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宝黛爱情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p><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面有个细节,宝玉这个贾府的二爷,从小阅礼收礼无数,但最让他上心的礼物却是黛玉送他的一个小小荷包,宝玉总是把它藏在最里面一层的衣服贴身带着。</p><p class="ql-block">今天就来说说宝黛情缘</p> <p class="ql-block">爱情,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感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全部。</p><p class="ql-block">贾宝玉爱林黛玉,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问题是,贾宝玉的爱仅仅是跟着感觉走吗?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吗?</p><p class="ql-block">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这么说,林黛玉的缺点和问题宝玉很清楚,也常常为此二人发生摩擦与冲突。并不是所谓我爱你,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我为你的一切着迷。而且,宝黛爱情,他们之间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经历痛苦。那么贾宝玉爱林黛玉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文化追求上高度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在代表正统的贾政王夫人看来,贾宝玉最大的问题是不喜欢读书,其实宝玉是很喜欢读书的。他喜欢《庄子》《诗经》《离骚》这些个经典书籍,更喜欢读《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所谓杂书。他不喜欢读的只是那些用来举业的书而已。他认为读那些书,目的是做这个末世的禄蠹,那是宝玉打死也不会成为的样子。别说去做,宝钗、湘云劝他读正经书和去多会会官场中人,他就说这是混帐话,而黛玉从不劝他这些,不劝不是因为要顺着宝玉,而是她与宝玉在这个问题上是一样的认识。</p><p class="ql-block">宝玉处在这样违背他志愿的环境中,处境是压抑而痛苦的。真正在这个问题上理解他、懂他的只有林黛玉。《红楼梦》已经告诉读者,知己,是贾宝玉最高的精神追求,也是宝黛爱情最核心的基础。</p><p class="ql-block">黛玉所有的作品都能使宝玉产生共鸣,而黛玉的学识修养和文采上比贾宝玉更胜一筹,同样,宝玉每次和姐妹们作诗好像都会落第,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看看他写的《姽婳将军词》,再看《芙蓉女儿诔》,说是红楼诗作巅峰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二、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价值取向上高度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比如,宝黛判断一个人,不以人的高低贵贱为标准。宝玉不用说了。黛玉对于她的丫鬟紫鹃,有着一份姐妹之情,紫鹃可以数落黛玉、教育黛玉甚至是批评黛玉。这在《红楼梦》众多的小姐里也算独一份。还有一个例子是香菱,香菱请宝钗教自己学诗,宝钗就说我劝你不要得陇望蜀,好好做针线是正经。香菱于是转而向黛玉求教,黛玉欣然答应,而且教的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从来没有考虑过香菱奴才的身份。</p><p class="ql-block">宝黛对人怀有赤子之心,体现一个“真”字。喜欢或不喜欢,他们都会真诚的表达,而不会做刻意的掩饰。</p><p class="ql-block">宝玉对事常常发表议论,比如他说文死谏,武死战,人们以为他那一套是歪理。宝玉称读死书以博功名之人为禄蠹。黛玉看似没有直接表示赞同,实际上她非常同意宝玉的观点,“素日当他是个知己”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仕途经济那一套,她和宝玉一样,觉得很反感。宝玉希望化灰化烟,黛玉就葬花,其实要表达的是一回事。</p><p class="ql-block">神瑛侍者下凡为的是体验一番繁华和落魄,世态和炎凉,就贾宝玉本身,其实他的很多行为也是需要批判的。林黛玉更纯粹,所以,贾宝玉对黛玉,恐怕更多的是尊重、欣赏、羡慕甚至有祟拜的成分。对其他女孩,宝玉也有某一种或几种情愫。但,林黛玉的人格在他的心中是最全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三、真正懂贾宝玉的只有林黛玉</span></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自小和宝玉一起长大,湘云还更早些,她却不明白为什么宝玉只在姑娘队伍里混,更不懂二哥哥为啥那么不喜欢读正经书。宝钗就更不懂了,她的思想和宝玉完全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小说在二十二回通过宝玉禅悟这件小事告诉读者,黛玉、湘云和宝钗对宝玉的理解程度。</p><p class="ql-block">因为宝玉一片好心被湘云和黛玉误解,他生气回屋做了一偈,黛玉看了是好气又好笑,她知道宝玉做出这个举动的起因和说想所感,所以她也有办法解了宝玉的心结。她先续了宝玉的偈子,续的更透彻,水平也更高。宝玉就觉得不好意思了。湘云无感,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话。宝钗高度紧张,唯恐宝玉入了禅机,关心则乱,宝钗又是撕又是烧,又是讲了一大通故事,宝钗费的力气最大,其实不说不起作用吧,他完全从缘由上就理解错了,就没弄懂宝玉为什么会这样。三个人的表现很好地说明了三人和宝玉的思想距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