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应急演练——马堽名贤学校(小幼部)

马堽名贤(小幼)

<p class="ql-block">夏季是溺水高发期,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中小学生参与水域活动频率逐渐增加,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为提高中小学生防溺水意识,了解防溺水知识,增强发生溺水时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主管部门工作安排,结合本校工作实际,我校于2022年6月9日举行了防溺水应急演练活动。</p> <p class="ql-block">一、脸盆憋气演示</p> <p class="ql-block">周校长现场讲解</p><p class="ql-block">(1)溺水致死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的水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p><p class="ql-block">(2)普通成人水中憋气一般2——3分钟,专业训练的潜水员水下憋气一般5分钟左右,经过特殊训练人员水下憋气会更长,目前国际上的最长纪录长达22分钟。</p> <p class="ql-block">二、互救演练(情景剧)</p><p class="ql-block">三名小学生野外游泳,一人意外溺水,另外两人一边不停地向旁人呼救,一边查看周围环境,寻找竹竿(或绳子等)进行互救演练。</p><p class="ql-block">演示流程:野外游泳——人员落水——发出呼救——寻找救援器材——现场救援</p> <p class="ql-block">张校长现场讲解</p><p class="ql-block">(1)自救与救护: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以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缓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p><p class="ql-block">(2)未成年人不能贸然下水施救。未受过专业训练或未领有救生证的人,切记不要轻易下水救人,会游泳并不代表您会救人。</p><p class="ql-block">(3)若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刻拨打119或110,向当地成年人呼救。</p><p class="ql-block">(4)发生溺水事故时,在岸边的人不宜直接下水,最好的救援方式是丢绑绳索的救生圈或长竿类的东西。没有救助设备千万不要徒手下水救人,可就地取材,树木、树藤、枝干、木块、矿泉瓶都可利用来救人。</p><p class="ql-block">(5)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拨打120。医生未到之前急救方法如下:a、清除口、鼻中杂物。b、空水。c、人工呼吸。</p> <p class="ql-block">三、演练总结</p><p class="ql-block">1.张校长就本次活动取得的成绩及不足做了总结</p><p class="ql-block">2.同学们也在本次防溺水演练活动中受到启示 :</p><p class="ql-block">(1)提高防溺水意识.</p><p class="ql-block">(2)增强防溺水本领,救援有方法,未成年人不能贸然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3)发生溺水事故时要沉着应对</p>

溺水

演练

憋气

下水

呼救

互救

救人

游泳

救援

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