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军旅(连载9)

杨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防施工</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七十年代,我国与前苏联关系非常紧张,中蒙边境线的安全就尤为重要。为了防御前苏联的入侵,第205师脑包山防御阵地,每年都有国防施工任务。孙德泽副团长负责军事训练、国防施工任务。记得我刚到警卫排不久,有一天,从食堂吃过晚饭回警卫班,我到首长办公室,孙副团长对我讲:“小杨,你收拾一下行装,等会我们乘指挥部工程车去苏集山值班蹲点。”接受指令后,我快速收拾好首长去指挥部所需日常生活用品,还特意在书架上带了几本首长喜爱的军事书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十一点左右,一辆从指挥部来接首长的苏联嘎斯牌卡车,停到了首长大院外面的操场上,警卫室执班员跑步到三班告诉我说:“小杨,指挥部接首长的车已到操场上了”。我报告首长后,提上行装和首长一同坐在驾驶室内,车箱后面还站着几位送给养的战士。嘎斯车出团部后,朝着苏集村方向的国道上行驶,一个小时后汽车驶出大公路,往苏集山指挥部方向快速行驶,上山的公路是一条施工便道,坑垇不平,嘎斯车在颠簸的公路上行驶,驾驶员小李还提示首长和我握着扶手,以免在行驶中受到碰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汽车到达苏集山施工指挥部已是晚上十点过了,张彦春副政委已先前到达苏集山。在指挥部,首长住的是一排土炕四个铺位宿舍,孙副团长、张副政委,还有我和作训股的一个参谋也住这里。作训参谋知道二位首长要上指挥部蹲点,把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土炕烧的暖暖的。两位首长累了一天要早些休息,我和参谋还有些事没做完,就各自忙自己的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首长俩没睡下一会儿,孙副团长就叫上我:“小杨 ,火炕今天烧得有点暖和,你去看一下火炉盖好没有”?责任重大,事不宜迟,我棉大衣都没有披好,就赶紧跑到室外火炉旁,用湿煤灰把火炉马上盖了。进屋后又把首长俩土炕垫絮撩提起来降温,凉一会儿,垫絮降温冷了,我就把垫絮又垫在土炕上,让首长俩继续休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睡了一会儿,土炕又升温了,睡在炕上确实有点热,让人无法入睡。孙副团长和张副政委俩披上被子,起床坐在炕头上,聊起了工作上的事情。在严寒的乌兰察布,室内温上升巳达到了25c度。我还只穿了件衬衣,跑上跑下都觉的发热。作训参谋给首长说自己没做好,炉火没有盖好,一会儿赔不是。就这样,我们折腾了大半夜,土炕的温度始终没有降下来。应该来说,主要是土炕保温性能好,土炕温度一上去,就很难把温降下来。最后,孙副团长和张副政委俩决定:“今晚,大家继续工作,不休息了”。我就和参谋一起聊天,聊了一会儿,我就在桌上拿了一本《解放军画报》来看,参谋也看他的《战友报》,后来,还是坚持不下去了,我边看报边打起瞌睡。到了下半夜,土炕温度才降了下来,孙副团长发话了:“炕温降下来了,大家可以睡觉喽”。“土炕风波”这么一折腾,大家上炕后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孙副团长下连队检查施工,我们驱车前往一营施工区。由于昨晚情况没休息好,在车上老是打不起精神来,还有点打瞌睡,受到首长批评。来到施工区现场后,看到连队指战员们在施工区干得热火朝天,见到宜宾老乡杨权、周苏川、王德贵、吕汝宏、刘从荣、黄家荣、蔡应轩等战友,在施工区挖反坦克壕,有的战友用洋镐,有的用钢钎二锤,有的用洋铲,那种革命干劲,非常让人感动,精神也被提了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那艰苦的年代,第205师指战员们在没有先进施工设备的情况下,用钢钎二锤、洋镐、洋铲与侵略者抢时间。这是指战员们在抢时间,争进度,挖战壕的现场。为了抢进度,那段时间,施工任务重,连队指战员们加班加点,层层压任务,每个班每天要完成挖二十米战壕的任务,指战员们太辛苦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205师属所部队住扎在脑包山防区,按照军委布防命令,抵御苏军在中蒙边境驻扎的摩托化部队,各团负责各防区的战备施工任务。命令要求:各部队必须按时间,按进度完成战壕、反坦壳壕和坑道任务。1978年春季,部队记者在施工观场拍摄的,614团二连指导员崔安善在苏集山国防施区,带领干部战士挖战壕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段时期国家困难,部队国防施工、战备训练,生活条件都非常的艰苦。