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22年红山区“李济云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暨红山区初中英语‘名家交流’同频互动教研活动” 为了落实赤峰市教育局2022年度同频互动活动,并发扬我区“分享-交流-研讨-带动-成长”的教研精神,促进教师们的专业发展。6月10日上午,红山区教育教学指导中心组织召开了红山区初中英语学科的“名家交流”在线教研活动。红山区初中英语教研员李济云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来自红山中学的吕静老师在本次活动中作了题为《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尝试》的讲座。 除红山区外,来自赤峰市其他11个旗县区的老师们也在线参与观摩了本次活动。 李济云老师首先对全体到场的赤峰市初中英语教师同仁们表示了欢迎,并对市级初中英语教研员宿颖慧老师的莅临参与和提供的本次跨区域教研交流机会表达了感谢。随后李济云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契机、目的和内容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李济云老师指出,虽然受疫情影响,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缺点,也可以转换成一个契机,它迫使让我们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该路向何方。 来自红山中学的吕静老师选取了我国当前初中英语教育领域的“大观念单元教学”和“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两个热点话题,从“大观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常见问题、如何基于大观念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四个方面,进行了题为《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单元作业尝试》的讲座。 吕静老师首先抛出“为何中国学生学习时间最长,却学习效率最低”这一问题,引发老师们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随后,她介绍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注(2022版)》中“课程理念”部分对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即“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语篇类型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形式呈现。”建议老师们教师跳出”以零散知识点为中心“的碎片化教学,关注学科内容、学科方法等上层综合概念,指向结构化的学科大观念 随后吕静老师介绍了“大观念”的研究背景、发展情况,并详细说明了“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及其所具备的“中心性、网状型、抽象性、持久性、迁移性”五大特征。她建议,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应以“英语学科大观念”为提纲挈领,以“提炼单元大观念—厘清课时小观念—设定单元课时目标—开发单元及课时核心活动任务—设计单元教学作品及评价”为备课思路,注重“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接下来,吕静老师就“单元作业设计”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案例分析。她首先指出了当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常见问题、阐述了作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说明了“单元”及“单元作业设计”两个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基本特征、展示了单元作业设计的八大标准。随后,她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取了《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8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单元作业设计案例分享。 吕静老师按照“单元大主题--- 话题小主题--- 主题意义---单元大观念”的顺序进行了教材分析,并从“主题、语篇、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六个维度进行了内容梳理。她秉持“4D设计目标和理念”(指导性directive、区分性distinctive、展示性demonstrative、持续性durative),设计了“预习作业、基础作业、拓展作业、探究作业、实践作业”五类作业,并对这五类作业的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效果进行了一一说明。 活动收尾时,教研员李济云老师对吕静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给予了鼓励和肯定,并热情邀请市教研员宿颖慧老师和与会的全市初中英语教师同仁们进行指导和交流。宿颖慧老师对本次红山区“李济云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暨红山区初中英语‘名家交流’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号召与会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高效、有效的作业设计。与会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吕静老师的讲座理论结合实际,受益匪浅,给出了一片好评。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每个新的发现都伴随着摸索与尝试,每场新的变革都伴随着行动与思索。新形势,新课题,新目标,在砥砺中成长,在相伴中前行,红山区的英语教师们,我们一直并肩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