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俗话说:“家乡美,美在山”。这话真不假。我的家乡有大罗山,我们亲切的称它为家山。大罗山虽然没有黄山巍峨,没有泰山有名,却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人文古迹,山青水秀,岩奇石怪。在我的心中,大罗山是最美丽的山。</p> <p class="ql-block">6月5日周末,又是珍迹留缘罗山群的常规例行活动。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这样的活动都是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疫情期间,我们不能无所顾忌的远走高飞,但在有限的范围内,我们仍可以安全的去周边的地方,放飞自我,追求心灵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用一份激情,持一份恒心,以自已喜欢的方式,坚持每一场美丽的邂逅。上午8点半,一行30多人从大罗山坦头村起步,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带队友们去看前段时间被我们发现的大罗山古越人捕鱼岩画,这是一处比甲骨文还早的,据专家鉴定至少拥有3000年以上的珍贵遗迹。</p> <p class="ql-block">经过坦头岭,到三百年古道十二盘的第二盘,朝右侧岔口南坑路而去。一路行来,俯看山下,景物尽收眼底。视野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架桥如巨龙般盘旋而起;天际处,温州湾新区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然而,最诱人的还是沿途的杨梅,这个时节已经红了,娇艳欲滴……</p> <p class="ql-block">来到双岙峡谷的石头桥上,罗山群的“五朵金花”穿着统一的队服,无疑成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山幽林静,小路蜿蜒,拾级石头桥右边台阶而上,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这苍翠崎岖的山路,历经沧桑,千百年来,承载了多少风风雨雨,人来人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唯有日出日落永不变迁。</p> <p class="ql-block">爬上山脊,忽然发现山谷里有云雾在游动,一丝丝,一屡屡,一片片,一团团,像画家泼墨,眼前的风景变成了一幅幅水墨丹青。这云雾丰富多彩,变幻莫测,它在山头缭绕、积聚、簇拥,渐渐的形成了云海,给这⼭野增添了⽆穷的魅⼒。</p> <p class="ql-block">驻足,凝望,除了静谧,还是静谧。置身在这,怎还会计较人生的纷呈变化。心被宁静浸染,浮华已经逃离。</p><p class="ql-block">人生期待登高,总想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拾步而上,其实不要走得太急,要懂得欣赏沿途的风景。转头看时,你已经身在高处,回望都是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莲花座,这是一块精致的石头,上面雕刻着清晰的莲花图案。前些年经过这里时,常看到有道人在石头上面打坐修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鲳鱼石</p> <p class="ql-block">南坑山双岙西山岗上最经典的石头当属鲳鱼石,从各个角度观察,既像活灵活现的兔子,又像惟妙惟肖的鲳鱼,也像栩栩如生的神龟,移步换景,各具神态。这就是大罗山的石头,只要展开你的想象,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神话,一段传奇。</p> <p class="ql-block">离开鲳鱼石,沿着山脊往度山林场走,去查看我们此行的重要目标--古越人岩画。</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了岩画,这是我们群里的黄明孝等几位队友在5月2号发现的,然后我带着岩画权威专家,浙江岩画第一人陈晓明教授来到现场,经鉴定为至少3000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古越人岩画。此地海拔510米,当时的大罗山是一座海上孤岛,岩画的内容反映的是捕鱼场景,代表的是祭祀活动和渔猎文化。这处岩画第二天就上了温州都市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并引起轰动,这也是大罗山发现的第二处珍贵岩画遗迹。</p> <p class="ql-block">除了我,其他的队友都是第一次看到这岩画,而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仔细欣赏过后,我们对岩画恢复原状并进行了保护,才离开现场。如果要问这个岩画的具体位置,为了更好的保护,我只能说,站在这里看到可以看到对面的峰台水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遥望峰台水库</p> <p class="ql-block">在喧嚣的尘市中待久了,就要选择逃离。抛弃生活中所有的琐事,走进山野,让自然的气息温润心底的柔软,让花草和山风抚平内心的噪动。