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端午,我和女儿驾车来到成都市金牛区天府艺术公园,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准备前往成都美术馆参观双年展。</p><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出来,看到有一处场馆门口有人扫码进入,我们也上前出示签到码去扫,保安一看说你们预约的是双年展,这是图书馆,于是有了我的那篇《邂逅绝美图书馆》的美文,意外的邂逅,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图书馆,直奔双年展去。小红书上有人建议先进B馆再到A馆,果然不错,顺路的是B馆,再往前走至少500米以上才到A馆,美术馆10点钟准时开馆,门口已排了长长的队伍,因疫情需要,扫健康码、亮行程码,然后才是签到码、安检,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本次成都双年展据说是全球当下最大规模的双年展“超融体”,有来自海内外272位顶级艺术大咖的506幅艺术作品,展示多元化艺术装置、油画、雕塑、摄影、影像、VR互动等,这是一场老少皆宜、不分年龄都能感受的文化与艺术的盛宴。</p><p class="ql-block">双年展由8个主题板块、1个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板块组成。主题展分为“多态共生”“家园共栖”“智能共振”“时潮共燃”“生态共度”“意匠共鸣”“民族共情”“美育共线”八个板块。从艺术思潮、建筑营造、生态意识、时尚趋势等不同侧面展现“融”的视觉表现。</p> <p class="ql-block">进入B馆,被展出的件件作品吸引,虽不能完全领悟其意,但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美感体验却不少,在匆忙的观展中也算是得到了一次艺术熏染和享受。</p> <p class="ql-block">时潮共燃</p> <p class="ql-block">家园共栖</p><p class="ql-block">家园共栖板块聚焦于建筑设计 、艺术与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家园”一定是每个人心中的温暖居所,随着文明的推进,家园的含义已经远超个体的家庭或家乡,更多的用来指代全人类共享的世界、乃至人类与所有生命共栖的星球。</p> <p class="ql-block">B馆一楼有一间咖啡厅,环境很优雅,在这里喝喝咖啡聊聊天,休息休息挺不错的。我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喝了杯咖啡,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转战A馆。</p> <p class="ql-block">A馆的建筑外型很别致,有点像悉尼歌剧院的造型,门前三个大步流星的巨人雕像栩栩如生,很喜欢这组造型,三个人迈开大步,踌躇满志、坚毅刚强、意气风发、大步流星,很多观展游客在此留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近午时,进入大厅,很多人围坐在大圆柱下休息,斜对面是用钢丝编织的巨形蝴蝶结,刚中有柔,刚柔相济。</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艺术家用报纸撮线编织的365个口罩。在抗疫的今天,全世界的人民都以抗疫“战士”的身份参与新冠疫情的斗争。口罩成了最有效、最直接的防御形式之一。尤其是在2020年口罩的意义已变的非同寻常,在不情愿中成了人们外出不可缺少的“装备”。艺术家在成都收集与疫情有关的各类报纸进行撮线及编制作出一年365个口罩的形式,以愿望式的展示形式期待这一年的全球人民以有效的防御手段而制止疫情。</p> <p class="ql-block">由于文化和艺术的审美观有限,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了各个展厅的作品,没有对每个作品进行深度的了解和研究,只是粗略地感受了一下多个领域、各个地方的艺术文化,潜意识里应该也接受了一些新的理念和创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次成都双年展以八大板块为基础,通过展览形式实现跨领域、多维度、高层次的超级融合与联通,让艺术、美学和有趣的灵魂总在恰到好处相遇相拥。这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盛宴,这是一场世界大咖联袂艺术的盛宴,也是一场不分年龄、老少皆宜的文化大餐,我们有幸在端午这一天前来品尝,眼界大开,祝成都双年展获得圆满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