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程卫通 朗读者:梅弘</p> <p class="ql-block"> 初夏时光能沿婺城的白沙溪走一走,是期待已久的事。</p><p class="ql-block"> 白沙溪有三十六堰,千年灌溉润泽一方。这条发源于南山的溪流,经沙畈、琅琊、白龙桥而汇聚婺江。白沙溪美丽蜿蜒一路向北,沿途有涧道雄关、乌云桥渡、双湖烟雨、铁店遗韵、琅琊峰回、白沙古堰、宝塔摇铃、龙桥映月八大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溯流而上。驱车于青碧山野,一览望去,主色是那般得浓淡相宜。快闪影绰之间,有残花偏居一隅零星绽放,山风吹过,恣意加深了某种寂寞,顿觉是孤独中活出了生命的顽强与执着。看车窗外清濛鲜活的绿,忽然就联想到纷繁的人世,觉得富于烟火的平常生活,有时实没必要仅为某些不和谐的事而自烦苛质。</p><p class="ql-block"> 车到沙畈堰,便步入林丛,品读沁凉。</p> <p class="ql-block"> 沿山边小径走去,林莽清婉,涧岩素默,群山栀子花的浅香不时贴近我面颊。初夏的阳光微熏而斑驳,风在空中划出丝一般的绵痕,偶尔听得不知藏于何处的涧水声,细细的。临午轻倦,断泉带音,山谷两侧蓬勃的荫绿已兀自突起,高处时噤时鸣的鸟声,倏忽间会落得很低很脆很远。几月来因疫情被困的心,突然就有了充分的释放。我知道,这一刻,山野的空灵与妙处已尽我所得。踏一地幽僻,我已全然忘了世俗的困顿。放神的一瞬,就把几月来深涩的倦意,狠狠甩在那些空净的土石上。</p> <p class="ql-block"> 真的,在这极静的山谷,近水深绿,远山含溟,每一个视角都是一幅绝世的风景。天色近午,大片通透的阳光,正被沙畈堰无声地装进绿色的怀抱。临水那株独立的合欢花,艳丽安静,无声无息间,似乎一再催促我们静些离开。</p><p class="ql-block"> 乌云桥渡,是回程必经的一座石拱桥,因位于乌云村附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拱桥拙朴素然,那垒叠的卵石确实是乌黑的,是岁月熏染的丰厚油色。它们从不知疲倦地挤撑紧挨着,托举起这一片亘古的山川日月。靠近些,石缝间仿佛透出沧桑的风声。可以想象,在光与影及风和雨的反复较量中,是几代淳朴的乌云村民,用坚毅的品格和铺展的岁月凝立成这座乌黑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古老的乌云桥,有着最朴素最谦卑的弯曲,躬身迎送着流水从怀中潺潺而过,自此就成了一条长溪的发端。流水一次次向你奔来,一次次被你接拥入怀,随同山岚草木光阴,不断从你宽大的胸襟走向远方。从此掠过山丘,掠过树荫,掠过繁星下那些诗意的蛙鸣,将几百年婺城山民的汗水与鼾声,流淌成一条不竭的生命长河。百年时光洗礼,你都深拥一轮明月在怀。尽管乌石的梦已变得很重很重,但你始终以虹的姿态,屹立于白沙溪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沙畈堰是最源头的堰,石拱桥是最古朴的桥,它们都是最自然最不起眼的所在。他们几无雕琢,乐观迎接风雨,是勤劳朴实的婺城人的真实写照。在我心中,他们是金华婺城白沙溪流域最动人的章节。</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程卫通,浙江金华人,高级经济师,金华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散文诗》《散文诗世界》等。偶尔写作。</p><p class="ql-block">诵读简介:梅弘,浙江金华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曾从事语言工作,喜欢用声音传递生活的美好,愿与美好的声音相遇。</p><p class="ql-block">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