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羡慕爹娘“毗东邻而居,侍弄二分薄田”的悠然日子,更钦佩他们“说干就干、执着求精、勤于折腾”的生活态度。春节前,爹娘在集市购进了不锈钢柴火灶,又搭建了专门伙房,我请XH兄书写了春联,内容是父亲创作的,对仗工整,其乐融融。柴火灶表现优异,带来的乐趣和味道超乎预期,完美切合了我对爹娘的羡慕与钦佩。👍</p> <p class="ql-block"> 近来,翻阅了不少柴火灶的资料,关键词提炼有四:童年、母亲、饭香、乡愁;金句总结有三:童年的记忆就是母亲在灶旁忙前忙后,自己在灶前烧火的样子,总觉得火烧的慢,因为口水不争气的流;再艰苦的日子,只要屋里有柴火锅,只要柴火锅冒出热气来,就觉得日子有了生机,有了希望;柴火灶的年代,才有袅袅升起的炊烟,有了炊烟的天空,才有随风飘散的诗和扑鼻的饭菜之香!</p> <p class="ql-block"> 我能够体会作者描写柴火灶的那种感受,但眼前却很难浮现关键词和金句的应用场景,因为我七八岁前住在东北县城,靠近火车站,烧的全是煤,鲜有柴火熏味。随军来南京,一直住部队大院,烧的是管道气,连煤气罐都没换过。</p> <p class="ql-block"> 唯有一年,到媳妇儿家滑雪,吉林市往万达长白山雪场途中,透过大片白桦林,瞅见独耸在茫茫雪原间的农家小院,围在栅栏里的褐红的砖瓦房炊烟袅袅,呼应着四周零星的玉米秆垛子,瞬间给了我宁静和温暖,似乎闻到了饭菜香,精神与口水湿湿哒哒,竟多出一丝乡愁来。</p> <p class="ql-block"> 爹娘置办柴火灶并非心血来潮,隔壁王叔家的灶用得好,给了客观促动,全方位融入乡村生活也是主观诱因,如此就更像个乡下的家了。置办柴火灶没多久我下乡玩,爹娘隆重推介并将锃亮的灶台摆在院子中央,围着转了两圈儿,拍拍这儿,摸摸那儿,介绍设备构造和操作流程,以及安装建设的规划设计,柴堆位置也确定下来,情绪很高亢、心情很舒畅,快乐的如同孩子。🤗</p> <p class="ql-block"> 柴火灶及伙房的安装建设花了不少功夫,支出在其次,主要是工程进度和质量耗时费力。四五月间的疫情封闭,爹娘常发来照片,既有春之花,也有灶台香,柴火灶在这段特殊日子里制造了不少轻松,成为电话、微信的热门话题,“炖了两条大青鱼、蒸了五屉菜饺子”云云,结论都是“柴火灶表现很出色”。</p> <p class="ql-block"> 我片面理解,爹娘的柴火灶不算生活必需品,却是妥妥的生活调剂品,这是生活方式的返璞,亦或是传统口味的归真,虽开灶频次不高,但效果出奇好。首先是好玩。孩子为什么爱玩火,因为火好玩,柴火灶相比煤气灶有太多乐趣,点着已属不易,还需时时添柴保持火的稳定,炒什么样的菜用什么样的火、加什么样的柴,需要经验积累和感知器官的充分协调;</p> <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好用。灶膛够大,热量上得快、效率高,还能同时烧开水;铁锅够大,蒸包子、土豆、山芋一笼屉几十个,炖大鱼一锅搞定更入味儿;第三是好吃。不太明白柴火灶做出来的饭食为什么比煤气灶香,难道是烟熏火燎的分子渗入饭食,有些类似熏腊肉?总之,应该评选柴火灶为“三好学生”,如果不是能源结构的变化,又怎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 灶膛里的干柴噼啪炸响,铁锅底燎上熊熊火焰,笼屉边的蒸汽喷薄而出,空气间的氤氲飘飘然然。如果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想必这已是最完美的生活了吧?可一方生活又岂是生活这般简单,也有可能就是这般简单。🙂</p> <p class="ql-block"> 细品品,我真喜欢爹娘柴火灶的别样滋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