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端午 传承民俗——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小学部综合实践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作品展示(四、五年级)

阳小素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p><p class="ql-block"> 今年端午节6月3日,是2018-2024年这7年里对应公历最早的,也是离六一儿童节最近的端午节。</p><p class="ql-block"> 双节临近,学校精心策划了综合实践周,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孩子们相约云端,以独特的方式感怀着对先人的思念,期盼风调雨顺、喜乐安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来自学校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年级、五年级孩子的实践活动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包粽子</p> <p class="ql-block">  粽子是文化积淀深厚的传统美味之一。小小的粽子里深藏着一种时光,那是家人身旁的闲适惬意。全民参与的仪式感,关于家的亲情记忆、文化记忆、刻进我们的血液里。两千余载,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粽子里包裹着的缅怀、民俗、思念、亲情始终不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五彩绳</p> <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佩戴五彩绳具有辟邪和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是汉族传统习俗。孩子们认真学习编织,一条条漂亮的五彩绳在一双双巧手下诞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做香袋</p> <p class="ql-block">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一生品性高洁,常以香草自喻。为纪念屈原,民间会在端午插艾草,配香囊。孩子们体验香袋制作,锻炼动手能力和耐心的同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制作龙舟</p> <p class="ql-block">  赛龙舟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因为疫情,孩子们不能在现场观看龙舟竞渡,那就通过自制龙舟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雨同舟</p> <p class="ql-block">  端午的龙舟里有一叶风雨同舟,是烈日炙烤下、无眠深夜中的白衣天使,是险境中的挺身而出。是14亿中国人为了人间无碍、山河无恙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孩子们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感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快乐之舟</p> <p class="ql-block">  端午的龙舟里还有一叶快乐之舟,是孩子们阅读的快乐、探索的快乐、过节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是血液中流淌着的中华民族奋楫向前精神基因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通过包粽子、编五彩绳、做香袋、制作龙舟、描绘风雨同舟和自己心中的快乐之舟等实践活动形式,穿越时空,与传统对话,传承端午节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赋予了孩子们一种特殊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基因,它融入了孩子们的美好祝福,愿家国康乐、国泰民安。</p>

端午节

快乐

端午

孩子

龙舟

粽子

五彩

之舟

风雨同舟

实践