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驼山庄老大出事后,老二欧阳锋坐上庄主位置,他是深刻汲取老大失利的教训,深挖沟,广积粮,山庄重新翻新扩建,墙堡再次扩大加宽加高加厚,原先的只住了一百来人,后来欧阳锋在西域名声大噪,方圆数百里地绿林黑道全都投奔与而来,欧阳锋这时感觉到了他人生过的极其潇洒,整个人到了顶峰。开始有点不满足于西域蛋丸之地,内心深处期待回到中原,衣锦还乡,笑傲江湖,称霸武林。再者他也想知道自己出走西域多年,中原武林发生了那些大事,对于他武痴,更想知道传说中九阴真经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南帝段智兴,一灯大师,云南大理国一国之君,管理江山与宋徽宗不相上下,为了一个女人,最后心灰意懒,出家为僧,在武功上造诣颇深,一阳指功夫炼入化境。呆在南方偏远地区,早已对中原神往已久,放弃了江山和美人之后,开始游历华夏神州,一路艰辛,好在作为僧人,四海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日三餐,行一程山水,化一路斋饭,路上偶尔遇到寺庙,借住一宿,全国各地风土人情,市井趣事,了解不少,相比云南少数民族居多的地方不同,中原武林中人物更多,逢宋朝处于内忧外患,北宋退守江南一隅,两位皇帝先后被俘,南宋小皇帝更加软弱无能,到处民心慌慌,民不聊生,饿死人随处可见,大批难民牵家带口,四处逃离。一灯大师忧心忡忡,一路跋山涉水,忧国忧民,无奈自己已经出家为僧,不管俗世红尘,机缘巧合,遇到同是出家为道的全真教。</p> <p class="ql-block">丐帮在乱世中才能出现更多从者,盛世很少遇到,除非是那种真的看破红尘的俗世高人。洪七公,出自乡野穷苦人家,从小无依无靠,年幼时吃百家饭,穿千家衣长大,生处乱世中,大街小巷乞讨为生,机缘凑巧,被丐帮收留,洪七公,长大后,仗义执言,在丐帮内渐渐从最底层做到长老位置,丐帮帮主看他是个可塑之才,开始传授绝学与他,帮主临终之前,丐帮压箱底功夫,打狗棒,降龙十八掌一股脑传授与洪七公。丐帮内部推选洪七公成为继任帮主一职。带领社会最底层劳苦大众行侠仗义,救困扶贫,一时之间,丐帮在洪七公带领下,抗击金兵,在朝廷内反响也很大。毕竟是个民间组织,洪七公眼光也算不错,想联合更多天下穷苦人进入丐帮一道,听到风声说华山论剑,武林界也是件大事,洪七公也想借助这个活动扩大丐帮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佛教在华夏的影响力远不如道教在群众中口碑好,佛教的条条框框太多,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乱世之中,独善其身,始终是他们的信条。道家则不同。王重阳,全真教的掌门人,悬壶济世,关心天下苍生,是他们的基本信仰,根植长江沿岸,黄河上下,穷乡僻壤,山林原野,没有雄伟壮观的居住地,修行就是修心。历朝历代,逢乱世,道教教众,基本都会融入群众中来,他们有高深莫测的医术帮处在最底层的人们解决实用性问题,行侠仗义是道教立足根本,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困惑多年,王重阳感觉到道教出来教徒明显有点吃力,势单力孤,想要扩大影响力,必须借助一些活动,让更多武林人士知道有个组织在办这个事情。人员散,信息也算灵通。王重阳把华山论剑看成一次展现道教的机会。率领手下一帮得意门徒,倾巢而出,全真七子。在江湖一炮走红。</p> <p class="ql-block">江湖上提起桃花岛,开始人们天真的认为是旅游胜地,有点三脚猫功夫,家道殷实地青年小伙,喜欢出来逛逛,租个小船,上岛转转,谁料到,岛上早有人居住,而且还是个狠角色,岛主黄药师,不折不扣是个眼里心里无人的主,孤傲冷漠,身怀绝世武功,在江湖打拼多年,积攒了些财富,带着心爱聪明绝顶老婆来到远离红尘孤岛,一起度过后半生,期间收了几个孤儿,没事教练他们武功,谁承想,在岛上久了,动了凡心,岛上与外界联系的时候,采办岛上所需物资时,岛主黄药师听到华山论剑一说,瞅准了日期。他本是个好胜心比较强的,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也想得到天下第一,还有最重要武林秘籍九阴真经。黄药师想揽入怀中,独自占用。更想称霸武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