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讲古】 倒水镇的“水文化”浅谈 <五>

老鹰小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因“水”的美食源远流长—下集】</b></font></div><br><font color="#ed2308"><b>【酸鱼制作技艺由来】</b></font><div><br>酸鱼制作技艺,原主要流传于倒水镇龙江驿村,这里山环水抱,景色宜人,一条美丽清澈的桂江河,丰富的河鲜远近闻名,肉质鲜嫩有质感而且甘香。有了这样的原材料,才能腌制出优质的酸鱼。</div> 据传,酸鱼制作的起源,还有着一段艰苦岁月的记忆。以前这里主要的交通就是水路,船只航行全靠人工拉动。桂江河边的纤夫,从梧州到桂林的航线,他们都靠自己肩膀上的绳子来拉动船只,到桂林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由于当时食物保存不易,所以他们每天所带上的粮食和食物,为确保途中不会变质,就想出了土办法来,用坛子腌制,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br>腌制酸鱼的制作始于明代,世代相传。“鱼榨”制作分选鱼肉、切割分块、放盐搓揉、撒上炒米粉、放进“塌”内腌制几个步骤,腌制满一个月后才能开封,确保肉质结实,肉味酸醇,香气浓郁。长期以来,“鱼榨”是倒水人家庭常备的佳肴,是倒水镇酒楼、饭店餐桌上的一道名菜。 如今,倒水酸鱼虽然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制作目的,然而,它那独特的味道,已经成为当地人一种难以割舍的家乡味道,成为倒水镇人民舌尖的美味佳肴,远近闻名,远道而来的游客,也会前来品赏酸鱼那独特的味道。<br>咬起来表面脆脆的,挥发出一股酸酸的味道,感觉尝到了一种岁月的味道。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倒水的米酒】</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倒水酿造一种米酒,有时候是大米煮成饭团,放入酒曲后进行发酵。有时候是用谷直接煮熟,再放入酒曲后进行发酵。第一种酿造岀来的是米酒,第二种办法酿造出来的是谷酒。<br>这样的米酒和谷酒,比较烈性,可以说头酒度数非常高,但是好喝,烈性中有米谷的清香,带有一种泥土的芬芳。 酿酒的过程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麻烦,要经过多道工序,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关键是如果没有一定的量,酿酒师傅是不愿意下乡的。<br>酿酒师傅来自祖传的手艺,酿造的一手好酒。每到冬月,农村里闲下来后,就开始每个村驻扎酿酒点,走村串户,喜欢喝酒的人家开始忙乎人工酿酒了。<br>酿酒的日子是充满快乐的,因为到处“空气弥漫着酒香,汗水淋漓了衣服”。劳动、出汗、烧火、倒水、喝酒,酿酒的地方要一个很大的地方,需要一个大大的锅,要猛的烧火,通过蒸馏萃取技术来酿造美酒,醇厚浓郁的美酒在冷却之后流入酒瓶。<br>酒是粮食精,酒也是劳动的成果。倒水的酿酒文化有千年的历史,酒文化源远流长。倒水的米酒更是许多人的最爱。<br>倒水的米酒,是一坛老酒。倒水的酒,酝酿了多少年,流传了多少年。倒水的酒,其味无穷,柔和细腻;倒水的酒,其香甜糯,软糯可口;倒水的酒,其意隽永,永合人心。<br>倒水的米酒,是一坛美酒。倒水的米酒,主料用的米谷粮食,水是桂江和山泉水。桂江的清泉和倒水大地的山川灵气,酿造出这坛美酒,虽然看上去普通,却又是如此弥足珍贵。 倒水的米酒,是醉人的酒。倒水的米酒,色香味俱全,你慢慢品,你细细喝。一杯美酒,可以醉了你,也可以醉了我,还可以醉了大家,醉了倒水的蓝天和白云。<br>倒水的米酒,是一坛好酒。倒水的米酒,厚重香浓,意深藏情,馨雅漾舒,绵长有劲。<br>倒水的米酒,在记忆里渐行渐远,就好像一封家信,变成了久仰的往事,藏在心底深处,沉淀于乡村,香飘于远方……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倒水的油炸“虾饼”】</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油炸“虾饼”也是倒水自古以来远近驰名的一道美食,不但家庭常作,集市也常有摆卖。油炸“虾饼”制作方法简单,通常首先选晶莹剔透的龙岩虾若干,洗干净后,把粘米粉浆、萝卜粒、香葱捣拌均匀,做成浓度适中的浆料,每次取虾1~2只拌上浆料后,用金属圆形托子盛着放进70℃的油锅中,炸至虾变红色,浆料呈金黄色即可起锅,一道酥皮囊松、虾香扑鼻的油炸虾饼便制作完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倒水的虾酒】</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br></b></font></div>倒水镇码头倒水湾下游一里龙岩山江边,在炎热的夏天,龙岩虾常常藏在大石下,轻轻移开石头,从前头用手或脚慢慢赶,龙岩虾就会慢慢往后退,进入事先设好的网兜里。渔民们捕虾的方法,是用虾笼放进香饵,一串串放在水里。由于桂江水流平缓,水清见底,使得这里出产的龙岩虾个大透明,肉嫩味美。 阳春三月,正是捕虾的旺季,每日上市数百斤,龙岩虾成了镇上各酒店常备的名菜,并供应梧州市各大饭店酒家,倒水至梧州的早班汽车几乎成了虾车,车上放满了虾筐,乘客多是卖虾人。<br>1992年,镇政府拨出专款,制作网箱进行“龙岩虾”养殖,在龙岩山下建立了网箱养虾场。据介绍说,由于虾酒具有延年益寿养颜补乳的独特功效,因而深受当地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历史上形成了倒水人用虾冲酒饮用的习惯。 产妇捣虾冲酒服以补身增乳,是当地人的祖传秘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苍梧县百岁以上的老人有五个,其中就有四个是生活在桂江岸边的倒水人。如今时代不同了,生产虾酒既沿用了传统的方法,又采用了全新的工艺和科学的配方,用龙岩矿泉水酿制,使虾酒对人体的强身功效更加明显。经技术部门鉴定。虾酒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被批准获得生产专利,成为当时倒水创造经济效益的拳头产品。 未完待续,请看第六集:<font color="#ed2308">【因“水”而有的传说故事】</fon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