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人常说,孩子小的时候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就算出去也要早点回来,还要把鞋脱在外面,用火把自己烤一下才能进屋,否则容易带来不干净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对此我是一直持怀疑的态度的,可是那一次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事让我对此有了不一样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那时女儿刚刚三岁,我带着女儿回老家居住了一段时间。那天下午我去医院看我的一个生病的朋友,母亲一个劲的嘱咐我早点回来,孩子太小,医院又是阴气比较重的地方。我嘴上答应了,可是我一直待到晚上6点多才回来,那时候是冬天,天色已经暗黑。我回家的时候经过一片坟地,平时没觉得什么,可是那天确格外的害怕,总感觉心里生生的,骑着车拼命的往回赶。回家后免不了母亲的一顿埋怨,还让我去厨房烤烤火再进去,我随便烤了两下就进去抱女儿了。毕竟那时我是不信的。</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女儿还是很高兴的,晚上9点多正要睡觉的时候,女儿突然大声哭闹起来,我以为是打盹了闹脾气就要去抱,结果女儿一把推开我,瞪着眼睛对着我大哭,我再去抱时就在床上打滚起来,我吓的急忙叫来我的母亲。母亲见状就要去抱女儿,可是不知为什么女儿的力气变的非常大,不断的在母亲怀里翻滚,而且还不断的抓自己的脸和脖子。我跟吓傻了一样呆呆的看着,不知道该干什么,母亲死死的抱住女儿,然后大声跟我说快去找你爸爸去外边拾点荆棘来烤烤去。</p><p class="ql-block"> 我赶忙去邻居家把正在喝茶的父亲找来,我父亲就领着我去了岭外捡了一大堆荆棘,跟我说荆棘属阳,能辟邪。然后嘱咐我往回走的时候不要说话,不要回头,一直往家走。</p><p class="ql-block"> 回家后父亲就在屋内点燃,母亲就抱着女儿边烤火边说着什么,具体我也记不清了,总之女儿在母亲的怀里安静的睡着了。父亲也让我好好烤烤,还让我把穿的鞋子放在外面。</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母亲就去找了我们村的一个神婆,说了大体的情况。神婆就用手摸了摸女儿的头,然后念了一段什么,类似于祷告词之类的吧,按照我们农村的话来说就是“念佛”,然后嘱咐母亲用白纸和红纸叠六对元宝,傍晚到村口烧一烧。</p><p class="ql-block">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有用,但是自那晚后女儿再也没有哭闹过。如今女儿已经上小学了,可是这件事回想起来仍然让我心有余悸。是巧合呢还是真的有鬼神的存在?我没有答案,但是这是我确确实实亲身经历的事情。我现在也非常的注意这方面的事情,每次只要晚回家就会把鞋放在外面,毕竟有敬畏之心是非常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b>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辟邪植物(来自于百度百科,非原创)</b></p> <p class="ql-block">白茅</p><p class="ql-block">白茅出处《南华真经》、《抱朴子》、《周易》。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白茅首先应是出自于《周易》第二十八卦《大过》卦初六爻的爻辞中“籍用白茅,无咎”。最开始为祭祀品,而后慢慢赋予了驱邪之意。</p> <p class="ql-block">桃木</p><p class="ql-block">出处《南华真经》、《左传·昭公四年》。其《左传》中有一句记有“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桃木可以杀鬼,以桃木做弓做箭置于家中,震慑鬼邪;《南华真经》则表示以桃木而插门,孩童不惊。桃木在我国民间文化和信仰上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龙木”、“鬼怖木”,是用途最为广泛的伐邪制鬼材料。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p> <p class="ql-block">桑木</p><p class="ql-block">出处《礼记正记》、《千金方》,可用作祈福之物。</p><p class="ql-block">《礼记》中记载过桑木为众木之木,这一点在如今看来,应该是由当时百姓以桑为生而脱胎的一个美好观点。但桑木的作用依旧很大,在《子不语》里,有鬼类怕桑刀的例子,而在《千金方》里,则有以桑木来祈福的法术。“正月初一晨,取朝向东方的桑根,制成七寸长,手指粗细的木棍,涂抹朱砂,悬挂于门户之上,或随身佩戴能辟邪气。”在今天有不少人说桑木谐音丧,不可种植,不然家中多丧失。这种谐音使用多有偏颇,不用是情况也要视情境而定,例如堪舆有些忌讳就是必须遵守阳宅的前不种桑后不种柳的原则,是因为这两种树木极阴虽可用于辟邪但不懂之人或者阳宅里那些没有忌讳的孩童,在生活中不会运用可能反倒会给自家阳宅造成不便,所以虽可用但必慎用。</p> <p class="ql-block">芦苇</p><p class="ql-block">出处《续汉书·礼仪志》、《日书》。</p><p class="ql-block">其《续汉书》记载五月当挂辟邪灵草,以芦苇为多。出土秦代的《日书》也记载过用芦苇打鬼之例。古人把芦苇称为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流传千年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艾</p><p class="ql-block"> 艾又称艾蒿、白蒿、冰台、医草、甜艾、灸草、海艾、白艾、蕲艾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古人对其赋予了诸多美誉,如尊称老者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古人对艾的厚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荆棘</p><p class="ql-block">出处《日书》。《日书》有记载,以荆棘为矢,桃木为弓,鸡毛为羽,可以射厉鬼,辟邪之用。出处《荆楚岁时记》南朝学者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初五“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在将相和的故事中廉颇负荆请罪,它在古代驱邪仪式中多配合桃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传统文化里,葫芦也是能驱邪避凶的植物,也有多子、多福、多寿的寓意。古人常将其种在房前屋后,以给家宅带来平安。此外,民间葱姜蒜等味冲之物,在民间风俗里,都有些驱邪之用。不过已经不可考究来源了。至于很多人知道的柳树辟邪,其实在古时,柳树辟邪之意并不如芦苇,那个时候芦苇辟邪说法更广泛一点。至于为什么现在有了,可能是因为柳树本身为二十八星宿,在风水学上有独特的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