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五脏六腑注解

心语(谢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 1, 1);">五脏六腑是什么?五脏六腑的关系及功能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 在中医里,把人体最为重要的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其中脏有五个,包括脾、肺、肾、肝、心,即我们常说的五脏,其为人体贮藏精气;腑有六个,包括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即我们常说的六腑,其功能则为消化、吸收与排泄。五脏六腑共同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并保证了人体的健康与美丽,所以说五脏六腑越健康,人就越美丽。</p><p class="ql-block">《吕氏春秋·达郁》有云:“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五脏六腑是否健康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基础。那么中医中的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和关系到底是什么呢?下文将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五脏</span></p><p class="ql-block">脏通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这里的五脏便是指“藏精气而不泻”的心、肝、脾、肺、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1、 脾</span></p><p class="ql-block">脾对应五行中的土,与六腑中的胃相关。与四时长夏相通,与五官中的口相联系,故看脾可观口。脾与情志中的思相关,故思虑过度易伤脾。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肉。</p><p class="ql-block">脾主运化,即脾具有转化输送、消化吸收之能力。脾可化水谷为精微,并将精微输送至其他脏腑组织来维持整个人体的生理机能。此外,脾在运化水谷的同时,还会运化水湿,脾与肺、肾、三焦、膀胱等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p><p class="ql-block">脾主统血,脾脏具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的功能,是供血、滤血、藏血、免疫的中央。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若脾气虚弱,则会导致脾运化水谷的能力减弱,使得气血生化之源匮乏或致脾虚生痰,继而使其滤血、造血、供血功能遭到损害,导致脾不统血、血液来源不足,从而引起月经失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2、肺</span></p><p class="ql-block">肺对应五行中的金,与六腑中的大肠相关,与四时中的秋相通,与五官中的鼻相联系。肺与情志中的悲相关,故大悲易伤肺。肺主气、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p><p class="ql-block">肺主气,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实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p><p class="ql-block">肺主行水,如上文所说,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过程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自身的宣发和速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p><p class="ql-block">肺朝百脉,这里所说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交换。</p><p class="ql-block">肺主治节,所谓治节,即治理与调节,其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一种概括,主要是指肺与心脏的相互合作,从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3、肾</span></p><p class="ql-block">肾对应五行中的水,与六腑中的膀胱和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相关,与四时中的冬相通,与五官中的耳相联系。肾与情志中的恐相关,故长期处于惊恐状态易伤肾。肾藏精,主水、主纳气。</p><p class="ql-block">肾藏精,肾具有储藏、封存人体精气的作用。很多人都会误以为精气是男性专有,其实非也,每个人都有精气,肾中的精气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同时参与血液的生成。我们常说:“肾有多年轻,人就有多年轻”,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繁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固肾保精是保证人体强生命力的重要措施。</p><p class="ql-block">肾主水,我们常把肾脏称为水脏,其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p><p class="ql-block">肾主纳气,《类证治裁·卷之二》里说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这里所说的“纳”是指固纳、受纳的意思,人体通过肺进行呼气,下归于肾,并由肾进行固纳,从而保证呼吸通畅、调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4、肝</span></p><p class="ql-block">肝对应五行中的木,正所谓“肝胆相照”,肝与六腑中的胆相关,与四时中的春相通,与五官中的目相联系,所以护肝明目。肝与情志中的怒相关,故大怒则伤肝。说及肝的功能,主要为主疏泄,主藏血。</p><p class="ql-block">肝主疏泄,肝具有调畅气机、疏通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以维持平衡v。另外。肝脏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性与生殖息息相关,其通过疏泄功能来调节人的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平衡水液代谢、调节性与生殖等。</p><p class="ql-block">肝主藏血,肝有“血海”之称,其具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通过贮藏血液来维持肝的阴阳平衡、气血和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5、心</span></p><p class="ql-block">《饮膳正要·序》中提到:“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故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在中医里,我们会将五脏对应五行,其中心对应五行中的火,与四季中的夏相通,与五官中的舌相联系。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与情志中的喜相关,所以说过喜则伤心。