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向纵深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6月9日上午,渭源县清源第二中心小学庞亚东副校长、汪富强主任带领3位送课教师和锹峪片区的教师分别相聚在莲峰二小开展送教下乡暨片区教研活动。各位领导和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师在活动前召开了教学视导暨送教下乡活动预备会。</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先后有3位莲峰二小教师的研讨课及3位清源二小骨干教师的送教献课。</p><p class="ql-block"> </p> 语文教学 <p class="ql-block"> 语文学科清源二小的吴小林老师亲切随和,教态自然大方,评价及时肯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探索,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p> <p class="ql-block"> 韩敏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通</span>过动脑、想象,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学生学得扎实有效。</p> 数学教学 <p class="ql-block"> 数学学科清源二小的张云燕老师科学素养深厚、课堂设计新颖、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赢得了观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p> <p class="ql-block"> 侯金菊老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p> 英语教学 <p class="ql-block"> 清源二小年旭红老师的英语课中,教学表现出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展示出了教师循循善诱等方面的教学特点。特别是在知识的引入过程中,十分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并在这一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益友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p> <p class="ql-block"> 左小娟老师的这堂课,纵观整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好,教师能够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p> 交流学习促发展 <p class="ql-block">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期间,清源二小、片区领导和老师们翻阅了作业教案以及各类教学资料,对教学的常规工作做了深入了解,通过本次教学视导,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我们衷心地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我们期待着明天的成绩更辉煌!</p> 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授课结束后,语数英三科分组召开了评课研讨交流活动。研讨课老师和送教老师分别阐明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设计意图、教学环节等。</p><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评课老师对各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多方位的点评,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送教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高效性,以及研讨课老师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p> 教学思路探索与实践 <p class="ql-block"> 汪富强主任全面介绍了“五点四环节” 教学法,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环节、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环节、组织学生运用知识环节、帮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环节的循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p> <p class="ql-block"> 在教研活动反馈会中,各视导领导对这次的教研活动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并做了集中的反馈。莲峰二小张江明校长表示,要认真学习清源二小的“五环四点”教学方法,取长补短,专注教师的成长及学生的发展,落实各类计划,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学习与发展。</p> 交流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各参会领导给参加示范课和研讨课的老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表鼓励。学区张吉君校长做了重要讲话:他表示感谢清源二小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送教下乡,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送往乡镇,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莲峰二小教育均衡发展,求得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p> <p class="ql-block"> 视导暨送教下乡教研活动是教师交流的平台,成长的舞台。教师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了许多教学中的困惑。通过这次活动,莲峰二小的教师一定会越来越优秀,莲峰二小的教学质量也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