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先生李传发(摄于1989年)</span></p> <p class="ql-block"> 我称李传发老人为先生,主要基于“老师”的释义,用于书面。但是有感近年“老师”的称呼过滥过俗,因而在一般有仪式感的场面都喜欢称其为先生,至于口头表达仍然习惯称呼“李老师”。中国汉语中“先生”一词最初出现于《诗经·大雅·生民》里,是指先出生的人。此后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的释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绎。其中先秦时期有师傅、师长之意,春秋时期有父兄长辈的意思,战国时期指年长而又学问的人。到了清末,西方的称呼传入我国,先生成为一个对他人的尊称。因此,近代和现代很多时候用于对普通人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对于李老“先生”这个称谓的敲定,我还是有过一番考量的。2020年退职赋闲在家,市卫计局综合执法局赵道明局长见我整日无所事事,平常又喜欢在象牙塔里猎点新奇,在自媒体空间里摆弄点文字打发光阴,便介绍我一个可以消磨人生的去处。他说自家伯父李传发年近90岁,曾经从事多年文物保护和考古,最后从文管所领导岗位上退休,一生积累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个人心得,包括文字、图片等。这些东西没有系统整理,养在深闺不为外人赏识,或将成为永久蒙尘的遗珠。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上个世纪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叫“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心”,到今天把这个标签贴在先生头上依然再合适不过。老人心心念念就想找到那么一个人,协助他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些史料的归纳和编纂,于公是对文保事业奉献一份余热,于私也算是了却个人的执念。</p><p class="ql-block"> 我和先生初次相识,原以为我们年龄相差较大,唯恐礼节失周,不敢鲁莽行事。不料见面便被他的洒脱、豪爽、真诚所折服。交谈中,无论如何都掩藏不住他那耄耋皮囊下的一颗童心。这一接触,正所谓一见如故。再后来,在资料的整编过程中,我渐渐从更多维度扫描了先生的整体形象。</p><p class="ql-block"> <b>先生忧患,心怀使命。</b>通过交流,我读懂了先生余生未了的爱宝护宝情结,其中让先生如鲠在喉的忧患有三:第一,外界对于津市没有文物的错觉;第二,津市文物断代的历史留白;第三,考古专业人才的匮乏。对津市这片文物宝地的宣传深度,以及对于如何让这座城市的名片更加靓丽不无遗憾。他担心文物断代阻隔了津市文明的脉络,担忧本市考古力量后继乏人而使津市文物成为蒙尘的珍珠,因而心中总有一种使命的召唤。他要编写一本《津市考古轶事》,我理解它就是一部自传体回忆录的津市文物简史,这里面蕴藏着他对失去岁月的追忆和情感的怀念,有战斗片一样工作的风采,有老祖宗遗留的一幅幅宝贝图片组成的万花筒。</p><p class="ql-block"> <b>先生正义,刚直不阿。</b>先生对于原则的把持,令人生畏。曾经有人谈起一段在澧水北大堤施工时的情景:那个项目施工为期一星期,先生硬是坚守在工地,每日天不亮比施工人员到得还早,时刻关注着工程进展的情况,他说:“一旦发现情况,我叫你们停下来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停”。1989年先生和爱人去北京,为鉴定印度穆罕默德二世于1296年—1316年在首都星德里打造的六枚金币,在公共汽车上勇斗小偷的故事动人心魄。在机关幼儿园、涔澹农场、保河堤、新洲各个地方,每当有文物线索时,常常与文物持有者和地方负责人晓以法理,然后依法归藏,类似为国护宝的事件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物质丰富,未来充满变数,在崇尚精致利己主义、流行及时行乐的悲观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先生的这种风范无疑是一股清流。</p><p class="ql-block"> <b>先生精进,守拙创新。</b>先生从津市工商银行调到博物馆,委实从米箩调到了康箩,按他自己的说法那就是“无人、无钱、无窝的‘三无’单位”。然而他却没有退缩,从此在这个岗位上干至退休。任职期间,一件件难题逐步得到破解。找领导、找部门,毫无怨言地开始为筹建办公场所和博物馆奔波;为网罗专业人才、制定规章劳碌;为筹建300人规模的民间护宝社团组织“文物之友”策划;为项目施工颁发“动工许可证”动脑,依靠《文物保护法》配套地方政策。这种因公、私建设用地动工行政许可的地方性上位政策,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城市开发和建设动工的前置审批程序。