</p><p class="ql-block">心主血脉,其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这里的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p><p class="ql-block">心藏神,从人抽象的思维、意识、精神到具象的眼神、面部表情、言语、肢体反应等,都可谓之神。《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人的整个精神、神智均藏至于心。</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六腑</span></p><p class="ql-block">腑同府,有库府之意。《素问》中说道:所谓上喘而为水者,阴气下而复上,上则邪客于藏府间,故为水也。这里的府即为腑。五脏的功能是贮藏精气,而六腑的功能则是消化、吸收与排泄。六腑的生理机能可概括为受纳运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具体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1、 胆</span></p><p class="ql-block">胆与五脏中的肝相通,并与肝相连,有浓缩、储存、排泄胆汁的作用,其对应五行中的木。胆汁,味苦(有呕吐经历的人最后都会口苦,就是胆汁被吐了出来),呈黄绿色,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我们常说肝胆相照,其实胆汁即是由肝的精气所化,且胆汁的排泄必须依赖肝的疏泄功能。此外,五脏六腑环环相扣,相互关联,如果肝气郁结,则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有所阻滞,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p><p class="ql-block">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胆子大、胆子小等,这就属于胆气问题。在中医学中,胆主决断,属思维范畴。胆具有判断、分析、决定的作用。在现代临床医学中,我们知道人体对外界从感应到反应要通过整个神经系统来完成。但是在中医中,五脏六腑则与情志相关。正因为肝胆相照、相连,所以肝胆相互依附,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着精神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维持各腑脏直接的平衡关系,并保障气血的正常运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2、胃</span></p><p class="ql-block">胃与五脏中的脾相通,对应五行中的土,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其在整个消化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p><p class="ql-block">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素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这是因为胃主受纳、腑熟水谷,能够将食物消化为食糜,继而下传于小肠,完成进一步的消化吸收过程。此外,脾胃同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前者的功能为后者的功能提高良好的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胃主通降,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嗳气、口臭、食欲下降、便秘等症状,这很可能就是胃失通降。胃主通降是指胃气以通畅下降为顺,食物在胃中的整个作用过程都有依赖胃气的通降作用,而这里的通降主要是指降浊。</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3、小肠</span></p><p class="ql-block">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其上通幽门与胃相接,下接阑门与大肠相连。与五脏中的心互为表里,通五行中的火,也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在整个消化系统中,小肠亦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消化过程有化学性消化(小肠液、胰液、胆汁的分解作用)和机械性消化(小肠蠕动)两种,基本上完成了消化的扫尾工作。此外,小肠粘膜还将有效地吸收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p class="ql-block">所以,小肠的主要功能便是主受盛、化物,其中受是接受的意思,盛是容器的意思,即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并起到一个容器的作用;化物就是进一步消化的意思,即食物还须在小肠内完成进一步的消化吸收。</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4、大肠</span></p><p class="ql-block">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个部分。大肠上口(大肠的上端称为回肠,是小肠的一部分)在阑门处接小肠,下端与肛门相连接。大肠也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处于消化道的下段,大肠吸收营养的功能已经非常微弱,而是以排泄为主。在中医中,大肠被称为“传导之官”,其接受小肠下传的废物残渣,将其形成粪便,并通过肛门排出体外。</p><p class="ql-block">在五脏六腑之中,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非常重要,其余脾、胃、肺、肾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若其传导失司,便可反映其他脏腑的机能好坏。</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5、膀胱</span></p><p class="ql-block">膀胱是人体的一个储尿器官,位于小腹部,膀胱上有输尿管与肾相通,后端开口与尿道相通。膀胱的主要功能就是储存和排泄尿液。</p><p class="ql-block">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情况,且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肾不好。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对应五行中的水,膀胱的排尿功能要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如果肾的气化功能失常便会导致膀胱开合失司,从而形成小便不利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6、三焦</span></p><p class="ql-block">三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其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为六腑之一。在中医中,各家对三焦的认识各不一致,有些人认为三焦为有形之物,有些人则认为三焦为无形之气。通常而言,三焦是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膈肌以上为上焦,包括心、肺;膈肌以下脐以上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与五脏中的心相表里,主要功能为主持诸气、运行水液。