战士们每天的伙食标准就只有六、七毛钱一天,早餐玉米窝窝头和小米粥,中午、下午二米饭,战士们在连队很少吃上白面馒头,蔬菜一年四季基本都是白菜、土豆。肉类供应极少,一个礼拜、半个月战士们吃不上肉是常见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天,孙副团长和张副政委,到苏集山检查一营施工进度,在饭堂就餐时,见我们四川宜宾战友,一会儿功夫,就吃完了四大碗二米饭,我还问他吃饱没有,他说:“觉得还没吃饱"。确实那段时期,部队施工任务重,劳动强度大,战士们肚子里没有油荤,饭量自然就很大。但许多连队在礼拜天,都会改善伙食,有的连队炊事班做饺子,有的做包子吃。二连宜宾战友刘从荣,有一个礼拜天早上曾吃过十个包子。在那个艰苦年代,连队还有比这吃包子厉害的高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天,孙副团长在指挥部接到一营电话报告:“一连在施工区组织战士们挖坑道时,发生严重塌方事故,三名战士被塌方土埋在坑道里,经干部战士抢救,已被救出坑道,三名战士重伤需抢救。”战士的生命安危牵动着指挥部首长的心,孙副团立急指示 :“把卫生队最好医生派往事故现场 ,用最快的时间抢救伤员”。救护队及时把受伤战士送到了集宁280医院抢救,使伤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天下午 ,孙副团长、张副政委、我们一行三人坐上了指挥部工程车,驱车前往280医院看望伤员。我们上了医院二楼,在外科室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一连受伤战友的病房,进病房看到是宜宾老乡高飞战友。高飞躺在病床上,头和身上都挷着绷带,高飞见到首长来看望他,激动的正要起身敬礼。孙副团长和张副政委已走到了高飞的病床前,亲切地握住高飞的手说:"别动,注意身体。"二位首长认真听了高飞讲述当天事故情况。这会儿一连卫生员张蜀樵也来病房,我就和张蜀樵战友小声地聊了起来,了解高飞战友的受伤情况。外科负责人向首长通报了抢救情况,听负责人讲,通过照X光片,高飞肋骨受损。了解情况后,首长临行前,还要求医护的人员,要好好护理伤员,早日康复。一连受伤战友通过280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三名受伤战友全部得已康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飞战友在这次塌方事故中受伤最严重,出院被不久,被部队评为五级残军人,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2月退役回到了宜宾,安置在计生部门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龙承军,77年宜宾市入伍,614团炮一连后勤班战士,在一次外勤中受伤,送280医院抢救脱险,出院后评为六级残残军人。后退役回宜宾市屏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树屏战友,1976年12月四川宜宾入伍。613团五连优秀班长、代理排长。团里刺杀和射击标兵。正当团里准备要确定叶树屏提干的时候,在一次国防施工挖坑道中,代理排长叶树屏带领两名战友进坑道点火作业,发生导火绳跳烧爆炸,突发意外重大事故。613团团首长们高度重视,指派卫生队医护人急时将叶树屏送至集宁280医院,经外科专家全力抢救,叶树屏终于保住了生命,但叶战友还是失去了一只眼睛,头部严重受损,另一只眼睛近乎失明,一名战士光荣牺牲。后来,叶树屏战友荣立二等功,被评为七级伤残军人,退役回到了四川宜宾,安置在新市医院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内蒙古北疆塞外,205师官兵们在乌兰察布防区,抛头颅洒热血,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保卫国防,把青春和热血洒在了祖国边疆脑包山这片热土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部分来自网络,鸣谢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杨宁 ,四川乐山市人。大学文化、会计师、注册咨询师、退役军人。先后在《人民政协报》《中国质量报》《四川日报》《四川旅游报》《宜宾日报》《大洋文艺》《天府作家》等国家、省、市媒体发表新闻、通讯、纪实文学等四百余篇,十余篇文章荣获省市好新闻奖。《难忘的军旅》荣获《天府影视》2019年优秀作品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