="ql-block">愚蠢的人遇到事情,用情绪说话,而智慧的人,懂得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p><p class="ql-block">事缓则圆,心缓则明。</p> <p class="ql-block">知乎上看到过这么一个问题:你觉得社交中最愚蠢的行为是什么?</p><p class="ql-block">最高赞的回答是:不停地争辩。</p> <p class="ql-block">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有一次参加朋友的宴会,饭桌上其中一人提出了一句话,并洋洋自得说此话来源于《圣经》。</p><p class="ql-block">卡耐基立马就听出了错误,并当众指了出来,纠正此话来源于莎士比亚。</p><p class="ql-block">为此两人争论不休,最后卡耐基把头转向了朋友,期待朋友能给予证明。</p><p class="ql-block">不料,他的朋友却说:“这句话就是出自《圣经》。”</p><p class="ql-block">宴会结束后,卡耐基非常不解地问他朋友,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为什么还那样说。</p><p class="ql-block">他的朋友笑着说:首先,在众人面前让对方难堪是非常不礼貌的,其次,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博学多识啊。</p> <p class="ql-block">能赢得争辩的唯一方式,就是不争。</p><p class="ql-block">在心理学上,从起争执的那一刻,沟通的渠道就已经关闭了。</p><p class="ql-block">而且,每个人的生长经历、教育程度、认知宽度不同,对事情的理解自然不同,你所以为的别人未必理解,所以争辩只是浪费口舌、徒劳无益的行为。</p><p class="ql-block">正所谓,位置不同,少言为贵;认知不同,不争为智;三观不同,何必强求。</p><p class="ql-block">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适时闭嘴。</p> <p class="ql-block">弘一法师说:“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先不暇,何暇治事?”</p><p class="ql-block">遇到事上,心神都乱了,又怎么能理智地处理问题。</p><p class="ql-block">有一句话叫慌不择言、慌不择路。遇事越慌,越容易说错话、做错事。</p><p class="ql-block">真正高明的人,越是遇到事情的时候,越是沉得住气。</p> <p class="ql-block">《礼记·大学》有言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p><p class="ql-block">遇到事情,唯不慌不乱,方能理清思路、洞明本质,做出正确的决策。</p> <p class="ql-block">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也屡次叮嘱:</p><p class="ql-block">“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需要冷静,在任何时候,焦躁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遇事不怒,才能理智行事;对错不辩,方显格局胸怀;宠辱不惊,自能从容以对。</p><p class="ql-block">我们无法左右事态的发展,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p> <p class="ql-block">——《洞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