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缘起 <p class="ql-block">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孩子在大班阶段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这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一点一滴地关注孩子。</p><p class="ql-block"> 整理行为作为一种习惯的培养,是奠定孩子一生良好品质的基础。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整理习惯的建立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多元策略的运用,在游戏化、趣味化的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整理习惯。良好的整理习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假如动不动就要到处寻找书本、文具,隔三差五丢个橡皮、铅笔,必然会使小学生活变得手忙脚乱,极大分散幼儿的精力。良好的整理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在培养时,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贯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p> 课程目标 <p class="ql-block"> 3-6岁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点赞好习惯受益终身。收纳整理就是众多习惯一种。好的收纳习惯,可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有条不紊的做事风格,提高学习效率,预防和矫正他们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其次良好的收纳习惯,能培养孩子对物品的重视度,养成一种责任感。</p> 课程过程 <p class="ql-block"> 为了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我班开展以“学会收拾物品,养成整理习惯”为主题的课程故事。</p> <p class="ql-block"> 首先,在每天的区域活动中,老师们都会将孩子们的材料整理拍照留下来,利用评价或者闲暇时间,引导孩子自己发现整理物品的问题;其次将整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寻找适合的措施,有的物品可以用盒子装、有的物品可以进行分类等;接着进行实践验证,让孩子学习归类整理的方法。</p> 家园合作 <p class="ql-block"> 请家园配合,爸爸妈妈利用家里的收纳盒、收纳柜,让孩子自己收拾衣物、玩具、书籍等物品,养成整理的好习惯。通过本次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家长配合,提升幼儿归纳整理物品的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p> <p class="ql-block">我会整理衣服</p> <p class="ql-block">我会收纳分类衣物</p> <p class="ql-block">我会整理物品</p> <p class="ql-block">我会整理书架,摆放同类书籍</p> <p class="ql-block">我会收拾整理桌子上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我会收拾自己的学习用具</p> <p class="ql-block">我会收拾餐桌</p> <p class="ql-block">我们会整理书架</p> <p class="ql-block">我会将书摆放整齐</p> <p class="ql-block">我会整理收纳玩具</p> <p class="ql-block"> 铅笔盒、书本、绘画工具成了他们每天必带的学习用品,不但天天自己收拾、整理好,不用父母操心,而且在幼儿园一有空闲时间,就自觉地拿出文具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把这次课程活动的真正意义体现了出来。</p> 课程结尾 <p class="ql-block">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形成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学会整理物品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整理好习惯,学会整理书包,有助提高幼儿适应小学的能力。期待孩子们9月以最佳的状态走进小学,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