当我们背着行囊走进大山,收获的不仅仅是脚步的延伸,更是心灵的净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过度山林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林间,发现一只蝴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到达山鸡坑水库(天池)</p> <p class="ql-block">山鸡坑水库位于大罗山罗胜村光岙风景区的东面,建于1959年,因有山鸡常于此栖息,故名山鸡坑水库,又名天池。是大罗山上海拔最高,最天然最纯净的一处水库。天池水质清澈碧透,四周群山环抱,峰峦挺拔,壑谷幽深。旁边的寿桃山与水库相映如画,美轮美奂。站在水库北岸,可欣赏气象与军事雷达双塔,亦可远眺龙脊,石竹村,洪岩尖诸景;置身天池之上,仰望苍穹,顿感天高地阔,气象万千,令人心旷神怡,豪情无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碧波粼粼,今天的天池看着格外的美。</p> <p class="ql-block">每次来到天池,最喜欢看那纯净的水,还有山顶的那颗寿桃石。</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池,原路返回一段,目标是海豚滩。虽然夏日的温度有点高,还好山上的风特别凉爽。穿行在茂密的森林中,那些参天古松有着遮天蔽日的绿荫,脚下的落叶伴随着我们的脚步发出唦唦的声响,惊得几只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午12点50,到达海豚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豚石</p> <p class="ql-block">海豚滩是大罗山最典型的石头景观群之一,海拔570米,地势平坦,视野空旷,在民间也被称为牛头堆,西瓜坦。此处奇石林立,怪石嶙峋,其中有巨岩酷似海豚最为奇特,海豚滩由此得名。近来许多户外人常把这里叫做海豚湾,因为大罗山当初就是一片海,海豚湾之名更有意涵。</p> <p class="ql-block">让自己置身于高山、石峰、白云之间,用身体和心灵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美。看崇山峻岭,嗅山野花香,让轻柔的山风拂面,清爽的空气洗肺。就是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放松,像一片轻盈的云,在高山之巅的天空上飘游。</p> <p class="ql-block">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凭毅力登上每一座山峰,和有趣的人一齐俯瞰山间美景,这就是户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寿桃石</p> <p class="ql-block">大罗山上有两颗著名的寿桃石,一颗是我们刚刚在天池看到的寿桃山顶上的那个,还有一颗就是眼前的,位于海豚滩东面 。这是一块孤石,形似寿桃,自然天成,比天池的那颗寿桃石更形象,更生动。</p> <p class="ql-block">从寿桃石沿着山脊走1公里,就来到了峰台水库大坝上。绕着水库沿线往北面的峰台果园走,按照行程安排,我们要从十二盘下来。</p> <p class="ql-block">丰水期的峰台水库俨然就是一座美丽的高山平湖,碧水旖旎,风光秀丽。湖中有岛,水浅的时候可以直接走过去,而水满的时候需渡船上岛,这也是大罗山唯一的一座湖中有岛的水库。</p> <p class="ql-block">峰台水库之前是一个古村,就叫峰台村。1957年因为建造水库而移民山下,成为龙湾区最早的一批移民。如今在水库中央的桃花岛上,仍遗留着几间石头房,见证着曾经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朴的“捣臼”依然保留着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村里的这口古井如今已被重点保护</p> <p class="ql-block">十二盘古道,全长1200多米,宽为1.5米,原为块石建造,现在已全部铺上了平整的花岗岩条石。历史上十二盘岭是原峰台前辈农贸、工商、探求、访友之脚力古道,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头盘”大碗年糕、“次盘”鱼饼夹肉……古道以菜肴命名,迂回盘绕十二折,故取名十二盘。每盘山岭各具特色,或绵长平缓,或短促陡峭,极考验耐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十二盘下行,比起上坡要轻松许多。</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轨迹:坦头村--十二盘(第二盘)--南坑路--鲳鱼石--岩画--度山林场--天池--海豚滩--寿桃石--峰台水库--十二盘--坦头村,全程14公里。</p> <p class="ql-block">文章结束时,想要取一个合适的标题,最终定为“罗山追海”。其义有四:一是探寻古越人岩画,当时的大罗山是一片海,岩画的内容表现的就是捕鱼场景和海上居民的渔猎文化;二是海豚滩,海之湾,其义自现;三是天池和峰台水库碧波粼粼犹如山之海;四是于罗山之巅,可赏东海潮起潮落,山海一体,景色无边。故“罗山追海”,可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