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校园——载人航天精神

雷北小学

<p class="ql-block"> “探索浩瀚宇宙,</p><p class="ql-block"> 发展航天事业,</p><p class="ql-block"> 建设航天强国,</p><p class="ql-block">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p> 一、载人航天每一次的突破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进入太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舱行走——航天员翟志刚以自己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华民族的一大步</p> <p class="ql-block">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航天员刘洋和队友搭乘“神舟九号”宇宙飞船顺利升空</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中期驻留——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叩开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住上了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太空授课——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p> 二、和习总书记重温航天载人精神 <p class="ql-block">  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育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人展现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良好的精神风貌,你们不愧是思想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英雄团队。 </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p> 三、致敬功勋榜样 <p class="ql-block">  1992年11月,王永志被中央专委任命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承载起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梦。王永志坦言:“载人航天工程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比美俄起步晚了40年,中国的载人飞船要如何定位?载人航天工程涉及到航天员的安全问题,不容一点差池。</p><p class="ql-block"> 巨大的重担压在了工程组头上,在王永志主持和建议下,专家们研究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设想: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设舱段组合式的空间站。王永志强调,在确保航天员安全的前提下,必须让中国的载人飞船一问世就将40年的差距补上。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东南大学有这样一位校友,他是“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作为中国6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被尊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他便是任新民院士,从参与研制第一枚地地火箭,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负责卫星通信工程,到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遨游,一路走来,任新民见证了中国航天数十年的辉煌发展历程。对于堪称辉煌的事业成就,他看得很淡,说自己“一辈子就干一件事,研制了几枚火箭,放了几颗卫星而已。”</p> 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我们在行动 <p class="ql-block">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新的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拼搏奉献,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新局面,使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只要我们矢志不渝地主创新、勇攀高峰,就一定能逐梦更远的星辰大海,不断标注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高度。蓝图已经绘制,梦想已经起航。深厚博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和快速发展的航天事业,必将激发全民族探索和创新的热情,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勇敢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