他所首创的这些方法,得到国家文物保护局的高度肯定,委托湖南省文物保护局在津市召开现场经验交流大会,在全国文保工作亮点不多的背景下,身为所长的他作了现场典型发言。此后,在北京参加全国文物保护大会期间,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津市出土自旧石器时代至清代时期的文物拾零</span></p> <p class="ql-block"> <b>先生洞明,通透练达。</b>先生出生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龄与我足有一辈人之差,相互称作忘年之交毫无悬念。先生视我为朋友,又或者亦师亦友,那是他的胸怀。我则视他为一部洞穿自然的百科全书、蕴藏人类历史的世间宝藏。人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对柏拉图不断解读的历史;一部中国哲学史,就是对《易经》不断诠释的历史。自伏羲首注《易经》,事历三古、人经三圣,演绎了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阐释天道的文化瑰宝,他钻研得通通透透。我常想,如果先生文化程度再高一点,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位当代知名的哲人?</p><p class="ql-block"> <b>先生好学,能者为师。</b>作为经历新旧两种社会的人,能够识文断字,先生无疑是个有学问的人。先生对知识的求索,达到了令人钦羡的地步。他对新生事物的认知有着独到的视觉和独特的思维判断,每有心得必定喜形于色。勤勉是他追逐真相时的一种姿势,每有感念,必手自笔录,留作日后归纳。先生少而好学,力求甚解,他和老伴吴淑玲背着印度古币上北京,只为求证国宝的来历、名称,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先生老而好学,年至耄耋,依然炳烛之明,可谓朝闻道夕死可也。近些年极力与衰减的记忆力对抗,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积累经验,校正易经哲理运用在预测推演实物发展走势和方向的偏差。每逢对人或事预测精准,他便欣喜若狂。而在契合不高、出现偏差时,便回头查找经书、译著,逐字逐句重新解读,尽力将数和术结合运用到完美的程度。</p><p class="ql-block"> 先生对于诗文的喜好近乎痴迷。在对古物的观察、品鉴、保护的过程中,特别喜欢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慨、记述事件的经过、宣传法律知识。先生的诗,如沙滩上散落的珍珠,让人感受到那颗潮湿的心。在初看似碎片化、老干体的记录和描述里,蕴含着大量的知识点和信息。每读先生的诗,我便咀嚼出诗经的韵味,那种简朴、直白、原生态的自然情感流露在诗意的字行间,蕴藏在俚语的词汇里。他把一生的情结寄系于斯,韵出了远古文明语言化石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b>先生厚德,乐善好施。</b>先生笃定:那些帮人查看风水赠与的钱财只能用来积德行善,不可以用于自己挥霍享受,否则会招致灾祸。他说别人捐赠的钱都足以修房了,但这些钱千万不能自己用,只能用于公益善事,比如印书教化、扶贫助弱、慈善公益等。自己的孩子曾因车祸受伤,他没有动用资金,而是鼓励孩子自主创业谋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走进先生的家,客厅、厨房、餐厅、会客室,各类家电、桌椅、文房用具摆放考究、整洁,让人在有限的空间里,充满舒适的感觉。风水学说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规避自然规律的伤害,顺应天道的法则。先生运用风水美学,结合建筑美学、生活美学,指点心存疑惑的人们,让求教于他的人生活得更加充满诗意和美感。因此,对于现代的实用主义者,先生无疑是他们精神上的玉皇大帝。而先生自是那个让后来者拥有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秉持国学文明星火的传递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 先生年届九十,常邀三五好友聚集家中谈经论道,品茶饮酒。今天,家里又来了两位上世纪津市行政界的大佬,于是爽朗拿出一瓶好酒热情留客。</span></p> <p class="ql-block"> 席慕蓉说:爱如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我姑且套用一下:先生其人,不可评、不可评,一评所有的语言都成了病句。在我的视觉中,先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写下上述文字,仅仅为了说明李传发老人堪称“老师”或者“先生”的现实含义。</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0日 成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