</p><p class="ql-block">主持诸气,三焦是人体元气通行的道路,元气又称为真气,发源于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基础。人体的元气必须通过三焦输布全身,从而激发并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所以说三焦总司整个人体的“气化活动”。</p><p class="ql-block">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其是人体水液运行的道路,人体内的水液只有通过各脏腑和三焦的共同作用,才能保证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2px;"> 七情与五脏的关系</b>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七情是指:</span>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和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精神活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五脏是指:</span>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p><p class="ql-block">脏,古通藏。五脏具有“藏”的特点,藏精、藏气、藏血、藏神为其共性,故又名五神脏。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广泛联系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而形成的有机整体,因而五脏对人体的生理、病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脏在生理功能上各有专司,病证上也互不相同,其间的依存、制约、协调平衡关系,以及脏与脏,脏与腑,乃至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主要用阴阳、五行理论及藏象学说来阐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中医这样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span></p><p class="ql-block">主要临床表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喜伤:</span>心神不宁,精神恍惚,甚至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怒伤:</span>见头晕或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胸闷,两胁胀痛,急躁易怒。有的可见呃逆,呕吐,腹胀,泄泻,甚则神昏暴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思伤:</span>头晕目眩,怔忡,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形体消瘦,失眠多梦。</p><p class="ql-block">忧伤: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悲伤:</span>面色惨淡,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恐伤:</span>少腹胀满,遗精滑精,二便失禁,或惊惕不安,常欲闭户独处,如恐人捕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惊伤:</span>则情绪不宁,甚则情志错乱,语言举正异常。</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七情与五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span></p><p class="ql-block">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span></p><p class="ql-block">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span></p><p class="ql-block">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p><p class="ql-block">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汽车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肺主悲,过悲则伤肺</span></p><p class="ql-block">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我给他看病,他说 “大夫啊,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见了你就特别想哭。”我说 “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肾主恐,恐则肾气散</span></p><p class="ql-block">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里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曹操身边那人给吓死了,我想,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所以中医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和人的五脏是休戚相关的。其实我们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你看那王熙凤,她为什么得病?“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对谁都那儿算计着呢,最后老天就把她算计了。林黛玉天天哭,天天哭,哭着哭着她那肺结核就来了。大家看过《三国演义》,你看那周瑜,周瑜那么年轻,就是因为他嫉贤妒能,由于他的心态太不平衡了,老觉得诸葛亮比他聪明,老不服气。说诸葛亮把他气死了,不如说他自己把自己气死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脏”使用说明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膝盖”使用说明书</span></p> <p class="ql-block">医生讲座:</p><p class="ql-block">中医王平旦大夫谈“慢性矮缩性胃炎”的病因是情志方面障碍引起的论述。</p> <p class="ql-block">人不知而不愠,不要生气,不要被情绪左右。</p> <p class="ql-block">  本篇根据《黄帝内经》相关医学典籍,介绍了人体的五脏六脏纵横身体上下的经络是如何运作的,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健康的,总结得出了“要想不生病,五脏安和是根本。”五脏是身体的核心,身体上的问题几乎都同五脏有关系,五脏六腑出现了问题又与情志有关系。因此,我们如何因地制宜,顺时养生,如何根据自身的体质养生,如何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如何调节自已的情志,如何追求至上的生命质量,是人生的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远离疾病和衰老的终极智慧,以至诚至真至简的正心修心之法,重树把屋生命自由的高度自信,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调整心态,面向未来,找到医心良药,顺时养生,实现自主生命,健康快乐!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